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需要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需要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需要理论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马克思历来重视人的研究,将其作为逻辑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对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断演进的过程。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和人的需要理论思考,以此为切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人和人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进行新的审视和构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历来重视人和人的需要的研究,将其作为整个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为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视角。以此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重新思考、审视和建构,对于梳理和思考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以及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及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非常重视人的研究,将人作为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论证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时候,就从哲学这个宏观的角度初步探索和研究了人的需要理论。甚至在他尚未成为‘马克思’,即尚未完成世界观的彻底转变之前,他把人的需要看作人的本质。”[1]马克思在对于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从唯物主义倾向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断演进的过程。马克思在不同的时期和著作里,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即劳动的观点,他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在他看来正是人类的自由自觉地活动,让人同动物相区分开来,是人成为人的根本根据。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作为了区分的基础和依据,用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界定了人的本质属性,从而明确了人的类本质属性是劳动。不仅如此,还开创性地将人的内在需要和人的本质相接相连,表述了人的需要的超越性。1845年,马克思从现实性上思考了人的本质属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写道:“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8他在批判费尔巴哈从直观性、抽象性、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归结人本质的局限性,从现实性和内在规定性找到了人的本质,最终也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对人的本质上升到一个质的飞越。1846年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对于人和人的需要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研究,他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当马克思主义形成以后,更多的强调社会性、历史性和实践性是人的社会本质,但是他仍然极为重视需要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人类需求的现实性,真正将人的需要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即以“现实的人”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来辩证思考人的需要本性。“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167既然是有生命的个人,他就要满足自身的吃穿住用行,没有这些物质前提作为保障,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人成为“人”的首要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需要是人的本性,是推动人活动的原始动力和原始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各种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3]286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但是人与动物区别不在于最原始的需要,而在于如何获取需要,在于满足需要的方式。需要不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出发点,而历史的、现实的人才是他的出发点和关注点。人要生存的前提条件是自然需要,但是自然需要并不能将人与动物区分开,只有人类通过自然需要的推动,开始了“第一个历史活动”,即自然需要推动的生产活动的时候,人才成为了与动物的不同本质。所以,马克思说:“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3]26马克思非常注重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他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不仅仅在于人个体自身的最初需要,而且在于在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协作、人与人的交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他看来人的需要推动人与动物的区分,但是这种需要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个体自然需求,人除了满足自身物质生产的需要外,还会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需要,产生新的社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推动力来源于人的需要,在需要向劳动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着生产力。然而,将人的需要向劳动转化的过程中并不是无条件,也不是自然发生的。这个条件就是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必然建立联系,彼此之间发生交往,建立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人的需要才能够实现,人的本质才会体现。马克思从宏观层面将人的需求划分了层次。人作为具体的、现实的人,首先应该是满足自身的最基本的需求,如,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正是人类的这种需求推动,通过人类生产劳动产生了人类物质资料生产的需要。但是人的需要是不会随着需要满足而终结和消失的,而是随着生产力并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新的需要的产生,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以及人的社会关系中不断产生了“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的量和质的增加,还包括与原来物质资料生产以及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有最基本需要、新的需要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等各层次需要。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满足基本需要之后才会有“新的需要”,否则不会有“新的需要”,事实上,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不是单一层次的,更不是逐级递进的———即人并不是在低级需要得到完全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这三种情况是并列存在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不是需要的灭亡和更替,而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需要优势的更替。也正是这种需要优势不断的产生和更替,刺激和促进了人的不断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的思想萌芽。他指出:“但是,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3]507在他看来,在私有制的条件下,一些人不得不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而不能把自身的发展作为优势需要。而另外一些人靠他人满足基本生存的人,也要受到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制约。要想真正意义上获得高层次需要必须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的人的需要理论中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启示:首先,马克思注重人这一主体的研究,注重人的需求。马克思在研究人的需要问题上,更加注重从人的“原点”出发,深刻阐述人与动物的区别。注重关注人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背后联结的关系。人的需要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否认,更不能抹杀。当然,也不能把这种人的需要扩大化、模糊化、片面化。这种需要是根植于具体的、现实的人之中。通过马克思几部论著,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的需要的产生、发展和最终的结束历史脉络和最终动因。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命题的。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推动人活动的最原始的动力,它必须通过人类的生产劳动作为途径和手段。人的需要和动物同样都有需要,但是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通过生产劳动的途径满足自身的需要,并且能够由此建立深层次的社会关系的需要。所以,人的需要不是凭空的,是客观基础和主观能动的统一。因此,认识人的需要,要注重现实基础以及实践的作用。再次,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的,随着社会历史以及生产力条件在不同时期发生变化。在人的需要的过程中,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的。人的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方式的不同而在不断发展变化。人类进步和历史发展使得人的需要从不停步,总是满足着需要而想着下一个需要,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才推动人的不断向前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需要源于现实又会高于现实。在同一时期,相同的个人的需要也是多层的,但是,在这个多层中有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应该引起重视。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审视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的研究。马克思在研究人的过程中,将人的现实性和历史性作为研究的前提,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进行,他将人的研究划分成为人的存在论、人的本质论、人的发展论这样一个逻辑层次。因此,作为一个总的逻辑框架和层次,指明了研究思路和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人的因素居于核心要素加以关注和理解。在研究人的起始点上始终从历史的、具体的人的层面理解和出发,既注重人本身的问题,也注重人的本质相关的社会关系问题;既要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指向问题,也要关注个体成长问题;既要研究人的问题,也要注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各种因素对人的影响的问题;既要关注人与自然问题,也要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研究。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注重人的表化研究,也要注重人的实质的研究。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人的思想和动机。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就必须到现实世界人的需要和利益中去找寻,只有这样思政工作才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正是源于人的需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究竟是否有必要存在的合理性关键在于它能否合乎人的本性,能否满足人的需要,因为需要即人的本性”[4]。在马克思看来,“在现实世界中,人人有许多需要”,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物质利益的需要、精神文化的需要、劳动交往的需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其中,物质利益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一切需要的基础。精神文化的需要源于物质需要,却又高于物质需要,同时也会引导物质需要的发展方向。劳动交往的需要是低层次的,同时也是高层次的,是二者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最高需要,因而它是一个漫长的、变化发展的和逐步实现的过程。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人的需要的分层。人的需要是分层的,并且这种分层不是一种递进的过程,而是一种并列的存在,这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难度。因为无论是从马克思的宏观的分层性,还是从微观个人的不同内容的需求性,都是千变万化和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任何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方式必然是随之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否则,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固守既有的教育模式(内容和方法)不变,必然使自己愈来愈不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也就不能合乎变化了的人性,更不能满足现实的人的变化了的实际需要和利益。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慢慢失去实效性,甚至最终失去存在的合理性”。[3]267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正视这种客观存在。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依据客观及理性的分层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

首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主体构建。第一,要构建历史的、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主体不是精神的,而是活生生的在历史中和实践中的人,是社会化的人,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的特性。我们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起源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在人类之初,人类是通过自我的生活的事实进行思想的引导和教育的,而不是通过别人的说教。也就是说最初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制度化教育的产生,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从活生生的世界分离,成为了没有生活气息的工具,只具有工具价值。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道德分化,意识形态性的凸显,思想道德教育转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不断的变化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凸显出人的需要的目的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目的价值。因此,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人,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实践。第二,要构建尊重规律的人。人的主体性不是单一人的一个因素构成的,他的生成和发展受到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要受到客观条件及其内在规律性制约,也要受到社会发展趋势的影响。因此,要体现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必须顺应社会趋势,尊重规律,人的主体性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第三,要构建主客体一体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构建有一个特殊的方面,既教育者是人,受教育者也是人,也就是说他的主客体都是人的因素存在,那就存在主客体都具有一定的积极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但是这二者又有不同的积极能动性,从事教育者因其从事实践的经验、地位、年龄等各方面因素较于受教育者具有相对成熟和优势,因而教育者是社会化活动的主导者和推动力量,而受教育者则是被认知和接受的主体。二者之间存在着丰富的交往活动,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双方处于一个共识、协同的交互统一体中。因此,在重视教育者主体性的基础上,构建客体的主体性理念是现代人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3]193人的主体性的凸显,是人潜能和一切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当主体性充分展现,在处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候,才能更具有积极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最终才能成为他自身的主人,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需要内容的构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是人的需要的存在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联系,它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起始、实施、指向等多方面的环节。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人的需要性的前提,要正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性,不能弱化、淡化甚至视而不见需要的存在性。所以,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重点。第二,以人的合理物质性需要为前提,构建回归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人虽然通过劳动实践区别于动物,但是人作为一种高级的动物,有着自身的基本需要。基于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用科学的眼光正确对待人的自然性和合理物质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在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一味空洞说教。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它是回归实际生活、为活生生的人进行引导和服务的。理解了这一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视角和出发点才会发生明显变化。第三,以人的精神需求为指引,构建回归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人的需要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一个需要创造着另一个需要,不断向前演进。但是人的需要又是分层和分类的。只有当个人的需要符合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才能得以彻底实现和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精神层面引导和指引,符合社会潮流、符合人的发展、符合国家利益需求。第四,以人的实践交往的需求为手段,构建历史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的说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是一种实践手段。这种实践手段的目的性都是为了人更好的实践,更好的生存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不是纯理论的思辨,而是切切实实融入受教育者中的生产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是在活生生的人的历史中,在活生生的实践中。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实践,脱离了历史和具体,那么,它将丧失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无法生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方向。第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构建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唯物史观已经深刻地论证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人类社会将向共产主义社会踏步前行。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和终极目的,要从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三个方面做出不断的努力。再次,注重人需要的方式或者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认为用统一的内容、方法、标准有利于快速有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达成,从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看,这种方式方法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其更注重的是目的和手段本身,而忽略或者抹杀了人的需要的因素,这会造成共性和群体性的培养的形式,但是没有实质。而现实世界中,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样性的,只注重形式的同一性,而忽略主体需要的特殊性和个性,会造成机械的、虚无的人,而不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所以,需要的个性恰恰说明了人的存在意义和本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主体的需要,而不是手段本身。应从宏观上分析主体所处的具体历史时代、发展阶段而造就的人的需要,从微观上把握社会关系、社会地位、文化素质等具体因素,根据这些因素中人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不同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姚顺良.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J].东南学术(福州),2008,(2):1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6.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6.

作者:杨峰 李丽丽 单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河子大学护士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