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思政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形态以及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大。自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校招收的大学生数量众多,高校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随之增多。基于科技发展以及教育对象数量变更的新态势,高校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应进行一些新尝试以应对这些挑战。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便捷的师生交流平台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信息技术
网络科技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紧密地融入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网络社会”。这种发展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在互联网中获取的巨量信息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环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结合技术发展带来的新环境,将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及“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作为教育核心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帮助学生认清我国的政治形势及世界态势。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我党的方针、路线与政策等,使学生积极向我党靠拢,并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
(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点。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师紧跟时事,不断地丰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是根据时事进行讲解。教师会定期根据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大事、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相关阐述及政策解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件、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库。2.高校普遍拥有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师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由高校中党委宣传部联合思想政治教育机构进行开展。这些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丰富,与辅导员及其他教师形成了一支精干的教育工作队伍。3.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一直在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没有事物是一成不变的,社会总是在发展中带来各种变化与挑战。这些变化势必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冲击。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开展各类讲座、报告会,力求将学生的教育需求与理论实际相融合,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熏陶。
(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缺点。在这些优势背后,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1.教育面广,以致针对性不强。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分析国家大事、国内外形势,但是没有帮助学生着眼于本省或者本校的形势状况。教育中需要纵向深入,同时也要进行横向对比,这样学生才能建立起更立体的思想体系。2.进行思政教育的形式途径较为单一。当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以讲述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人物或参观红色景点、基地为主,没有较好地结合当下便利的互联网技术优势将教育形式进行优化,使信息技术得到充分的应用。
二、信息技术的特点
互联网带来信息技术的巨大发展,而现代信息技术更是拥有很多传统纸媒不具备的优点。
(一)信息传播量大。传统的纸媒及电视媒体,受限于信息载体,如通讯技术、纸张印刷技术、运输能力等,其信息传播量较为有限。但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不需要过多的实物载体,信息化为计算机中简单的0与1,能瞬间形成人们所能读懂的信息,这使得互联网中的信息量浩如烟海。
(二)信息传播范围广。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不需要经过如电台之类的信号传输,也不需要如纸媒经过印刷、运输才能进行传播。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有多广,其中涵盖的信息传播范围就有多广,且其传播耗费极少的人力、物力,是非常理想的信息传播方式。
(三)传播速度快。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速度几乎不需要过程。用户只要将所需传递的信息上传进入互联网,千里之外的用户也可以在瞬间获取其内容,这使得信息技术具有传统纸媒无法望其项背的时效性。但传播速度快意味着可控性低,很多垃圾信息会肆意在网络上传播,给浏览者带来负面影响。
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思政教育
信息技术对当代年轻人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亟待成长、不断成熟的阶段,过于便捷的信息技术使得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大大拓宽。便捷、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会带给学生多样的便利,但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也容易对学生未成形的三观产生冲击,使学生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形成好逸恶劳、拜金等不良思想。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警惕学生的意识形态变化,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使之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学生有效过滤掉网络上的种种不良信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将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师生配比一般在1∶左右,这使得教师所面临的教育管理对象较为庞大。而任职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通常还兼任其他职位。这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存在困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采取开班会、进寝室与同学面对面交流、组织参与班级活动等方式增强对学生的思想监督与引导,但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工作负荷较大,且一旦这种形式的交流过多,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觉得疲于应付。信息技术的成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缓解这种困境。将互联网应用于学生的思想状态管理将是基于大环境下可行的行为措施。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基本已经是手机不离身的状态,他们每天通过手机网上进行社交及信息获取。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行为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建立专门的微信群、QQ群,让学生汇报自己最近的学习生活状态、思想动态以及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苦恼等。同时教师自己有要下发的通知及文件也可及时、有效的传达出去。当前某些高些在查寝中也开始运用互联网技术,不再像过去那样每个寝室去清点人数,而是以寝室为单位,让学生发符合规定的包含全寝室成员的照片,照片内学生的姿势及其他要点由管理人员每天更换确认,以规避学生用以前的照片作弊的可能性。这种管理方式会大大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且这种方式迎合了当代大学生追求新奇的心理。运用互联网实现对学生的查寝,学生对于这种贴合他们行为习惯的查寝方式接受度很高,对于各种照片的要求也非常配合,甚至在拍摄符合要求的照片的过程中他们感觉很快乐。这样既减少了管理者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抗拒心理,是非常好的将信息技术融入于学生管理的例子。在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继续探索将信息技术融入的途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能让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再将大量的时间应用于繁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从而有更多精力去提高自身素质、丰富教育资源。
(二)将信息技术融入于师生沟通中。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教育引导学生思想正面、积极的发展,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日常工作管理、安全管理、心理引导、职业规划引导等工作,每一个环节的实施都需要教师与学生简历良好的沟通基础。但教师的教育对象数量庞大,且需要处理的问题繁杂多样,参照传统的教育方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教育的难度较大。且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学生可能出于对教师身份的尊重或其他原因,难以畅所欲言,从而降低师生沟通效率与效果。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可转换思维,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交流,减少自身工作难度,提升师生工作效率。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的接受度非常高,他们普遍乐于接收学习新事物。教师可通过如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隔着手机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会减少学生心中面对师长的紧张感、压迫感,学生会更愿意打开心扉,跟教师讲述自身及周围切实存在的问题及近况。同时微信、qq等社交软件相对来说是这一种较年轻化的沟通方式,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交流,学生潜意识里可能会觉得跟自己对话不是象征权威的师长,而是一个可以轻松沟通聊天的朋友,如果教师配合一些合理的学生喜欢的聊天内容,如比较流行的“表情包”,学生大概率上会觉得手机对面的教师十分亲切随和,像自己的朋友。后现代教育观提出师生关系是一种双方平等的关系,这种师生平等对话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这一代的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网络浪潮的发展,在接收外界各类信息的同时学生形成了自己坚定的个性,同时他们迫切希望自己是被外界尊重的,排斥训诫、压迫的教育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应摒弃传统的灌输、说教形式的教育,采用亲切且平等对话的方式,在沟通中充分表达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情感的理解,“润物细无声”地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以达到更深入的教育效果。
(三)将信息技术融入大学生思想引导、教育工作。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非常高,这使得他们能够快速地获取外界各种信息。但网络信息的传播受监管度较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信息形成的舆论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思想形态产生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应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进行监督及引导,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消极的思想及价值观。大学生普遍喜欢在社交平台上自己最近的生活动态、学习动态、感情动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透过学生的动态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近期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从而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有效介入。这是一种方便且行之有效的观察手段。
四、结语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大规模运用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环境、新挑战。但思想政治从业者也可透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从而实现教育方式的优化、完善。妥善、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将使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莹.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思考[J].文教资料,9,23:5~6
[2]岳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育人路径探析[J].汉字文化,9,14
[3]王明辉.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课堂教学中的价值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9,9
[4]朱漪.校实施“课程思政”若干问题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8,2
[5]陈艳.“三因”理念下开放大学隐性思政教育探析[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9,4
作者:康德 单位: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