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识教育

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研究

一、自由教育的式微与通识教育的兴盛

欧美高等教育中的GeneralEducation,在我国通常译作“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在台湾、香港地区则译为“通识教育”。当然,在我国众多的高等院校里,“普通教育”或“通识教育”等提法并不常见,通常冠以“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或“素质教育”等名称。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历史上的自由教育不无相似、相通之处,但时移世易,硬要将两个适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性质、对象、内容与方式的教育视为一体,岂非“刻舟求剑”?由亚里士多德倡导、影响了西方大学几百年发展的“自由教育”,有明确的内涵与特定的指向。第一,自由教育是“与奴隶与工匠相对”的“自由人”所应享受的、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的教育。第二,接受自由教育的个体必须具备一个前提,即拥有充分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无须做工、务农或经商,无须为衣食而奔忙。第三,自由教育尊崇的是“自由人的价值”,是帮助少数精英获得德性、智慧与身体和谐发展的教育。第四,中世纪大学自由教育以“七艺”,即“七种自由艺术”为主要内容。尽管“七艺”已经含有人文与自然知识的早期分类,但毕竟此时学科混沌,界限未明,自然科学尚处在发展初期。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大学便明确以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学科的不断分化和知识日趋专精;技术的更新,尤其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导致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分工的加快,从而也使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自由教育遭到质疑和挑战,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业(职业)教育。然而学科的过度分化导致了相互疏离与分割;知识的专精也可能滑向狭窄与琐碎;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忽略了人文素养、价值与道德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有可能将大学降格为另一种形式的职业培养所,使大学毕业生变成缺乏理想、热情和人生价值目标的“单面人”。功利化的专业教育的这些缺陷和弊端,一直为世人所垢病。

在一些人追怀“自然教育”的崇高与清纯,而另一些人坚持专业教育的正常与合理的时候,也有许多人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大学能否实现“既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员,又培养其成为有教养的人这样一种双重目标”(托斯顿•胡森,1991)?能否不仅使人学会“做事”(todo),而且使人学会“做人”(tobe)(M.范•多伦,1943)?能否在科学与人文、功用与理念、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完美人格的养成及“为稻梁谋”和“为天下忧”之间取得某种平衡,而不再作目光短浅的取舍?起初,人们试图“复兴”自由教育来疗救专业(职业)教育的偏颇。也有人主张对经典的自由教育实行“改造”,为其奠定实用基础,并“使它们与当代种种问题建立更直接的联系”。1945年颁布的被人称为“红书”的哈佛报告《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则明白地指出:普通教育的真正任务,是“协调来自遗产的模式和方向的意义与来自科学的实验和革新的意义,这样它们就可以富有成效地相互共存”。指出了现代大学的普通教育与经典的自由教育的“同中之异”。大学通识教育(普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在华人地区,尤其是中国,严重的“应试教育”和过早的文理分科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更将实施和优化通识教育的紧迫性提上大学行政领导和教授们的议事日程。应当看到,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与经典的自由教育相比较,至少在三个方面有了变化。第一,通识教育是面向诸多莘莘学子的——从豪门巨富到平民百姓——而不再像自由教育仅仅是少数精英们的特权。第二,通识教育并不排斥或贬低专业教育,相反,应当而且可能携手合作,互补共进。第三,通识教育是文理兼备的,力图通过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间的深刻对话,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

二、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使命

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负有多重使命,要者有三:

(一)补缺、纠偏,摆脱狭隘与浅薄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通识教育涵义探究

一认知教育

甘阳先生认为,通识教育是人的自我超越。他指出,“通识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功利性的、实用性的教育,不是让你去找一个工作,不是为了培养你今后可以在一个复杂的市场当中有多少灵便性;通识教育是要你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去。”[1]他强调了人对自我的认识与超越。而哲学大师牟宗三也认为:“通识教育不是叫一个人懂得的许多,自然科学懂一点,人文科学也懂一点,美术音乐都懂一点,这样的话顶多不过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你自己可以到图书馆去翻……通识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或者精神是应该让一个人或学习者了解自己及时代。”[2]他将通识教育看成是一种提升学生自我认知以及对客观世界认知的途径。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并不看重知识的量,而看重知识的质,尤其是知识的利用更是通识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者的最大课题是如何教育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这是一种带有明显的哲学色彩的思想认识,但如果一味强调这一论点,往往会造成人们对具体科学知识学习的忽视,这无疑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毕竟,我们的教育不能将每一个学习者都塑造成为一个能够深刻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哲学家。

二人本主义教育

在这种观点的支撑下,教育者相信,人将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主体性。通过教育,人就可以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不断完善自我。台湾学者黄俊杰就将通识教育概括为“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解放的教育。”[3]而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陈晓慧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通识教育的存在不只是训练学生从事生产与传递,更要重视学生对生命意义反省的能力;要建立学生的自信,给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于实现自己的梦想……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找寻资源来协助自己解决问题……则学生更有机会成为学习的主体。”[4]学生的主体性是该观点所要强调的,而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就成为了辅助性角色。但是也不能说教师就无用武之地,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量,帮助其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看重的是学生个人的发展。教育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如何体现?过于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是否会使我国历来看重的集体主义受到破坏?过于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否是对人性的过于乐观?众所周知,人类与生俱来的惰性,与生而具有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正如一鸟双翼,仅仅看其一面是有失偏颇的。

三多元教育

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并不是某一种特定种类的教育,而是一种多元教育。香港学者何秀煌就持有该观点。他认为,“实际上,通识教育并没有什么实质或本质可以加以界定。我们应该把它视为(或发展成为)一个结构谨慎、执行灵活的多元教育系统。”[5]这是一种强调教育的灵活性以及针对性的观点。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不同特点的学生都应该能够得到适于自身的教育和发展。而教育者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进而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目的。可以看出,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看重的并不是通识教育是什么,而是通过通识教育,我们要得到什么。但是,这些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往往很笼统,如上文何秀煌所述,仅仅说明了通识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元教育,但是这种教育究竟要有怎样的结构,执行过程又该如何保证,这才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点击阅读全文

技校通识教育的借鉴探析

【摘要】为了解大陆通识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借鉴学习台湾地区的宝贵经验,通过对比分析两岸通识教育中总体目标、培养方式、师资力量三个方面,提出大陆的通识教育应立足高职特色,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选择适合教材、强化特色实践、增加师生交流。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对比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培养复合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日益紧迫。在这一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重专业、轻综合,重技术、轻人文”的弊端也逐渐引起关注。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贯彻落实通识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台湾与大陆仅一水之隔,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其技职院校所推行的通识教育,或许可成为大陆通识教育发展的借鉴对象。

一、台湾与大陆通识教育的比较

台湾所推行的通识教育在西方教育界已有百年的历史。台湾学者黄俊杰将其定义为“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观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1]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高等院校就已开始实行通识教育,但并未大规模涉及技职院校。直至2000年,台湾“教育部”开始将“加强通识教育”写入了《技职教育白皮书》。此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台湾技职教育走上了职业与人文并重的发展模式。[2]中国大陆所推行的通识教育,也称为“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3]的教育。大陆的通识教育开始于80年代末,1998年之后得以在高校中全面实施。2000年,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开始在高职教育中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受到办学时间、学术队伍、价值导向等主客观原因的限制,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可以说,台湾与大陆的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属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强调以知识来培养人格。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的通识教育仍存在一定差距。下面试从总体目标、培养方式、师资力量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

(一)总体目标

点击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下公共艺术教育初探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缺乏良好的运作机制

虽然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依然属于高校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硬件设施设备上,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高校的投入力度还是有限,难以达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高效开展的运作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传统观念中,艺术教育的实用性不高,而且作为公共教育,更是与学生的将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以就业为主要导向的高校教育理念中,公共艺术教育可有可无。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很是有限,这直接导致公共艺术教育硬件设施设备或者落后,或者陈旧,致使公共艺术师资匮乏,开展活动所需专门场地和场馆的欠缺也使得艺术教育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不仅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还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开展。

(二)缺乏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

从现行的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评价机制的制定等,都没有一致的要求或者标准。每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基本上都是按照自身的需要,由公共艺术教师结合已有经验选择教学内容等。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都是专业的艺术教师,不仅接受的是专业艺术教育,而且担任的专业艺术教育工作,这些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专业,导致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的普通学生难以适应。这样,师生之间就难以交流,即使教师经验和学识丰富,讲授认真,学生也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将知识进行掌握,实现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能是空谈。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措施

点击阅读全文

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探究

1竞争情报专业

无疑竞争情报(Competitiveintelligence,简称CI)面临着专业和市场的困境,当网络上至今仍涌现着“情报人才需求见涨,缺口达:【O万”的报道0时,竞争情报专业学生却面临着研究和就业的双重困惑,同时竞争情报行业市场表现亦不尽如人意,如张左之先生所言,业界对竞争情报的讨论也由从之前的“竞争情报是皇帝的新衣”到如今“竞争情报是不是穷途末路了”,竞争情报行业市场的弱景气状态让每一个竞争情报的热情投入者无奈、尴尬;然而无奈之余,业界对竞争情报的价值也有一种共识,调查显示企业对CI需求正在增大,在科研项目方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㈣和社科基金项目0支持,在实践方面有湖南和深圳官方主导开展的竞争情报工程圆。对于困境,CI专家陈飓先生认为CI:其实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和伴随这种意识的技能和行为方式,情报学术界、企业和媒体传播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口们,中国的情报界与企业界有着巨大的鸿沟,专家学者们的情报理想并未:得到企业的认同。在困惑和价值的正面认知面前,CI教育人员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培养意识、消除困惑、跨越鸿沟呢?笔者认为竞争情报通识教育是一个突破口,尤其对将要直面市场竞争的普通大学生来说,培养CI意识和技能将有更大的现实需要,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2竞争情报通识教育的定义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n¨。一个普遍的认识是,通识教育本身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CI通识教育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将CI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它是以CI为教学内容的面向所有大学生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CI通识教育不是以系统的教育培养专门的C1人员,虽然它不以功利性和实用性为目的,但是在效果上却有极大的实用性,可以培养和提升学习者未来在一个复杂的市场中的灵便性和竞争性。

3竞争情报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

倡导开展CI通识教育是笔者作为CI推崇者和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以及C1研究与实践困境下的一种思考和选择。目前有学者从CI普及教育是教育面向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要、是CI学科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及实现个人发展需要三方面论述了CI普及教育的必要性。笔者从解决专业教育困境、行业困境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拓展三方面论述CI通识教育开展的原因和价值,以求在CI通识教育作用的认知上达到共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