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通识教育下大学生心理弹性重要性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提升心理弹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证了培养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性,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展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可能性,并围绕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心理弹性;通识教育;教育对策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消极事件,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积极心理学中用“心理弹性”一词来描述个体抵御挫折和威胁的积极能力,强调其作为一种可动态发展的心理特质,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群体处在青少年晚期至成年早期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不仅要面对个人心理上幼稚感与成熟感的冲突,更要面对来自外部的学业、就业等压力。尤其在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带来的心理震动和心理危机,部分大学生可能产生意志低迷、行为和心态懒散消极等不良应对方式[1]。注重心理弹性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走出负性事件带来的阴影,并从中获得成长。通识教育作为目前国内高校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旨在培养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培养心理弹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更能为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本文将以通识教育为背景,探究培养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意义与教育途径,为进一步推进通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可能。
一、培养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性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心理复原力或心理韧性。心理学家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认为个体经历应激情景后具有复原并保持良好的适应系统功能的能力[2]。当个体处于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环境中时,心理弹性处于高水平的个体可作出良好的应对反应,保护自身的心理状态免受消极因素的破坏。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培养心理弹性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展开论证:
(一)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渐重视,许多学者提出了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其中,“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这条重要标准,获得了广泛且一致的认同[3]。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个体适应性存在密切联系,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心理弹性在缓冲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4]。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对压力的感知能力也截然不同,比如Rutter就曾提出心理弹性是通过识别压力、评估行动和做出有效应对来促进适应的[5]。在与环境进行适应性交互的过程中,个体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并进一步提升心理弹性水平。同时,心理弹性也可通过自尊、乐观、正向情绪、社会支持等因素间接影响心理健康。一项针对1253名大一新生的调查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的大学生面对压力威胁时往往具有正面的自我认识,更高的自尊水平;更倾向于采用乐观的认知方式;体验更多的正面情绪;更善于寻求社会支持,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环境[4]。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培养心理弹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调节情绪、适应压力环境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在某些临床经验中,可能还具有缓解由压力产生的焦虑症状与适应不良环境的作用。
(二)心理弹性与学业表现的关系
基于心理弹性对个体应对方式的影响,大量研究还探讨了心理弹性水平与学业表现的关系。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与中学生群体的消极学业情绪、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6]。尽管还缺乏更多的实证研究来表明这种高度负相关的关系是否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但现有的研究已经可以证实心理弹性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在学生学习时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心理弹性水平较低的学生可能因无法正常面对学习和考试的压力而不能进行自我调节,学习效率降低,导致学业拖延。培养学生的心理弹性,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克服对于学习、考试甚至就业压力的恐惧感和无助感,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业表现,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应对其他可能遭遇的困境做好准备。
(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注重心理弹性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而且也体现了高校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必然走向。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把育心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7]为达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心理弹性的培养作为学生意志发展、人格完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达成心理因素与外部行为的和谐统一,最终造就一个内心和谐、完整的社会人。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困境
1.内容与侧重存在局限性
许多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咨询与辅导这类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却忽略了常态化的心理素质与心理调节技能的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上呈现出内容的片面化与功能的弱化[8]。这一现象虽然能体现高校对于大学生潜在心理疾病的重视,但对更多无此困扰的普通学生而言,此类心理健康教育用处寥寥。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普适教育,其内容绝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因此,在内容上应该进行恰当的选择,针对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情绪冲突、个性表达、人际交往、职业生涯等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同时应注重实训而非理论。
2.教育路径与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路径与手段单一的问题。一方面,许多高校仅仅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设置心理辅导室来达到这一目的,难以满足学生对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习心理调适策略的需求[8]。另一方面,教育手段多以传统学科模式为框架[9],未见其发展与创新,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成效。
3.师资配备与教学体系不完善
由于国内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尚短,因此我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相对匮乏。传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团队主要包括辅导员、校医、思政教师和少量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学专业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教育质量很难得到提升[10]。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未能被纳入常规教学体系、缺乏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实践内容、教学评价标准与“育心”目标不匹配等问题。
(二)通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以上的重重困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加快变革与发展,以适应本科学生的成长需求,而通识教育理念为这种发展提供了可能:
1.目标的一致性
首先,通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全面发展的公民”[11]。它是对所有大学生展开的非专业性、非功利的教育,决定了大学生未来能否成为真正合格的社会人[3]。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与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并最终造就一个内心和谐、完整的“人”。换句话说,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识教育中的必要环节,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2.融合的可行性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被割裂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而应寻求与通识教育中涉及的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与重塑。比如,有人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可与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下的哲学类、文学类课程进行整合[3],这种观点认为这类人文教育课程对解决学生的心灵困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能够将心理学知识合理地融入其中,对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优良的心理品质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文学还具有独特的感性优势,能使学生更易接受其中传递的心理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虽然目前高校教育对此种融合方案的实践还不足,但仍为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提供了思路。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教育对策
(一)引导正向情绪,传授调节策略
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感受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在教学中需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积极、乐观、美好的情绪。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周记、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积极的事件,定期进行评比展示,鼓励学生捕捉美好,增强正向情绪体验,并从中思考感悟,获得更多抵御压力的内在资源。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讲座或研讨会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调节策略,锻炼大学生的应对能力。比如,可以教育学生采用积极的归因方式,对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作出合理化解释,避免焦虑和抑郁情绪。除此之外,许多帮助转移注意力、抑制坏情绪宣泄的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良性的应对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消除了对于挫折的惧怕和焦虑,将应对困难情境的过程当作促进自己成长的机会,从而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培养坚韧的人格。
(二)提供社会支持,营造和谐氛围
社会支持系统是大学生心理弹性发挥作用的重要外部力量,也是高校最能够直接提供的资源[1]。除了建立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这类基本的疏导平台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促进交往互信的团体活动,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升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建立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展现自身在团体中的价值。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团队目标,模拟障碍情境,让学生主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探索出路,解决问题。除需在校内提供支持外,来自家庭的关怀也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至关重要。因此,应当加强家校联动,共同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温暖和谐的氛围,来满足学生对安全感、归属感与尊重的需求。
(三)开发创新课程,推进融合发展
由于某些通识课程中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在这些课程模块下开设心理弹性专题,体现心理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打破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领域的限制,拓展教育的路径。比如,很多文艺作品中都以歌颂“坚韧”品质为主题,这些作品可以鼓励学生攻坚克难、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加入部分心理学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哪些做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挫折环境,优化应对方式,从而战胜困难,收获成功。进行这些融合教育,也体现了“课程思政”的观念,其功效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提升心理弹性的认识,更加在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品行和素质。
(四)重视师资建设,实现教学相长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间的融合,在师资建设方面应注重加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促进交流共融,不断成长。同时,培养教师的同理心,关注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并确立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首要的应是鼓励他们增强信心;而对于内向、自卑的学生则更需要真诚的关怀,持续跟进他们的心理状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除此之外,教师的心理弹性水平也值得关注。通过一些专业培训,教师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心理弹性水平,从而更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总而言之,培养心理弹性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一课,而作为教育者,应当采用通识的视角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时候人们错误地认为挫折教育、苦难教育是人为地制造挫折环境,将挫折和苦难合理化为成长的机会,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事实上教育者更应当教会学生的,不是去承受无端的苦难,而是在苦难无法避免的时候,如何采用积极的方式去保护自己,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换言之,提高学生的心理弹性,让苦难对学生而言“少苦”“少难”甚至“不苦”、“不难”。
作者:桂子涵 单位:武汉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