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通识教育推动高职美育课程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美一直是大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的东西。美不仅体现在外表,也体现在个人内涵素养中,通过后天的教育能够帮助个人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很多高校对美育教育重视度不高,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当中,教师更多地将专业技能培养作为重点,甚至部分院校中没有开设美育课程,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文对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高职美育课程改革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运用;通识教育理念;高职美育课程改革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与专业教育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学校在教育中关注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审美能力是个人发展必备的能力之一,不同人会因为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的不同形成独特的审美[1]。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学中融入美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审美情趣,并且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就通识教育理念在高职美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意在提升美育教育改革的质量。
1通识教育理念与美育教育介绍
1.1通识教育概念
通识教育指的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更加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择,从自身实际出发自主选课,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2]。通识教育具有普遍性、共同性、基础性等特征,可以进行跨学科整合教育给予学生更现代化、全面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素养,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教育质量以及水平[3]。1.2美育教育内容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能力,近年来“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各年龄段的教育中普遍推广。美育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提升后发挥美对自身的影响作用,获得精神品质上的熏陶[4]。美育教育可以与各学科教育融合,学生可以在美术、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不同的审美能力。学生经过教师科学的引导,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2通识教育融入高职美育课程的作用
2.1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需要
教育是提升个人素养的主要途径,能够让个人从中系统、科学地接受知识,以此获得能力的提升[5-6]。而且社会发展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改善教育方法,用更加先进的思想引导学生发展。通识教育的目的与现代教育需求相符合,能够给予学生更全面的教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美育课程中融入通识教育能够发挥美育更大的教育价值。
2.2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通识教育的融入能够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传统教学中教师会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进行教育,忽视了班级中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至于没有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通识教育在高职美育教学中融入,使得学生在各个学科中都能接受美育教育,而且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方便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制定教育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不同学科中认识美,培养美学素养,加深对美的认识。
2.3为学生探索美提供更多途径
通识教育融入美育课堂中能够为学生探索美提供更多途径,传统教育中学生能够接受审美教育的途径比较少,多以美术课为主,但是在高职教学中美术教育不受重视,学生就得不到高质量的审美教育。通识教育融入不同的学科中,应用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美学知识、加强美学感悟,进而提高自身的美学鉴赏水平。而且这些能力还可以迁移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4传承、发展中华美学
中华民族在长久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以及独特的美学,但是近年来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不深入,这就导致优秀传统文化无法得到传承、发展。中华美学蕴含在传统文化之中,教师在通识教育中融入传统美学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接受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在获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美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有助于建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3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现状分析
3.1高职学生审美观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学校,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不高,因此在鉴赏美时缺少专业能力,无法快速从学科中发现美。还有就是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期教师没有进行系统的美学教育,学生没有构建完善的审美鉴赏体系。再加上高职美育的教学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只能开设艺术鉴赏类的理论选修课,没有在通识教育中融入美育教育,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较高的审美观念。
3.2美育教育重视度不够
部分高职学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职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技术,能够灵活地将所学技术应用到实践当中,满足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会将专业课作为重点,对其他学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课程设置不全面。还有就是在授课中没有充分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学生缺少积极性,导致美育教育没有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
3.3学生对美育教育认识不全面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将通识教育与美育教育两者进行深度融合,致使学生没有从通识教育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无法对美育教育有全面的认识。还有就是高职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特别是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他们更容易对内容轻松活泼、鉴赏门槛较低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少数学生思想不够成熟,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3.4美育作为具体的课程存在
高职教育中将美育教育作为具体课程,甚至将美育与美术教育画等号。但美育不等同于美术课或者艺术教育,而是包括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科学美育等方面的综合美感教育。部分教师只是在美术教育中开展美育教学,课程模块设置、教学大纲设置比较单一,导致学生美感不全面。高职学生培养美育能力也会帮助专业发展,使得学生在职业中发挥更大的创造力,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4高职院校美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4.1美育课程体验不足
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作用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与实践中更能感受美、认识美,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在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中,学生们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自然无法深入感知通识教育中的美感。还有就是部分高职学生对认识美的兴趣并不高,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讲的内容过于陈旧,不是现代流行的事物,不符合现代的审美,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倾注全部的精力,影响了教育效果。
4.2通识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不到位
高职学生的美育教育任务多,但是美育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小,教师一节课要讲大量的内容,如果课前没有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自然课上就无法将美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很多教师在通识教育中缺少美育教育规划,不知道如何体现美育教育,这就导致美育教育的融入存在形式主义,学生了解比较浅显,不利于构建学生的审美体系。因此需要教师加深对美育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认识,推动两者的融合。
4.3美育师资力量薄弱
美育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是阻碍高职院校美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融合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部分高职教师的美学素养并不高,而且美育课程教师数量并不多,甚至部分教师需要兼职美育教育。再者通识教育与美育课程融合,需要通识教育教师能够从所教授课程中发现美,并且高质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但是目前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以完成这项教学活动。
5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高职美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5.1增强美育课程比重
高职院校要提升美育教育的重视度,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以保证两者的高效融合。学校要为学生的美学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不仅要对课堂教学方法、教材内容进行创新,为提升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做好铺垫,还要从行政、后勤等各个方面渗透美育思想,让学生无时无刻都浸润在充满美的环境中,从而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
5.2构建高职美育课程体系
学校要积极构建高职美育课程体系,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给予学生更科学、系统的教育,需要包含美育基础理论课程、艺术鉴赏课程和美育实践课程,而且通识教育理念融入后,还需要学生从多个层面接受美学教育,例如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教师将本专业的美学特色进行讲解,或者开设《美学原理》《艺术概论》等美育必修课,也要设置像是《音乐鉴赏》《舞蹈鉴赏》等不同学科的艺术选修课,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5.3组建专业的师资团队
教师自身的素养要足够高,才能给予学生更高质量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更完善的美学知识体系。所以需要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的师资团队,引进具备先进学科知识以及教育理念的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培训。还有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个人魅力,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以及精神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无形的美育教育。
5.4丰富美育教育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美育教育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直观地了解艺术作品产生的过程,从而提升对美育教育课的兴趣。例如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的绘画(素描、油画、设计)和鉴赏不同时期艺术作品的美术类课程,在舞蹈的欣赏课程与学习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健美操、民间舞等感受舞蹈美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塑造自身形体。
6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育人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全面型人才培养需求,就需要学校教育从过度关注专业知识教育转变为“五育并举”。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途径,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合理设置美育教育课程,提高美育教育比重,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美育课程中,使得美育教学更普遍化,提升美育教育的可行性。本文对运用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高职美育课程改革的策略探讨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日后还会继续进行研究、分析,不断完善研究理论。
作者:张笑寒 卢英娜 单位: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