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时期文学论文:文学教育困难及出路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陈芝国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虚构的断裂与无边的延伸
这样的课程设置似乎出于减轻学习负担和教学负担的目的,其实源自一种虚构的历史断裂论。这种断裂论认为自解放初到“”结束期间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没有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然而,正如李扬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一文中所说的那样,20世纪“50-70年代文学”远比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史叙述者理解的复杂得多。事实上,“”后相当长时间内,王蒙、张贤亮为代表的“五七作家群”最激烈的历史冲动,并不是要回到后来被文学研究者阐释为历史起点的资本主义的“五四文学”,而是要回归“好的社会主义”的“十七年”。换言之,新时期文学教学如果绕开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又如何能讲授王蒙的《蝴蝶》、《布礼》和《春之声》呢?同样的,“文学”更是“新时期文学”摆脱不了的另一个“传统”。我们在讲授食指的《相信未来》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时,又怎么能够无视他曾创作过大量的主流诗歌?食指教会了白洋淀诗人如何写诗,但食指自己的诗歌导师却是彻头彻尾的革命诗人,他们是郭沫若、郭小川和新中国成立的何其芳。另外,蒋子龙、贾平凹、韩少功、张抗抗、郑万隆、路遥、茹志鹃、陈忠实、陆天明、张炜、古华等一大批我们奉为新时期文学大家的作家,他们的名字也闪烁在“”时期正式出版的文学刊物上。于是,如欲讲述新时期文学,必先讲述“十七年”文学和“”文学。与虚构的断裂同时并存的是无边的延伸。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新收缩和市场经济的强劲推行,中国社会的文化与文学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当历史强行进入作家们的视野,还没有学会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打交道的他们顿生不适之感。他们被新时代从社会中心驱赶至社会边缘,普遍的幻灭感在他们心中翻腾。不仅批评家程光炜在1991年已经悲伤地预感到20世纪80年代结束了,小说家冯骥才也在1993年认为一个时代结束了,并明确地为新时期文学画上了句号。紧随新时期文学出现的是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后新时期文学。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在文学创作与批评的退场,并不意味着新时期文学彻底退出文学的历史舞台。恰恰相反,新时期文学经过短暂的蛰伏之后,再次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不仅从教育层面获取了合法性,而且更成为改革开放成果在文学层面的体现。换言之,有着明确时间上限的新时期文学和同样经常受到质疑的当代文学一样,没有时间下限,一直可以无边地往前延伸。例如,陶东风、和磊合著的《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其目的就是为了展现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文学所取得的成果。然而,由于他们对大众文化欲拒还迎的新民粹主义立场,不仅以专章论述王朔“痞子文学”的意义,而且竟然将木子美的《遗情书》与“80后”的玄幻文学和盗墓文学也一并当作了21世纪初中国文学的主要方面。没有经过时间淘洗的纯文学,比如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生死疲劳》、余华《兄弟》等等,其价值尚且都应打个问号,何况完全商业化的大众文学。纵观世界各国文学史,没有任何历史分期的概念可以永远保持有效性和合法性。换言之,当代文学不可永远当代下去,新时期文学也不可能无边地延伸下去。
审美、历史与对象
针对新时期文学教学在概念生成、课程设置与历史分期三个方面的困境,笔者以为应从审美、历史与对象三个方面进行调整,方能找到解困之道。从审美方面进行调整,就是要在教学中注重名家名作的审美赏析。当下的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领域有两个恶劣的趋势,其一是重视理论的演绎,重视从文化研究角度解剖作品,在某些研究者那里甚至已演变为理论旅行,作为外国理论转运汉和贩卖者的他们已不知审美批评为何物;其二是完全舍弃纯文学作品,将所有的才智与精力倾注于审美价值不高或者根本就没有审美价值的大众文学与文化,成为市场经济转轨中商业文化的推手。以审美教育为主的新时期文学教学,其重点不在于让学员记住了多少作家的名字,不在于让学员了解了多少文学史上的知识,而在于从文本细读中让学员学会从审美角度欣赏和解读名家名作。针对新时期文学领域已经普遍存在的虚构的断裂与无边的延伸,从历史方面进行调整,就是要在教学中将这种时间演进方式倒转过来。在虚构的断裂处重新缝合历史,敞开新时期文学的史前史。在前述《教学计划》尚未得到修正之时,作为新时期文学课程的讲授者,可以考虑将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的研究成果纳入日常的教学环节当中,尽可能地将1949年至1978年的文学现象向学员介绍,以期从现代文学的终点进行文学历史的接续。尤其在讲授王蒙等五七作家群,敞开历史比封闭历史更能得到学员的理解。其二,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学一样,不能无边地延伸下去,至少作为一门文学史课程应该有自己的时间下限。既然新时期文学这一概念已经从文学批评术语变为历史分期概念,没有经过时间淘洗的文学作品应该属于文学批评的对象,而不应作为文学史书写和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新时期文学的时间下限,2000年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间点。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人感叹新时期文学已经结束,但无可否认的是新时期文学的诸多因素和特征仍然浮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中,换言之,20世纪9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是反叛与衍生的双重关系。相较于21世纪泡沫未破的文学作品和作家,20世纪90年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和作家早已得到批评界广泛的认可。陈思和2010年重新修订的《新时期文学简史》仍以2000年下限,也说明从历史角度观察文学发展应该持一种比较谨慎的学术立场。最后,我们不能无视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按照《教学计划》,这门课是专为中小学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进修教师量身打造的。据笔者近年来讲授此门课程的经验,该门课程的学员仍以中小学语文教师为主。这部分学员已具备较好的语篇分析能力,然而,他们对小说、散文、诗歌与戏剧的文体差异不甚明了,他们在解读入选中小学课本的当代文学作品和新时期文学作品时往往以教学参考书为准绳。教学参考书对作品的分析往往四平八稳,甚至完全背离文学的审美价值,只谈文学的政治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在讲授时介绍最新的有价值的新时期文学研究成果,从而打开他们已经僵化的阅读视野。其次,中小学语文教师比较欠缺解读新诗和戏剧的能力。因此,在讲授本课程时,应加强新诗和戏剧的比重,不能将新时期文学课变成新时期小说课或者新时期散文课。比如,可以考虑将朦胧诗和第三代诗以及老舍的《茶馆》作为教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