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精品课程在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外国文学精品课程的优势特征
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汇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在这样的精神指导之下,我国的外国文学精品课程有着较高的定位和严格的评审要求。因此,能够满足我国精品课程建设指标要求并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各级精品课程及其相关资源,需要引起英语文学课程授课教师的重视。与传统教学成果不同,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充分融合了网络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文字与影像以多元化的手段向学生呈现课程内容。在高校英语文学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极强的示范性当前在我国高校中,与英语文学课程教材相匹配的教学光盘、电子教案和课件不多,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教学参考书,因此各校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进度通常是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材自行拟定。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该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受教师个人主观喜好的影响,课程进度和学时安排上随意性较强,实际授课与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缺乏具体的参考和标准,这不仅增加了该课程的教学难度,也使对其进行教学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相比之下,每一项外国文学精品课程都是经过相关专家、学者严格评审后脱颖而出的,虽然各具特色,但总体上都具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安排合理、教态良好、发音准确、考评科学、可操作性强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各校英语文学教师可以借鉴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广泛吸取各家所长,并根据自身所授课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设定较为合理的课程计划和考评标准。
(二)与英语文学课程的互补性英语文学涉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学流派的作家和作品,因此任课教师很难在教学中对全部内容进行详细讲授。同时,由于每学期固定课时的限制,英语文学课程也无法涵盖文学史上所有的作家和作品。在实际教学中,任课教师往往会以教材为基础,根据个人研究方向或喜好,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精讲,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广泛性。另外,如果学生对作品文体、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喜好与任课教师存在差异,则课程内容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这必然会有损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而言,外国文学精品课程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它内容多、范围广,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以从客观上弥补当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在上述两个方面上的缺憾。
(三)较强的针对性庄智象等(2007:22)认为有效整合并利用多媒体资源是成功实现多媒体外语教学的关键。现实的状况是,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到丰富的外国文学材料,但是这些信息过于分散、体系过于庞杂,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甄别、分类非常耗时耗力。相对而言,外国文学精品课程的针对性较强,能够从具体的学科领域出发,科学地架构相关知识条目;与课程相关的各类材料都经过高校教师团队的认真编辑、处理,知识要点及重点相对清晰,便于师生浏览学习。任课教师借鉴共享课件的结构和部分观点,可以缩短备课阶段资料搜集的时间,集中精力去讲授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则可以充分利用相关文本、音频、视频资料做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
(四)利用精品课程的时空优势借助网络系统平台,外国文学精品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蔡基刚和武世兴(2003:5)认为,“网络系统一般是在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理论、总结了最优秀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开发的,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最好的外语资源,接受最好的外语专家指导,享受到名牌大学的精品课程”。对外国文学精品课程系统的充分利用可真正实现资源的跨校共享,这不仅能够克服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不利因素,也有助于我国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外国文学精品课程与英语文学教学的互惠作用
如上所述,作为一种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我国的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具备了独特优势,对它的有效利用可促进英语文学课程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将这类优秀资源引入英语文学教学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在它与英语文学教学的互惠作用上,具体来讲,这种互惠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促进教师发展孔令翠等(2010:52)认为精品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师队伍建设。这里所说的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是指某项精品课程主讲团队的建设,还包括众多在教学实践中借鉴了该课程体系、内容、资源的所有英语文学教师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的示范性能够带动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借鉴外国文学精品课程,每位教师都可以便捷地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模式,完善自身的课程体系;在借鉴他人和进一步开展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教师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在指导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改善学生的自主学习针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陈坚林和谷志忠(2008:6)认为计算机网络应与英语课程整合起来,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常化”。这样的主张同样适用于英语文学的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外国文学的授课还可以采取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这也符合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1对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另外,精品课程资源能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相关信息,是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力的补充,也是辅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素材。借助多媒体系统,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在修读英语文学课程之前尝试自学,并在课程结束之后持续关注相关信息,形成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一模式的转换也有助于缓解部分学生对厚重文本的恐惧心理,方便他们在文学领域里自主探索。
(三)加速精品课程的优化精品课程资源能够促进英语文学教学,但是两者之间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英语文学的教学实践可以反馈有效信息,优化现有的外国文学精品课程体系。虽然精品课程资源具备多方面优势,但这不意味着它们已经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孟臻(2006:15)曾呼吁多媒体外语教学建设应杜绝“形象工程”的虚荣,要求精品课程接受长期监管,不断进行优化。如果各高校英语文学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外国文学精品课程资源,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就该资源的信度、效度、广度和深度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精品课程的建设和维护,还能进一步促进精品课程在内容上的充实和结构体系上的完善。
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挑战
尽管外国文学精品课程能够对英语文学教学起到较好的辅助和促进作用,但是国内学术界目前对外国文学精品课程资源应用的探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论文和专著很少,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教育者不能只看到它的优势特征,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所需要应对的挑战。首先,多媒体内容对传统文本阅读形式的挑战。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推广,不少教师把精品课程资源中的电影片段赏析引入了英语文学的课程教学,甚至长时间播放,让电影成为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这样做严重歪曲了英语文学课程的性质。杜瑞清(2004:9)认为要理解文学作品,就得阅读文学作品,既阅读原文,也阅读一定的评论文章。该课程性质决定了英语文学教育的重心在文本,而网络和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工具。李嘉娜(2008:64)也指出,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化教学都只能是辅助手段,不能与文本作根本切换。因此,外国文学精品课程资源应该对学生文学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起到辅助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归根到底,外国文学是一门以阅读为基础的课程,在其教学中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取代文本阅读的中心地位。其次,我国外国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还不完善、仍需进一步优化。虽然我国高校的外国文学精品课程资源已初具规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资源的品质和效用还有待评估。一些学者已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各类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些较为客观的反馈意见。例如,针对我国的英语语言类精品课程,宗云(2010:67-68)展开调查研究,发现它们在“互动模块、学习评价、学习辅助、交互性和资源更新”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针对这类问题,陈华沙(2003:36)认为网站内容的定时更新与扩充和及时的信息反馈极为重要。虽然与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课程相比,英语文学经典相对比较固定,英语文学教学也相对关注经典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就可以不用更新资源。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评论也会涌现新的见解。这些内容需要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得到关注,而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这些发展动态,应随时更新,做到与时展同步。如果处理好这个问题,精品课程资源自然会吸引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因此,如果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引入精品课程资源,任课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这些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并依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后,精品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学术伦理问题值得关注。虽然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共享资源1,但是这不意味着任课教师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共享课件下载使用。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引入精品课程资源,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也有待加强。以良好的学术伦理为保障,精品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推广才可以全面铺开。
结语
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具备了专业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诸多优势,能够弥补传统英语文学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学生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渴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但当前我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中对该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这明显违背其建设的初衷。为了发挥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应有的功能并指导其今后自身的建设工作,任课教师应在英语文学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外国文学精品课程资源。这样的教学实践或许存在挑战,具体问题还会不断涌现,但瑕不掩瑜,其积极意义应受到足够重视。
作者:李道全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