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代文学教学研究(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古代文学教学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百篇经典背诵的实践得失及成果巩固

[摘要]“双百课程”是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倾力打造的实训性课程,即背诵百篇经典文章、写作百篇作文。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百篇经典背诵在课堂教学方面显示出明显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学生记忆的巩固、作品的选择、文本的编排、考核标准的统一及方式的多样等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百篇经典背诵;实践得失;课堂教学;成果巩固

“双百课程”是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倾力打造的实训性课程,即背诵百篇经典文章、写作百篇作文,由全院老师指导,分三个学期完成。文学院自2013年推出“双百课程”迄今,已历时两届,百篇经典背诵在课堂教学及学生书面、口头表达方面显示初步成效,但也凸显一些问题,有必要对百篇经典背诵这一实践课程作出反思并加以完善。

一、百篇经典背诵之成效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阶段,多背诵名家名篇有助于深层次理解经典作品,感悟作者的情感,有效储备专业知识,为写作积累素材,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百篇经典背诵文本是由本院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各专业老师精挑细选、多方参考整理出来的经典佳作,篇目涉及古今中外,文体以诗词歌赋为主,兼及古今散文、戏曲、书信等,题材亦有多样性,咏物、咏史、赠别、怀人、思乡等均有覆盖。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为例,两年背诵实践成效大致如下:

背诵有助于课堂理解。古代文学的学习不同于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由于语意的演变,古文学习首先有一种文字上的“隔”,学生拿到一篇作品,往往不能立即理解它的意思。若在学习中国文学史时,对作品一一讲解,既费时又费力,效果不明显。但有背诵打底,文学史课程学习便轻松许多。如百篇经典背诵中有左思的《咏史》(郁郁涧底松),对左思,学生在中学时代并无接触,若之前没有背诵,那么学生在学习文学史时会觉得很茫然,在学习时毫无知识储备,即使课堂重点讲解,也只是走马观花,难以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背诵过的学生表现则截然不同,在对左思作课堂导入时,左思这个名字以及他的诗能马上唤起学生的热情。以此诗入手,分析左思的生平及其当时的门阀制度便会得心应手,左思这个原本不在一流作家之列的诗人因为有了对他经典诗歌的背诵,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有了鲜明的印象,使他能凌驾于文学地位不逊色于他的诗人之上,而且能让学生对西晋门阀制度有更为形象的了解。“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由机械的记忆化为门阀制度生动的注脚。

背诵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基础的学习与毫无根基的学习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全新的讲解固然会让学生产生新奇感,但毫无基础的学习带来的隔阂也是明显的,学生的知识无法形成联系,积极性相对较弱。以集南北文学之大成的庾信为例,庾信的文学地位不低于左思,他由南朝进入北朝,诗歌也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宫体诗为主,风格绮艳浅薄,后期融汇南地之轻绮与北地之劲健,以表达“乡关之思”为主要内容,艺术造诣“穷南北之胜”,杜甫在诗歌中一再夸“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等等,可见其文学成就之高。然而因为百篇背诵中没有录入他的作品,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不如讲左思时高,即使课堂鉴赏了《拟咏怀》(寻思万户侯),效果也不明显。而在讲解背诵过的诗篇时,学生因为有基础,积极性明显增加,如陶渊明,如曹植等等。

背诵有助于融会贯通。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注重寻求文学前后相承相传﹑沿革嬗变的规律﹐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各个时代的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作出评述等等。没有作品为根基,文学史的讲解必然流于空洞、表面、晦涩,比如五言诗的发展,如果只讲《古诗十九首》是“五言之冠冕”,学生得到的势必只是一个枯燥的概念,而有背诵作基础,学生对《诗经》的四言以及《古诗十九首》的五言就会有深刻的感受。再如讲同一题材时也可以前后贯通,如南朝民歌中的《子夜四时歌•冬歌》(渊冰厚三尺):“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讲的是男女爱情的坚贞,用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不变的感情,由此学生可以联想起背过的《孔雀东南飞》,其中有“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一句,也是借物象“磐石”比喻爱情的坚贞;还可以进一步联想起汉乐府《上邪》中的几个假设,等等,不一而足。

二、百篇经典背诵存在的问题

百篇经典背诵为课堂教学做了有益的铺垫,然而在教学时我们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

久。在上课时我们发现,有些作品学生虽然大一第一学期背过,但大二第一学期上课讲到相关内容时不少学生神情茫然,如王粲、谢灵运、谢朓等,百篇经典背诵有他们的代表作品《七哀诗》(西京乱无象)、《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但是在提问大家是否背过王粲(谢灵运、谢朓等)的作品时,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来,回答背诵过的同学却一时想不起具体篇名,需查阅文学史。而在所有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背过后,再请同学们背诵,却没有一个能站起来,即使采取鼓励、奖励措施也无济于事,他们表示是真的忘记了。而这距离他们当初背诵不过一年时间,严重的遗忘偏离了我们的初衷。

机械记忆。对作品不理解是快速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的古文背诵文本虽然附有简单的注释和赏析,但缺乏积极性的学生在看过注释和赏析后仍然不明其意,也不去查阅了解,只顾机械记忆,完成考核任务。

对于背诵长篇作品的质疑与厌倦。百篇经典中有部分较长篇幅的文章,古代作品如《逍遥游》、《离骚》、《过秦论》(上)、《与陈伯之书》等,现代散文如鲁迅的《秋夜》、培根的《论读书》、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等,跟学生沟通时,学生普遍表示古文长篇太难背,花费时间精力太多,且难以巩固,他们表示宁愿多背一些经典诗词也不愿意背诵这些佶屈聱牙的散文;对于现代中外散文,学生则质疑是否有必要背诵。

各指导老师把关标准不一。背诵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分别由各指导老师考核,但各位老师把关标准不一,如有些教师认为散文长篇不必背诵,有些认为需要全部背诵。如此造成学生之间口耳相传,以致部分学生抱怨考试不公,进而产生懈怠厌倦等消极情绪,影响百篇经典背诵的顺利实施。

三、百篇经典背诵之成果巩固及完善

综观百篇经典背诵之得失,此课程亟待改革并完善,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鼓励学生复习。背诵不是为了遗忘。大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阶段,他们的短时记忆能力普遍较强,笔者曾试过让学生即时背诵不为他们熟悉的五律或七律,部分学生不到三分钟就能站起来背诵。如果只为应付考查,那么学生得到的只是短时记忆,背过即忘。有必要让学生明确背诵目标,加强复习,巩固既有成果,将短时记忆化为长期记忆。

增加考核方式。鉴于学生久现象,有必要增加学生的考核方式。比如在一个学期的背诵结束后,继续考查,而不是结束了就不用管了;或者通过与相关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中加强对作品的考核,如中国古代文学考试中,可增加对经典作品的背诵以及分析等题型。

定期举办经典作品背诵竞赛。通过有奖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背诵的积极性,竞赛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全篇背诵竞赛,既要考查流畅程度,也要考查断句、语音标准等问题;又如接力竞赛,对一篇作品采取接龙方式,让比赛者一个接一句,谁中断谁退出;又如知识竞赛,以竞答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思想内容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文章的熟悉程度;等等。定期举办背诵竞赛,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避免机械记忆。古文篇章存在字词古今意义之别,若不理解大意,学生背得辛苦不说,记忆也难以长久。胡适曾谈及幼年时在私塾读书的情景,说他母亲每年多给先生几块银元,目的是让他得一种“特权”,即先生为他细细讲解书中每个字每句话的含义,结果是他比别的孩子理解好,记得牢。可见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效。针对学生不理解现象,可采取由指导老师给学生点拨诗文大意的方法,抑或在作品后附上背景介绍和全篇翻译,务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小结

百篇经典背诵对文学院学生而言是很有意义的举措,巴金曾说:“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背诵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学的感性认识,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知识储备。百篇经典背诵实施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篇目的选择、考核标准的统一、学生记忆的巩固等等,但是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把“双百课程”构建得更有效、更完善,更符合预期。

【参考文献】

[1]胡适.我的信仰[A].《胡适散文》第四卷[M].姚鹏、范桥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钟雪风主编.名人读书法[M].远方出版社,2006.

作者:曾小霞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第二篇: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在具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互换教学法、诵读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提高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方法;改革;古代文学

专业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被确定为:文字书写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职业能力等。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先秦到近代文学,包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累的文学文化遗产。虽然在课时安排上占用时间最长,需历时四个学期。但是,由于其所涉及的内容浩如烟海,往往一部作品所供参考的研究资料就可以组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所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很难传授给学生全部的知识,而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讲授法也难以实现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知识储备少,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识记。其次,缺乏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差,听课比较被动,参与课堂的热情不高,对教师布置的课外阅读及作业很难认真完成。再次,接受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略有不足,知识理解力稍差。传统的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基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以“任务驱动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潜能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对教学的评价不以老师讲的是否精彩为主,而以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成效为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还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科学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合理地设计学习任务,提示学习方法。

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以元曲部分的“王实甫与《西厢记》”一章为例,传统课堂上教师基本按照作家生平思想、作品的题材来源、基本情节思想、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记思想特点、艺术特色。这种机械的记忆很难对文本艺术性有切身的体会,文章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也难以提高。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教学内容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部分设计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比如,我布置学生课下完成“张生与崔莺莺爱情故事的演变”这一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同时,提示学生再次阅读学过的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阅读《西厢记》原著,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献资料。课上各小组分别推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补充,教师适当指点、引导。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西厢记的题材来源”这一教学内容,而且还引发了学生主动地思考“为什么‘崔张’爱情故事会由原来的悲剧转变成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这一问题,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又解决了一个教学难点。另外,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主动阅读了原著,对艺术特色也有了自己的总结和把握,教学重点也由学生自主完成了。一个合理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传统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致较高,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扎实。

为了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小组合作任务有部分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还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独立型任务。如,在讲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尝试给学生一个需独立完成的任务,把学生引领到一个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比如,“找出孔子《论语》中论述‘仁’的语句,并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布置的这个任务就迫使学生要仔细阅读《论语》,并且要查阅大量资料理解其中的含义,因为还要认真梳理出自己的体会,形成文字材料。课上采取同学间互评的方式将每个学生的文字材料随机分发给其他同学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起到学生间互相学习的作用,同时也完成了互相监督。学生互评后教师选取完成较好的进行宣读交流,讲评,总结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学生,课下找时间进行辅导。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是重要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发现他人的优点,而且也能促使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二、以“角色互换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课堂气氛

角色互换法是互动式教学中一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选取一部分能够自主把握教学内容的学生,让他们充当教师,进行讲解。具体操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取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布置。角色互换法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并不适用,因此,教师选择的内容极为关键,明清部分的小说尤其是“四大名著”的教学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

第二步,学生准备阶段。教师提前2-3周布置讲课内容,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并且要求学生制作课件,写出讲稿。同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列出“百家讲坛”“超星学术视频”等相关网络资源上的经典视频,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准备。在学生正式讲课前2-3天,教师还要对讲课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帮助为主。

第三步,学生课堂讲授阶段。这一阶段,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认真听讲并记录。同时,掌控课堂秩序,观察其他学生的听课反应和状态。学生讲解过程如有知识性错误,不应打断学生进行纠正,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步,教师点评阶段。教师在学生讲授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正面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同时要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另外,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要进行补充和强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

利用角色互换法,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口才表达能力、课件制作等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集中了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构建了互教、互学、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

三、以“诵读法”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诵读教学法自古便有,“诵”包含两种意思,一是用抑扬顿挫的音调朗读文章,二是凭借记忆背诵。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主要以文学作品为核心,让学生大量诵读甚至背诵作品,这是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的可行的方法。诵读一方面可以是教师进行诵读示范,或者播放名家诵读音像资料,对学生进行诵读基本方法的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是学生诵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个体诵读、集体诵读和分角色诵读三种形式。对于短小的、相对简单的诗词可以采用集体诵读的方式,对于感情比较强烈复杂的可以采用个体诵读的方式,比如李白的《将进酒》,学生如果能够读出李白强烈的感情,对作品的理解也就完成了大半。而对于有一定叙事性故事的篇章,比如《西厢记•长亭送别》片段,可以找学生分饰张生和崔莺莺进行分角色诵读。学生只有通过熟读作品,沉浸于审美的享受之中,才能陶冶性情,开拓视野,提高文章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同时,因为学生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等原因,也许对于某些作品中的精神、感情无法理解和把握,而当他们默诵下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慢慢体会,并于其中时时受到陶冶。因此,适当布置诵读甚至是背诵一些经典篇目,并且及时地检查、督促,或者在期末考试中增加背诵知识的考核,强化学生的经典阅读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以“多媒体辅助法”增加古代文学教学的活力,拓展课堂容量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大多数课程都纷纷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如何使用多媒体是文科专业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追求什么,怎样把传统用语言表现的古代文学具象化,增强原本只有靠语言和纸质教材共同构成的教学立体感,让板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生接受知识更为广泛。同时作为以情感为主题的文学,如何用多媒体的手段再现、表现人的情感,这是教学中的最大难点。因为,多媒体如果使用不当,只是单纯地把纸质的教案变成了电子教案,学生由原来的记笔记变成了打印、复制笔记等,这就完全背离了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链接丰富的图片、古代名曲、配乐朗诵、相关评论以及音像资料等,来帮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这是教师无法用语言、板书来完成的。比如,在先秦文学的讲授中,学生对那种久远的历史感无法把握,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图片和考古资料,帮助学生能够站在那个时代的角度来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在讲解《西厢记》时,选择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演唱的电视剧版《西厢记》,让学生欣赏惊艳、闹斋、长亭送别等折的表演,课堂效果非常好,平时对戏曲比较反感的学生,也开始对戏曲产生了兴趣。还可以在课上插播超星学术视频、网易公开课、爱课程、中国公开课、百家讲坛等名家讲座的精彩片段,丰富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因此,在多媒体使用上,既不能盲从也不能排斥,教师要扬长避短,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引入课堂。

总之,“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中国古代文学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文章阅读鉴赏能力等专业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曾大兴.古代文学教学的五个目的与五种方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2]黄桂蝉.古代文学教学方法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3]李真瑜.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

[4]王德明.名著演出: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种经典阅读与体验[J].中国大学教学,2011,(08).

作者:吴凤玲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

第三篇:现代教育下古代文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处理

[摘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处理好文学本位与文学史本位的关系,记诵之学与审美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的关系,“博采众长”与“一家之言”的关系,知识传授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这样才能培养出“才、学、识、德”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本位:记诵之学:个性化教学:人文关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第一,社会环境的变化。由于功利主义泛滥,古代文学等不能创造实用价值,不能给个人生活带来直接利益的人文学科遭到冷遇,学科整体衰落。第二,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与习得: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作为传统学科,古代文学教学面临向现代转型的问题。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慕课教学的常态化,受教育者可以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前信息时代接受教育的教师面临严峻挑战。第四,文学史研究的深入。世纪之交,学者们对文学史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不断进行回顾和反思,文学史研究的走向也给古代文学教学带来直接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成了一个既较老又新鲜的课题。本文拟结合古代文学教学实践,谈谈当前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处理。

一、文学史研究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影响:

文学本位与文学史本位中国古代文学历时几千年,作品及研究著作浩如烟海。因此,在有限的课堂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是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南开大学罗宗强教授曾著文就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其中包括“要不要讲文化背景的问题”“要不要讲点文学自身的发展过程的问题”“要不要讲出美的感受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讲文学史的问题”,等等。

一般来说,古代文学知识分三个层次:第一,作品及文学史知识:第二,相关的历史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知识:第三,古人评价及海内外学者研究现状。其中,作品及文学史知识是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一些学者曾经突破学科界限,尝试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其中,文学史研究重史轻文,受此影响,古代文学一度几乎被讲成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发展史。世纪之交,不少学者认识到综合研究的风险与弊端,主张文学史研究回归文学。刘跃进先生曾在«文学遗产»编委会上呼吁,文学研究应该“回到自己的传统”“回到自己的经典”,他还说不要让“文学研究者变成了业余的社会政治家、半吊子社会学家、不胜任的人类学家、平庸的哲学家以及武断的文化史家”。与文学史研究的回归相呼应,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明确提出了“文学本位”的观点,主张古代文学教学回归文学本位。

回归文学本位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个里程碑。它意味着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阐释历代经典文学作品及其演变历程。作家的生平思想、政治、文化背景是阐释文学作品的必要手段,但不是课程讲授的核心内容,古今中外研究成果的介绍,也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文学、研究文学的坐标,古代文学教学最终还是要落到文学自身上来。

古代文学教学的文学本位是由古代文学学科特点决定的。它标志着古代文学研究者开始自觉地审视文学研究的本质,探讨古代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区别,并力图在教学中予以体现,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专业化趋势在教学中的必然体现。古代文学教学的文学本位也取决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自20世纪末以来,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古代文学也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目前,不少中文系学生入学前缺乏系统的文学教育,古代文学功底比较薄弱,古代文学教学的文学本位,有助于学生基本文学素养的提高。

古代文学教学重史轻文曾经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由于文学史的宏大叙事,“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充斥着文坛和讲坛”,不少学生修完课程之后,能够掌握基本的文学史知识,也可以套用某种理论分析文学现象,但对文学的好处懵懂无知,几乎没有独立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古代文学教学回归文学本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避免文学学习的知识化倾向,对古代文学教学起着积极作用。

二、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博弈:

记诵之学与审美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研究能力是中文系学生应具备的两种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审美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审美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作品的艺术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引导学生聚焦于作品,培养学生体验、感悟作品的能力。笔者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书时,有幸听叶嘉莹先生讲授中国古典诗词,她的课堂魅力主要来自对诗词情思意蕴细腻入微的阐释和分析。不少学生因为先生的讲解体会到诗词艺术的魅力,产生了对诗词的强烈兴趣,最终进入文学之门。沈祖棻先生的«唐人七绝诗浅释»,以独特的审美感悟解读作品,也为后辈学人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研究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也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传授文学史知识,勾勒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如文学手段的传承与发扬、文学题材的萌芽与发展、文学体裁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衰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提出疑难,鼓励学生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体现。现代教育重能力培养,轻知识记忆,从表面上看,与传统记诵之学有一定的矛盾。实际上,即使在现代教育背景之下,记诵之学也不可或缺。记诵作品是文学研究者的基本功,只有在大量记诵作品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养成对文学作品的特殊敏感,获得第一手审美体验,文学研究才有扎实的基础。前辈学者马茂元先生能背诵五千余首唐诗,而且感悟极佳,林庚先生、袁行霈先生也都能大量记诵,这是他们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佳绩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也不应忽视传统记诵之学的优越性,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鼓励、督促学生大量记诵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

三、慕课及多媒体时代的挑战:

“博采众长”与“一家之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第一,多媒体教学可以以更直观的方式将文学作品呈现出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古代文学信息的无限性和课堂时间有限性的矛盾,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第三,古代文学作品的载体一直是多元的,从最早的“诗、乐、舞”合一,到后来的戏剧舞台艺术,无不体现出古代文学的多媒体性。多媒体教学能更真实地再现古代文学作品的原貌。

不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慕课教学的常态化,古代文学教师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一,受教育者可以在网络上获取海量的相关知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面临危机:其二,受教育者可以跨越时空,便利地获取优质教学资源,教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受到质疑。

在这种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应该处理好“博采众长”与“一家之言”的关系,彰显教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谓“博采众长”,是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同行的优秀教学成果,避免被信息时代抛弃。所谓“一家之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占有知识,又要超越知识,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启迪学生、引导学生,达成教育目的。笔者认为,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古代文学教学更应该提倡个性化教学。首先,文学教学与科学教学不同。科学教学重知识传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解答疑难,学生获得从未知到已知的求知乐趣。文学教学则强调审美感悟、学理领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学生从貌似熟悉的材料中发现审美及学理上的盲点,产生“顿悟”的快感,教学目标才真正完成。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调动自己个人的文学经验与研究经历,然后再将这种体验传达给学生,学生才可能发现文学的奥秘及学术研究的意义。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结合课堂内容讲授自己的学术观点,介绍自己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成果,表现出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这种“一家之言”可以起到某种程度的示范作用。大部分学生都会经历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身边的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最好典范。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在讲授“一家之言”时,应向学生介绍其他不同的学术观点,给学生选17择的自由。有人担心,过分强调个性化,可能会促使学生盲目追求新方法,养成不严谨的研究习惯。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就是两部极具个性的文学史研究书籍,实践证明,这两部文学史书籍用于教学实践的效果是不错的。

四、大学职业化的陷阱及反思:

知识传授与人文关怀大学教育职业化是当前中国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大学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学生的大学阶段乃是为今后从事的职业做准备。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基本围绕培养文学史专业人才这一目标来进行,教学内容限定在传授文学史知识这一狭窄范围内,其他因素则不问。

这样的做法是相当有害的。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10他“反对认为学校必须直接传授那些在以后在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那种观点。生活所要求的东西太多种多样了,不大可能允许学校采取这样专门的训练”,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146。实际上,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大学教育存在一个潜在的也是根本的目标,那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愿意追求纯粹真理的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讲堂,更应该是传承思想文化的圣殿。

如果要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课程就不应该局限于知识传授,应担负起人文关怀的职能。在众多学科之中,中国古代文学无疑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传统知识分子思想及智慧的结晶。从先秦开始,诸子百家在作品中就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从哲学层面到实践层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文学史中文品与人品兼备的作家更是不胜枚举。他们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更闪耀着古代知识分子思想的光辉。现代社会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往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社会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熔铸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拥有丰富饱满的心灵。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抵抗种种诱惑,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有三才”,他认为“才、学、识”是史学家必备的修养。清人章学诚在刘知几的基础上加上了“德”。在这里,“学”指的是知识,“识”指的是见解、见识,“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技巧,“德”是德行、修养。“才、学、识、德”是自古以来评判史学家的重要标尺。笔者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也可以用这四个字来概括,即通过大学教育,培养“才、学、识、德”兼备的人才。只要认清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古代文学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也就最终解决了。

参考文献:

[1]罗宗强.讲授中国文学史的一些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0(1):31-34.

[2]刘跃进.文学史研究的多种可能性———“新世纪十年”论坛致辞[J].文学遗产,2011(3):148.

[3]孙绍振.名作细读􀅰自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1.

[4]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6,310.

作者:田欣欣 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