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项目化管理学风建设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项目化管理学风建设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项目化管理学风建设论文

一、理论支撑与现实基础

1.理论支撑将项目化管理理念引入高校,实现高校学风建设项目管理,具备三个层面的理论支撑:(1)大量学风建设活动具备项目的一般属性,有明确的目标、确定的范围、资源的约束和临时性的特点,可以视作项目。(2)在高校的学风建设领域实施局部的项目化管理,形成既有项目又有运作且相对平衡的组织,与项目化管理理论定义的混合型组织高度契合,即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后与学校其他事务的运作可以兼容。(3)项目化管理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组织模型设计理论、管理机制建设理论、管理流程设计理论等,为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现实基础(1)高校拥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基础。一是具有较为成熟的基建、采购项目管理经验,有一套成熟的招投标流程和监管体系;二是具有大量课题项目的管理经验,在组织申报项目、发起项目、项目过程管理、项目收尾管理、经费下拨等方面都有较为丰富的实践。(2)高校学风建设活动的一般项目属性被进一步强化,与学校其他任务的日常运作区别更为明显。一是临时性(一次性)属性被强化。学校各专业的生源素质各不相同,因此在设计学风建设活动时个性化特征被凸显,学风建设活动的临时性属性进一步强化。二是资源约束属性加强。学校实行两级管理后,二级单位的经费实行包干制,不能再向学校申请额外经费,学风建设活动的资源约束性明显增强。(3)随着学风建设活动一般项目属性的不断强化,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学风建设项目表现出各自的特有属性。学风建设项目特有属性的形成,对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流程设计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综上所述,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作为一种基层创新,将有利于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难点和解决思路

由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引发的一系列学风建设问题,一部分可通过领导重视、加大投入、明确权责等行政手段加以缓解,但还有一些学风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必须面对的难点问题:一是如何建立评价考核机制,解决学风难以衡量的问题。二是解决横向沟通困难的问题。三是如何规范学风建设活动管理流程的问题。探索研究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1.过程考核替代目标考核难以定量考核学风建设的问题使得现行目标考核的方式不能发挥作用,而项目化管理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思路:“由过程考核替代目标考核”。既然难以用简单的几个指标对学风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价,那么就从考核学风建设的过程质量入手。基于学风建设项目越多,质量越高那么对学风的促进作用越大这一基本认识,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对学风建设进行项目化管理,从而实现对学风建设的过程考核,从而解决学风好坏难以衡量,评价考核机制缺位的问题。

2.建立局部横向沟通机制横向沟通成本高、效率低是高校职能型组织结构所带来的必然问题,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理论使我们有机会运用矩阵组织结构,在单个项目范围内,建立起相对高效的横向沟通机制,且不必打破原有机构设置,还能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选择强、弱或平衡矩阵组织形式,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对学校影响较小。因此合理运用矩阵型组织结构,科学选择项目负责人,建立项目层面的局部横向沟通机制是解决高校横向沟通困难问题的项目化管理解决思路。

3.规范学风建设管理流程现行的管理模式可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规划等努力来提高学风建设的系统性,但无法对学风建设具体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参考项目化管理的流程设计理论,通过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流程设计(整体和项目两个层面的流程设计),可以对学风建设管理流程进行统一的规范,使不同的学风建设项目具备横向比较的基础,为实现过程考核的提供依据。

三、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流程框

架实施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后,应采用新的流程来完成原先学风建设活动。高校传统的学风建设流程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即为了完成学风建设活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活动的来源包括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任务,学校运行所固有的任务等。学风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后,各类的管理流程应该进行重新设计。设计后的项目化管理流程应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应主要体现目标导向性,即各级组织的管理活动都以达成组织的目标任务为目的,相比传统学风建设的管理会更具创造性。二是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流程应体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的特点。项目管理区别于传统经验式管理的特点就是可运用项目管理技术将复杂的“工序”变得相对的标准化。但是学风建设活动与其他生产活动又有所区别,不能要求对具体学风建设项目的各个“工序”进行标准化,因此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流程的研究应主要从规范项目的立项流程、团队选择流程、项目收尾流程、资源配置流程、项目管理流程等入手,以体现流程的标准化。

四、高校学风建设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1.建立资源库高校应尽快建立人才资源库,对进入资源库的人才,管理者必须掌握其技术特长、专业职称等信息,以便随时高效地遴选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同时,逐步完善其他资源库建设,如技术、校友等资源也要建立详细的档案。建立资源库是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基础性工作。

2.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在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方案设计中,既要包括规范学风建设活动项目化的工作程序,也要规范具体项目的项目管理工作程序。规范项目化和项目管理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1)项目选择程序。即根据高校战略目标,选择、发起的学风建设项目。(2)项目资源配置程序。就是为完成各项目,学校统筹配置资源的工作程序。(3)项目工作程序。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对项目管理团体管理活动和项目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标准化项目工作的程序,是实现学风建设过程考核的基础。

3.团队型的管理文化在高校内部某一工作领域实行项目化管理无疑是对高校行政管理文化的一个冲击,突然从等级森严的职能组织形式变成在某一领域等级界限较模糊的矩阵式组织,原先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有不满情绪或抱怨,这种负面情绪很有可能成为整个项目化管理推进的阻力。因此学校在推进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时必须努力营造团队型的管理文化。团队型文化的形成任重道远,不但职能部门的管理者要适应权力的转移,作为项目负责人也需要有勇气在自身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

4.合理的授权体系科学合理的授权就是要把握授权的“度”,使授权既能让项目负责人有足够的权限调动资源以完成项目,又能防止项目负责人权限过大影响其他组织机构的利益,同时还能避免该项目不受自己监管。对项目负责人的授权要做到这三者的平衡,不能长期依靠经验判断,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建设一个有效的授权体系,以制度规范授权。建设高校项目化管理的授权原则是“宁缺毋滥”,项目负责人的最佳授权应是拥有恰好能顺利完成项目的权力。

5.有效的沟通平台学风建设领域实施项目化管理以后,在高校的内部须要形成有效的沟通系统,即在项目管理办公室、职能部门、项目团队之间有效的沟通系统。这一系统是否有效取决于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取决于项目负责人的授权程度,也取决于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认识程度,但是沟通系统是否高效的根本,在于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透明度和传递速度,只有需要沟通的各方同时掌握全方位的项目信息,才能在使沟通及时和高效。

高校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依靠的是一个有效的适合项目化管理的组织结构、一套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管理工作流程和一个有利于新型管理文化形成和高效沟通机制形成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这是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项目管理与目前高校正在推行的组织扁平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具有很多契合点,学风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将为高校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戴栗军单位:浙江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