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风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精神风貌的综合表现,良好的学风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优良的学风是推进高校建设的基础,是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要素,也是评判高职院校教学水平高低的参考依据,这必然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然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突出,学生厌学的风气蔚然成风,上课时卡点到教室,迟到早退的现象比比皆是,上课玩手机、睡觉,下课回宿舍痴迷于网络游戏等,这些现象呈蔓延趋势,严重影响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尽管高职院校采取过相关措施,但收效甚微。因此,完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不同于第二批次的院校,四批次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学风建设上不占优势,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师教学的热情不足、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灵活等方面,无论学校的管理,还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都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是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较为局限,致力于学院的发展方向、校区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的蓬勃发展、举全校之力开展招生工作、实习实训等方面,顾此失彼,学风建设流于形式。二是缺乏严格而明确的管理制度。很多学校的最终要求就是学生在校不要出事,专业知识能否学到位无关紧要,过于强调安全稳定的问题,却忽视了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制度的执行过程并非张弛有度,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学生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长此以往,不能够引起学生们的足够重视。其他人也随之效仿,极易形成了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放任学生在错误的思想道路上越走越远。三是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有很多类型,有中职生直接参加单招考试或技能高考、高中生参加普通高考,还有成教生等,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基础差,他们对学习的目标定位不准确,缺乏约束能力,内心不平衡,对学习产生消极、否定的厌学情绪,从而形成了不良的学风现状。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他们缺乏自律意识,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还有一些高职生不懂得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学习方法僵硬、陈旧,只懂得学习单一的知识,不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就是一个环环相扣、日积月累的过程,正是因为根基没打好,面对日益深入的专业知识,学生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学习不再是轻松快乐的事情,而是累赘,使同学们缺乏兴趣。
(三)教师及不良教风的影响。
教风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及人才培养的优劣。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过于陈旧、专业设置与社会不接轨,专业建设比较落后、课程内容破旧不堪,教学方法没有与时俱进,仪器设备老化没有及时更新,这样必然挫伤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四)学风建设缺乏有效的措施。
高职院校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学风建设,而且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怎样抓、如何抓。如果没有立竿见影的措施,必然只是走走过场。高职院校历来重视招生,特别是在招生困难的情况下,把握学生管理的松紧尺度尤为重要。太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下滑,家长、社会缺乏满意度;太严,学生退学影响不好,学校收入下降。现行学分制要求优秀学生修满学分即可提前毕业,虽然在执行上存在着难度,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后进生的角度来看,降低要求,学习压力不能转为动力,必然对学风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五)育人环境不尽如人意。
育人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有利于形成优良学风,它能够推动学生努力学习、勤于进取。一个不和谐的家庭必然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加剧学生的厌学情绪。一方面,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得在校生过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蛊惑,甚至认为学习好不代表能赚钱的想法。另一方面,社会上的道德水平急剧下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奢靡之风甚嚣尘上,不良思想纷至沓来,严重侵蚀着学生的思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得不到把关人的过滤、筛选,这样极易造成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内心的不平衡、急于求成,不能沉思静心,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
(六)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社会观念问题。
1.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
为了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型发展,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教育要优于快于普通高校的发展,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不计其数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好大学还是普通本科院校好,高职院校始终低人一等,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远不如普通本科院校,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选择高职院校。因此,高职院校录取率较低,分数线很低,与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相差200多分,就这样每年在录取时还要将录取计划提高30%~40%,最后还要补录才能完成计划,除了省会城市录取率在90%以上外,二三线城市的职业院校录取率大多都在70%~80%。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自卑感。
2.高职生就业难,待遇低。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说明了当前的一种社会现象,企业盲目追求硕博高学历人才,忽视了技能型、实践性人才,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学生缺乏稳定性。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不把高职生作为潜力人才进行发掘,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廉价劳动力,缺乏晋升空间。
(七)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教学资源短缺。
高职教育不仅输在生源上,在经费投入上,高职教育远远不如本科院校。本科院校、重点院校的经费花不完,高职教育一般都是省市共管,最后弄的谁都不愿意管理。高职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习、实训操作,要有先进的设备、仪器等硬件资源,否则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有用合格的人才。若是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所有实训都在课堂上完成,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难免有较大的心理落差,同时要想稳固良好的学风是非常困难的。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机制,需要学院领导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明确权责目标,在系统分析、甄别学风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完善教育理念,理清教育思路,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方法、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地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全校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为打造一流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为之奋斗。一方面,从外部因素来看,用外力来引导、推动良好的学风。而学生工作就好比是外部因素,它能够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推动其健康平稳较快发展,起着基础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从内因的角度看,学生工作需要夯实基础,以学风建设为重点,毫不动摇地坚持贯彻落实,将学风建设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贯彻落实告知教育精神。
依据国家文件会议的方针政策,大力贯彻落实高职教育的相关精神,服务于、服从于、发展于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高地,为高职教育的发展赢得时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满足高职生日益增长的对教学设施、教学质量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力度不断加大,许多高职院校把握机会,迎头赶上与新进地区办学条件靠齐,追加软硬件投入,切实改善教学设施,美化校园,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学习生活需要,口碑相传,以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
(三)高职院校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只有在高职办学过程中,彰显特色,求同存异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生源报考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如何提升自己的办学特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管理上不断创新,汲取先进的经验、模式、方法,对教材不断改革创新,同等重视招生与就业,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服务,以此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就读高职院校。
(四)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从思想上,高职院校领导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视学风建设,研究部署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要通盘考虑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风建设关系到学校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应当详细规划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要狠抓落实,形成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学风建设上水平,学生群体得实惠,切忌形式主义,真正形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爱学”的转变。
(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风是指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现在多个方面,诸如思想品德,教学风貌,治学态度,科研意识和教书育人等综合表现。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学风建设就需要教风良好、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一脉相承的。一所学校学风的好坏对于课堂的教学效果、校园管理起着直接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适当修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风与学风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表里。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存在着角色的差异性,教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要转变学风,要学会先迎合后引导、避免对抗,每位教师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们做到示范、楷模的引领作用,干一行爱一行,为学生做到以身垂范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教师应该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理性分析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区别,了解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自身特点,刺激学习兴趣,推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学习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理论知识,善于总结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为依据认真备课,采用具有应对高职生特色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审慎保持学生强烈持久的学习兴趣,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比如学院要求学生双证毕业,多考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比如导游证、调酒师证、前厅客房证、餐厅服务员等级证等。职业资格证书方便学生今后找工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书育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如:学生会学,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电子图书等方式收集大量的资料,从而获得一门较为前沿的理论知识。
(六)加强制度管理,加强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制定可行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将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照标准,以此完善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奖惩机制落到实处,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让学风建设永创新高。对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要早发现、早预防,特别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入手,以正面引导为主、批评为辅,教学生会学而不是简单学会、用生活教育理论引导学生学习、创造。学校应该像抓考风考纪一样严格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例如:早晚自习,如何合理支配管理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和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要奖惩措施双管齐下,立竿见影,以端正学风。制定《辅导员工作职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辅导员老师随时随地推门听课,这样有助于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信息,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向,是否存在着教学过程的不适应,以此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辅导员邀请任课教师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负责引导学生到课堂上听课,任课教师负责将学生留在自己的课堂上,形成职责明确,全体教师齐上阵共抓学风建设。
(七)深化思想教育,营造育人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学习环境是人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校园环境的优劣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要借助社会资源,立足本校的系企文化建设,组织课堂内外的工学结合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创业教育培训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在校内营造一种规划自我的职业生涯,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的成才就业提供根本保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便于淋漓尽致地展现育人功能,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为教学实践架起沟通的桥梁,让高职生在活动中充实自我,接受良好教育。第一,学会引导学生,为他们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从被动性地学到知识到主动会学知识,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是营造学术氛围。高职院校当前改革的热点在于工学结合,这就要求校企合作的专业化人才梯队,在学风建设中,就应该依托校内名师和校外专业人士,邀请他们来校互动交流,营造学习氛围,举办“学业、就业、创业”等名家系列讲座,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中的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帮助学困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将这些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激励,形成优良的学风。二是发挥高职院校中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社团组织丰富多样,拥有众多参与者,如果学校对这些社团加以引导,必然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三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多种多样的校园竞赛活动,不仅满足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增加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自我积极调整心态,在竞赛中茁壮成长。第二,激发内在动力。学生是学风形成的主体,是传承学风者,也是缔造学风的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养成好的学风起着内在的促进作用。要想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个性与共性的培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的作用。
(八)狠抓考风,以教风带学风,以考风促学风。
严肃考风、端正考纪,这是学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标志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学生的优良学风。要想进一步落实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是必要的措施。科学的考试制度就是将教学与考试相分离,每次考试之前都要严肃考风考纪、举行端正考风考纪的动员会,让考试规定和考试纪律深入人心;对于违反考试纪律、夹带作弊的考生要给予严惩。要像四六级考试一样填写考试诚信承诺书,树立诚信为本的思想意识。对待作弊者要严惩不贷,抓好补考、清考的考试纪律,不能让学生以为补考就一定能顺利通过。通过严肃考风考纪的一系列措施,通过良好的考风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结语
总之,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化、连环式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学习风气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全体人员的参与。教务处应该从多个层面系统化、全局性的调控部署,拓展思维能力,开拓信息渠道,多听多问多思考,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便自上而下系统性密切配合,坚持不懈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当前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学生对学校口碑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院的生源。因此,应该认识到学风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加强领导,全员动员,精心策划,分步实施,常抓不懈,确保实效。
作者:王厚兵 张伟 单位: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