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整合区域特色品德学科建设实践探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整合区域特色品德学科建设实践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整合区域特色品德学科建设实践探索

摘要: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为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国对德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探索如何丰富课堂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习资源;品德学科;研究特色

品德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品德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使得教师的“孤军作战”力量薄弱。因此,区域性研究成了凝聚学科力量、提高品德学科成效的有力保障,且能有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课堂空间、家庭社区、学生生活经历、想像空间、意识形态等都属于课程资源。经研究发现,对课程资源的发掘整合越丰富、越多方位,课程的实施效果就越好。因此,在运用学习资源时应考虑精选、融通、巧用。学生的学习资源不是越多越好,追求适度、辅助、有效、多方位,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体现独特的探究个性,形成区域学科研究的特色

一、整合区域历史资源,使品德学科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在品德学科教学中,应该充分有效地开发、运用课程资源,挖掘出身边有教育意义的资源,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让历史更立体、更饱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厚”。例如,学科建立了“古粤秀色”特色德育网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连同其他学科开展了“展越秀古色,燃亚运激情”的品德学科研究性德育学习系列活动。活动过程中,我们借助当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自然风光,借助这三朝古都的故地、文人巨儒的居所等人文景观,拓展品德课程学习资源,主动引导区内各校学生从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古迹开始,体会文化魅力与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文化瑰宝,产生保护越秀文化古迹的使命感,让其成为宣扬越秀区悠久历史文化的小小传播者,向各界人士展现越秀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资源与浓厚的岭南文化色彩,让学科教学印证真正意义上的大德育观。这个网站平台已成为品德课堂实践、交流的空间桥梁。借助这一平台,品德教师可以扩展品德教学空间,共享丰富的学科资源。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由区域品德学科教研员带头,引领各校的学科骨干,同时联动各学科积极互动,开展主题多样、本土特色浓郁的多场课例研讨活动及课内外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爱越秀、爱广州、爱国的感情,在越秀区的学生中掀起“寻访历史踪迹、弘扬传统文化、宣传越秀文化”的热潮。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学校也借此契机进一步强化、明确了本校的德育科研方向和主题,结合本校特色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研究活动。

二、整合区域地理资源,为学生学习品德学科提供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地理是儿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儿童通过地理知识来建立自身的空间感。因此,地理资源的合理应用要着力将地理资源同儿童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如在讲到祖国或家乡的美景和壮丽山河时,不仅要用到书本、资料上的图片或文字介绍等“外在资源”,更要重视利用儿童已有的外出旅游、参观考察经验等“内在资源”,让学生乐于感受交流、陶醉其中,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及祖国山川的壮美,产生浓浓的爱家乡爱祖国之情。例如:《长江的诉说》一课,教材以拟人的手法简要地介绍了关于长江的地理知识、作用及灾害。而笔者将这节课的教学整体设计为三个版块:第一个版块,“滚滚长江,万象更新”,了解长江的概貌。由于长江流域面积大,涉及的知识面广、城市多,且时间有限,于是课堂上笔者在长江的上、中、下游各选取了一个城市为代表,并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辅以手抄报、诗歌朗诵、故事讲解、旅游见闻知识问答等形式呈现。第二个版块,“感动古今,无穷源泉”。通过诉说从古至今一个又一个长江中华儿女的故事,学生将会感受到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仁爱宽容、大气磅礴的长江精神。第三个版块,“畅想明天,奔向未来”。这个版块采取递进的方式,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讲述长江受伤害忧伤的一面,在谈感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和保护意识。第二个层次是借助视频资源,了解人们用不同方式关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畅想建议。课前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各种资料,并引导学生小范围地交流,确定如何整理、取舍资料,进行预热学习。

三、结语

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教师要合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课本知识,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积淀,给学生经历、经验的整合带来全新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张莹.巧做“地理”文章上好小学品德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5):67-68.

[2]李会松,徐志刚,程福蒙.利用儿童生活突破地理教学难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6(9):15-17.

作者:李晓程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