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研究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学科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协同共融,有助于高校强化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间的联动互促,进而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共同体。文章在阐述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二者实现可持续共生的可行性,并提出基于服务平台、服务机制与服务模式的协同共融实践策略,以期为高校实现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

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衡量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重点学科是高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在高校教学科研体系中占据骨干和引领地位。从我国高校近年来各层次重点学科建设实践来看,通过提升重点学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仅有力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显著跃升,而且显著增强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则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关键抓手,高校通过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投放市场,将极大地提高区域社会生产力与经济效益水平。《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动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间的深度融合,协调处理二者在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共生关系,开创二者互助借力、优势互补、协同共融的新局面。现阶段,我国高校重点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制度对接与工作对接的互动格局。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均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到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中,其中“对产业转型升级贡献率”“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关键技术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指标,已成为衡量高校重点学科应用性与效益性的重要准绳。但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间的协同发展缺乏稳定性与持续性,如过于关注重点学科建设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作用,而疏于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对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反哺机制。同时,教师评价导向差异、科研经济效益分配均寡、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程度等客观因素,长期制约着重点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互促共生水平。因此,从宏观着眼设计二者协同共融的顶层设计方案,从微观入手打造可促进二者双赢共进的实践策略,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亦是增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与技术创新整体实力的有效手段。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重要意义

(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互促可实现共赢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有形与无形资源,并承担较高的试错成本。若人为割裂二者间自由运作、相互促进的天然联系,不仅将降低二者各自发展的质量效益,还将会诱发“信息孤岛”矛盾,导致高校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脱节。可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彼此深度互嵌,能够进一步增强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偏离科技成果转化前提的重点学科建设,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不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重点学科建设无疑将坠入“自说自话”的窠臼,并阻碍高校教育教学、原创理论与基础研究等方面资源生产力转化进程。因此,通过在二者间建立“反馈机制”与“配称机制”,可显著优化校内优势学科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另一方面,重点学科建设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辐射作用。重点学科集聚了校内最顶尖的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通过“发展优势学科、扶植特色学科、鼓励交叉联合”建设重点学科群,有助于在校内形成一批科学研究高地,并引领区域内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发展趋向,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动力。

(二)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相融有利于人才培养

研究型、理论型与工程型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目标的交集。首先,应用型科研人才的知识存量与技术能力,直接决定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高校在将理论研究成果投放到市场的过程中,锻炼了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迭代研发能力。其次,拔尖领军人才培养是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要通过重点学科建设促进科研人员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化学术视野与创新性研发能力高水平科研工作者。可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相融合,有利于凝聚人才培养合力。从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来看,融入科技成果转化理念的重点学科建设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格局,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能力素养从一元化结构转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多元体系。从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来看,科技成果转化可成为重点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相关科研人员通过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有助于提高其科研知识内化效率,并朝向复合型应用人才方向发展。

(三)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可助力双创工作

在全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不仅有助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对接,还可进一步汇聚“双创”要素,贯通技术创新链、人才培养链与产业孵化链,形成一条“源自学科—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双创”工作路径。主要具有如下两点意义:一是通过创建统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的专职部门,可在项目团队培育、科技成果处置、平台建设管理等方面形成协同互动机制,保证了成果转化与学科建设之间的信息高效沟通,在最大限度避免系统内耗的同时,显著提高创新创业主体的积极性与获得感;二是将科技成果转化在创业孵化与加速方面的实践优势,与以“双创”教育支撑服务体系为核心的重点学科建设相融合,可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学习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校内创业团队提供全程规模化、个性化的双创素养培育。

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可行框架

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具有较强的实践可行性与理论可行性。从实践可行性来看,二者间的协同共融有助于推动高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实现相互补位、相互配合,进而形成科研团队、研究基地、设备平台、信息交流“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如,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链条主要由研究人才、产业园区、信息沟通与原创研发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大致亦分为学科团队、科研基地、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其中,“研究人才”与“学科团队”中的大部分成员均为“一肩挑”,即不仅是各学科带头人、骨干人才与较具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而且多为校办企业、校企合作单位兼职人员,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与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趋同性。“产业园区”与“科研基地”间的联系则更为紧密:“产业园区”多是以“科研基地”为中心,以科研成果孵化转化为目标,且对高校实验室条件、仪器设备、图书信息资料及学科数据库具有高度依赖性。“信息沟通”与“学术交流”具有共同的实践方向,即通过常态化行业信息分享与学术资源传递,实时捕捉最前沿的行业发展资讯与学术情报,为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原创研发”与“科学研究”各自工作内容则表现出互补递进特点,重点学科建设中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以及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来源,并未得到市场认可或转化失败的科技成果则是未来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并将促使学科向纵深发展。从理论可行来看,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一体两翼,进一步巩固重点学科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与知识创造的基础作用,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重点学科建设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已成为当前学术界与实务界共识。如我国C9高校联盟、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强化重点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彼此支撑的利好政策,而且从人员评价、岗位设置、条件保障、资源分配等方面着手,积极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生的软硬件环境,为二者实现全流程“互嵌性”运作提供了可行样本。

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实践策略

由前文论述可知,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实现协同共融的着力点,是打造具有政策支持与战略导向效能的服务平台,支撑点是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等方面构建健全完备的服务机制,落脚点是创建促进高校知识体系与技术体系融会贯通的服务模式。

(一)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服务平台

创建具有统筹规划、协调管理效能的服务平台,对于提高重点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间的互动质量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我国高校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体制保障。一是要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专职管理机构,为二者间的无缝对接提供政策支持。该机构可隶属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或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直接管理,其核心职责是制定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共生发展的利好政策与指导意见,科学调配全校科研资源与人才资源,促进高校学科优势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系统规划从基础理论创新到社会技术服务的全流程。如河南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该部门作为学校专职负责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发展协同共建的正处级机构,不仅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统筹协调校内重点学科资源管理和技术转移工作,而且承担着督点学科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方资金使用流向的重要职责。二是要建设一批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的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是依托高校重点学科优势而建的,旨在强化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产学融合平台。从职能作用来看,虽然建设科技园的初衷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实践条件,为大学凝练学科方向、拓展和发展全新学科领域提供试验场地,但科技园作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不仅可为校内研究人员提供极具社会效益的研究课题,而且还会直接助推师生创新创业实践,为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因此,应重视科技园在技术研发、技术扩散等方面的推动性作用,通过校企合作与教师自办等方式,打造有助于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的科技型企业,并引导其形成共生型产业集群。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便依托校内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十五个国家重点学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其和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学工部联袂创建的“航天小卫星创客梦工厂”,于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在大学科技园的带动下,哈工大逐渐构建了一条以重点学科成果产出为基础,以产学研融合式创新为抓手,以产品市场化推广为载体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链。三是赋予科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功能。科研基地是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每年均要划拨可观经费,用于科研基地尖端技术设备、图书资料与数据库采购。鉴于当前中小企业鲜有能力独立配备用于技术创新的硬件基础,高校可发挥所辖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的硬件优势,建立开放的仪器设备、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机制,将其打造成为面向技术研发、应用开发、中试及产业化等不同环节的创新平台。

(二)优化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服务机制

第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向引导。通过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在申报遴选、评估验收重点学科中的权重值,扩大重点学科应用性成果的产出规模。一方面,主管部门在对高校重点学科申报与验收过程中,要重点审点学科建设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产学研合作成果作为评分指标体系中的核心一级指标。另一方面,对于尚不具备创建重点学科所需的理论基础条件,但在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科应予以专项扶持,加强其对交叉学科研究与产学研服务的示范性作用。如清华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在重点学科申报、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在2020年最新修订的校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申请立项的重点学科需要能够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且必须与校内科技创新方向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此举在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层面,进一步强化了重点学科建设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性作用。

第二,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视角,提升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水平。首先,明确建设重点学科的重要前置条件是紧密契合国家、社会发展需求,应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重点学科建设需求关切基础上,设计以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为价值旨归的重点学科体系。其次,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完善重点学科管理机制。如关注重点学科建设过程中,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情况与市场转化效益,合理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学科专家团队。

第三,加大应用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应用型科研人才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必备支持条件,高校应以建设一流学科为契机,着力培养一批兼具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管理素养的高水平、复合型科研人才,并鼓励专职教师采用技术咨询、挂职锻炼等方式直接参与企业生产一线工作,吸引创新型企业技术专家成为重点学科建设兼职顾问,切实加强高技术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如大连理工大学借鉴美国科研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旋转门”理念,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地方政府机构(大连市发改委)缔结了“双师型”教师联合培养战略联盟,学校将定期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赴合作单位进行实践学习,让其在企业实训中捕捉科技创新实践需求,并检验学校最新科技成果在行业应用的可行性。另外,聘请政府专家和企业高管作为学校兼职教授,从社会服务角度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实践方向提供优化建议,该做法有力推动了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间的协同共融。

(三)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服务模式

第一,打通高校知识体系与技术体系融合衔接的实践路径。当前,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的重要因素,是市场需求与研发供给相失衡,导致高校知识创造、知识传播与知识应用等环节难以实现有机结合。因此,亟需解决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间的集成矛盾,以学术创新带动技术突破。首先,应依托高校重点学科群,与行业领军企业协同开展共性技术创新工作,并构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技术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通过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来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与工程问题。由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牵头组建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做法值得推广:首先,充分发挥北科大和东北大学冶金类国家重点学科群的教研优势资源,在人才和技术双重转移机制协调下,助力我国骨干钢铁企业的技术协同创新和重大核心共性技术突破;其次,基于“同一任务、同一目标、同一队伍、同一机制”的运行管理模式,创建了洁净钢冶炼、先进热处理技术、工艺工程装备研发、钢铁流程控制技术四个研究中心,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协同模式,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学科建设彼此间形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再次,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通重点学科建设成果市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如创建以“准工业化平台”为代表的科研组织形式,打造融合基础研究、科技开发与产业运行等功能的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创新链,通过全流程生产管理预演,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错成本,并缩短从理论研究到商业应用的转化距离。最后,高校还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对于重点学科建设的反哺效能,如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实践基地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学科教育、实践教学、生产实训三位一体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以丰富重点学科建设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储备。

第二,高校还应加强学科专家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内生性动力。如结合教师所教专业与科研方向制定分层分类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的权重,并承认科研人员是高校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对象中的重要一极,以横向课题的实际到账经费、相关科研成果的市场收益规模为依据,给予项目主持人一定比例的绩效奖励。此举既能有效提高重点学科中骨干人员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还可为科技成果转化与重点学科建设协同共融带来可持续的人才支撑。如我国C9联盟成员高校,从物质激励和名誉激励两个维度来激发学科专家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性动力:一方面,鼓励教师通过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四种手段,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覆盖面与辐射力,对获得较好实践转化效益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及时给予科研经费、现金奖励和股权激励;另一方面,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校内科技人员职称评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如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设置了科技成果推广系列的研究员职称序列,将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效益,作为该系列研究员评定的主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员荣平,孙留洋,党高飞.科技成果转化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共生关系[J].中国高校科技,2019(S1):53-54.

[2]董婷,高新房,许尔杰.成果转化精准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J].科技中国,2019(8):22-25.

[3]徐巍.内涵式发展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J].天津科技,2019,46(8):11-14.

[4]陈玉叶,王新庆,李战国,徐婳.基于高校学科建设视角下的高校科技创新的定位及改革举措[J].智库时代,2018(49):61-62.

[5]包水梅,常乔丽.从政府战略到院校行动:香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经验及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95-99.

[6]王萌萌.巴塞罗那大学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模式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41-44.

[7]张栓兴,杨欣怡.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J].国际经济合作,2020(3):55-63.

作者:周益民  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