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融合浅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其中包含着古代贤人智者对道德、思想、人性、伦理等方面的深刻论述;养成教育是现阶段小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思想方法,而诵读国学经典对于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行为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学经典诵读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国学经典诵读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融合途径。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生;养成教育
一、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国学经典诵读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指导:第一,营造氛围,调动诵读兴趣,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在《村居》等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利用诗词中充满童趣的画面,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方式,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诵读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沉浸于经典文化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诵读行为,提升诵读的自觉性。第二,指导诵读方法,保证诵读质量。例如在古诗词的诵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熟读成诵法,在朗朗上口的文字中,逐渐把握诗词的节奏和意蕴,强化诗词体会,提高诵读、记忆效果;在古文诵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启发联想的方法,将拗口的文字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建立联系,提升学生的自主解读能力,进而逐渐提升诵读效果,提升学生养成诵读习惯的自觉性。第三,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分享中激发诵读的动力。例如在“念亲恩”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诵读体验,说一说国学经典中关于理解父母、尊敬父母、关心父母的内容,并在交流和沟通中丰富国学知识,在共同学习中强化诵读习惯。
二、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诵读,学生能够对自我的发展,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构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构建,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并找到相应的道德标杆,成为自我成长的榜样。在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其中的道德教育素材,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例如,教师可以从古代人物入手,通过人物的经典作品,体会道德的浸润。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而我国的经典文学内容非常广阔,犹如宽广的大海。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学生良好品质、文化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学生学习国学文化和诵读国学经典。并且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道德素质。在国学经典的诵读中,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在不断地国学经典诵读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尤其在学生步入小学之后,正是天真未泯之时,同样也最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国学经典《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说,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阶段的人天性都相差不远,但是后天受教育的不同,人的发展方向也就不同,所以教师更应注意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并且在语文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流传至今的经典文学是经过历史不断淘汰和筛选的,必然是符合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所以教师就让学生阅读这些国学经典,学习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屈原、文天祥、林则徐、顾炎武等古代名人的爱国篇章,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诵读活动能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渗透到学生心中,促使学生逐渐从诵读转化为自我规范,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性格
现代教育强调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在我国传统教育实践中,教师更希望学生尽量不要展示自己的个性,而是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整齐划一地成长。随着教育的进步和发展,这种教育饱受诟病,而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则成为新时期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性格。并且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笔者经过大量的国学经典诵读之后,发现了许多国学经典中创造的价值观,非常符合学生目前需要培养的价值观。小学阶段学生价值观念和自我价值的认同还比较模糊,所以教师就要在这个时候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形成独特的性格。并且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思考,并且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的时候,可以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人身上的各种先进精神,使学生的性格更加成熟、完善,同时也能形成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念。根据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养成教育应该包含学生性格特点的养成,而通过诵读经典,学生能够在古人的教导下认识自我,并敢于展现独特的性格特点。当然,目前,一些人对于国学经典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国学经典以儒家文化为主轴,而儒家文化强调的是规则、规范,用仁义礼智信培养顺民,对人性是一种压抑和泯灭。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封建社会,许多个性独特的贤人智者为我们留下了“个性发言”,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些内容不仅不会扼杀学生的个性,还会活跃学生思维,塑造学生的性格,让学生在成长中逐渐显露个性。
四、诵读国学经典,引导学生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小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需要丰富的文化积淀。现代教育强调文化育人,而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包含的文化知识,为学生品行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基于此,在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指导中,教师应从文化的角度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探索文化价值,进而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例如,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中,教师可以推荐《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基础国学作品,利用朗朗上口的文字,奠定学生传统文化基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传统文化思想内涵。随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则可以结合传统年文化引导学生学习文学常识、历史人物、人伦道德、家国情怀、中国神话故事等,让学生在经典中学习传统美德,体会礼仪之邦的文化意蕴,在浓厚的文化熏陶中涵养品行,发展自我。
五、结语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努力挖掘国学经典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欣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独特的性格,帮助学生奠定传统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宝.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
[2]淡丽静,赵爱兰.浅淡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及策略[J].才智,2020(12).
作者:成艳茹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