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很多抽象的描述和文字仅靠教师的语言讲授学生是很难充分理解的,而多媒体可以用形象直观的图像解释抽象难懂的文字,展现图、文的交相呼应,通过视觉化效果,使得教师能够向学生深入浅出地讲授抽象的内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解决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方面的困难,突破教学难点,使教学方便、生动、高效。例如,教师在讲授《争论的故事》一文时,可出示一张两人在争论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说道:“从图中人的穿着可以看出时间是古时候,从表情可以看出他俩都很生气,从山、树木、房子可以看出地点是在小山村。”一张图片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能把时间、地点、人物看出来。根据学生观察的结果,教师开始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吗?他们为什么生气?”这样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引出了教学的重点。教师还可将两人争论的话语设计成课件,把内容进行提炼浓缩,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反问句的使用”会让争论更激烈,更具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重点。在进行古诗教学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需要重点分析的字词,但很多小学生无法理解,而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就可以突破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难题。例如,“儿童疾走追黄碟”中的“走”字,“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可以使用多媒体再现诗中形象,把学生引入古诗的艺术境界中,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就理解了关键的词语。多媒体还可以将说明文中的抽象描述视觉化,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用词。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仅靠课本中的一张图片学生无法理解爬山虎生长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爬山虎生长的环境,它的脚长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向上爬的过程。这样,不仅学生对课文本身产生了兴趣,教学的难点也同时被化解了。
二、多媒体激发情感,实现入“境”解“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通过入“境”才能解“意”。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拨动学生的“情弦”。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再加上时代背景的差异,有些课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小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文本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入“境”生情,从而触发、唤醒和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准确把握和理解文本的意蕴。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的感人场面。但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要想深刻感受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可借助多媒体,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当讲到的灵车缓缓开来,人们悼念总理时,教师可播放人民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人民的悲痛心情,并进而产生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这样,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也就落到了实处。当然,教师必须意识到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多媒体效用的最佳发挥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教师要不断修炼解读文本的功力,准确地把握“语文味”,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情境中去。
三、多媒体启发多种感官,培养思考力和想象力
“在阅读教学中应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儿童心理特征,通过多媒体集图、文、声、像的综合表现功能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读写结合,同时多媒体的放大、动静结合功能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课文。”[1]教师适时、适度、适当使用“形、声、色”于一体的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可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和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要借助想象力把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刻画的人物形象和描绘的生活场景再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展开想象。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例如,在讲授《狐狸和乌鸦》这篇寓言故事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将整个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上精彩的朗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不仅能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而且激起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当形象的画面、悦耳的音乐、鲜艳的色彩,再伴以精彩的课文朗读后,在明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狐狸和乌鸦再次相遇……”毫无疑问,多媒体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虎添翼,也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品位。但是,教师必须警惕多媒体的不当使用可能会钝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想象,更不利于学生符号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图像理解只是一种手段,而文字理解和感悟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者:杜岩岩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东夹埠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