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浅谈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大力实施,新的教育理念以其科学性、合理性,春风化雨般渗透到每一位教师心中,更新着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标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从事小语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那就是如沐春风,解读新课标,感悟新理念,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重新审视阅读教学。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强调的是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对话。为此,阅读教学须提倡师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的语文训练中,在探究、发现中逐步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整合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展开讨论。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站在教师的立场,为大家提供本课的学习思路,讨论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监督学习过程,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的整个过程。
1.2分组合作,达成学习目标:
在小组或班级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后。在学习过程中展开比赛,一个大组围绕学习目标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个大组针对前面大组中的同学对课文内容的具体理解进行概括总结。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体会感受雷雨(来得急、下得大、时间短)三个特点时,进行大组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即一个组围绕雷雨的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另一个组认真倾听并针对他们谈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解决了课文的理解重点,创设了生生共进的学习氛围。
1.3对比探究,体会情感表达:
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教师或学生有目的的选用另外一种写法的语言片段,和课文中的语言片段形成对比,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比较,来体会两种写法效果的不同,达到训练的目的。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在体会杨梅树的美丽一段时,教师出示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吸收着春天的雨水,它们伸展着枝条,一片片叶子在雨露中生长着”,引导学生将这段话与原文内容进行对比,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于“对话”中体会到杨梅树的美丽和在春雨中的勃勃生机,体会到作者在描写杨梅树的语句中所包含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以及拟人写法。
1.4自编自演,展开多层面对话:
学生根据课文或课文中描写的某个片断,进行小表演,在编———演———导———再演的过程中,生动、形象、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
2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多元反应
小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的平台。
2.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的教学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创造性地调整、删减教材。如《春天的手》一课,如果我们按照课文编排的位置去教学,由于我们北方此时春天还没来临,学生就不会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放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学习,这样学生对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感受肯定是丰富多彩而又极具个性化。同时,也为学生画春天、说春天、诵春天提供了生活材料。
2.2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
学生阅读中的个性心理需求能否得到尊重和满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教学的成效,从这个意义上讲,努力为学生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就摆在了我们每个小语教师的面前。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在读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其自主性和主动性。在讨论问题时我们更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因为只有畅所欲言,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创新能力的形成才不只是一句空话。
3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要实现自己与阅读材料的对话,就必须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提出个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利用探究性阅读,逐步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3.1独立阅读。
新《语文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要求。所谓独立就是不全依赖别人,不全依赖资料和答案,自己去感知、发现、识别、感悟到再认知的活动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课本与课外读物的界限、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实现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网络、从学校到社会联通,并通观社会,汲取丰富乳汁的目的。同时,阅读者在博览群书中,感悟词句、理清条理、体会感情、领悟一定的表达方法等;并逐步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3.2熟读精思。
熟读就是指读的遍数多,读得入境入情,做到心到、眼到、手到。精思就是要进行辨识、借鉴、扬弃、应用。要想读好书;就要熟读精思,离开了这一点,你即使读了很多书;可能也是收获甚微的。因此,对阅读材料要熟读成诵,注重积累;大胆思考,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发展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
3.3博览创新。
博览就是指读的数量多。小学生要达到课标规定的第三学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还指读的品种多。即从类别看,既要读文学作品,又要读科技、历史、哲学的书;从语文角度看,既要读故事、童话、寓言,还要读诗歌等;不仅读中国的作品;还要读世界各国的作品;不仅读现代作品,还要读古代作品。创新就是要求阅读者阅读中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以及新奇的想像等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注重比较,引发想像,努力引爆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博览创新是阅读的最高境界,我们一定要在博览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超越作者的阅读创新;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4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于阅读教学,新《课标》中还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4.1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
这里讲的阅读教学全过程,指的是从课前预习、上课、到课后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时刻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着种种阅读实践,而阅读实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4.2在各种阅读活动中培养。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反复训练,坚持不懈。因此,不仅在阅读课上,而且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规定,1-2年级课外阅读量为5万字,3-4年级为40万字,5-6年级为100万字,小学阶段课后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有条件的地方,要突破这一阅读量;条件不够或尚无条件的地方要千方百计达到这个阅读量。达到乃至超过150万字的阅读量,必将极大地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强壮精神,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其中培育、形成,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积蓄后劲。
4.3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学生每天阅读30分钟。起初是家长读、学生听,接下来家长学生一起读,而后是学生独立阅读。一旦提出某项要求,就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严格要求,丝毫不能放松。对于做的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要多鼓励。因为每一次成功都会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5结语
总之,学生是阅读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将新的课程理念,落实到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作者:王加丽 单位:山东省平邑县平邑街道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