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转变教师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整合—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在不断地探索研究中,教师们对教学软件内容与幼儿园课程进行有效整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由于软件具有良好的教育性、艺术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等特点,将软件融入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与课程整合后拓展了教学资源。在当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下,利用计算机技术容量大、密度高、节奏快的特点,通过电脑与课程的整合,使幼儿在“声形一体,图文并茂”中感受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创造了高效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了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在课程整合中教师们善于学习,敢于创新,虚心请教,大胆解决问题,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激发幼儿学习动机—主动地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幼儿心理发展看,幼儿期又是形象思维、直接兴趣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因而,“小小探索者”项目引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电脑软件的交互作用,电脑软件的使用使教学活动突破时空限制,把文字、图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结合在一起,采取适宜的教育方法,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唤起幼儿持久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游戏,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2.调动幼儿积极情感—快乐的学习
在活动中,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感到舒适和满足,感到有意义。电脑游戏运用了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在各种生动形象的游戏中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探索发现的欲望,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使他们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3.增强幼儿自信心—大胆尝试探索
电脑教学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主动学习的环境,遵循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现代化教育原则,使幼儿从被动接受的地位变为主动参与、发现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三、完善传统教育方式,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1.教学内容—由抽象走向直观
软件利用文字、声音、图形等多种途径充分刺激幼儿的眼、耳、手等多重器官的发育,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幼儿的记忆、思考、探索等活动,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直观生动的形象,使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更为生动逼真,使学习摆脱了文字的平面化叙述,扩展了幼儿的视野,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教学过程—由关注共性走向关注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到较大体现,通过“人机对话”实施个别化教育。幼儿可按自己的要求和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吸引着幼儿的注意,而游戏中体验到的成功,增强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促进了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教学结构—由“幼儿为主体”走向“双主体”
计算机软件进入教学领域后,教学媒体的角色由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变为幼儿的认知工具。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幼儿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幼儿被看做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某些学习目标和任务需要通过幼儿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完成,幼儿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主体地位。“小小探索者”在幼儿园的应用为幼儿园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兴趣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更加先进了,幼儿园的教育更加跟近时代脚步了!
作者:李金萍单位:张掖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