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工科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有机化学是各个高校化学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郑州轻工业学院化工、应化、高分子、食品工程、环境工程、电化学等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并且可以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机化学知识面广,覆盖度大,概念多,反应机理抽象,前沿性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为了突出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个性发展,我们引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并从备课、课题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及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俗话说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使课堂教学更系统,更具逻辑性,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备课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设计由浅至深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思维高度,能在预设的环境中使得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备课的前体条件是对教材的研读,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是连接教材和学生的桥梁。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依据专业取舍内容。例如:环境工程专业,从控制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增加一些关于绿色化学的讲解,结合全球能源危机的状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合成新能源。教师的作用是授之以渔,将学生带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引导其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敦促其养成课前预习,消化一部分内容,课后复习,巩固学习内容的好习惯。
2精心设计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的过程实际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即对过去事物的总结,对新事物的初步认识过程。导入新课的目标是:不刻意,不晦涩,做到自然而然,扣人心弦。总结导课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前沿引导法,以有机化学第一章绪论为例,即在课堂开始时讲述最新的涉及有机化学的科研进展,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的奥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进入到有机化学发展史的介绍。(2)应用联系理论引导法,针对绪论,即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药物,材料,并举出一些身边的例子,例如:生活中所使用的油,醋,酒等,由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入到有机化学的学习。(3)总结归纳引入法,以卤代烃为例,首先全面回顾总结前面所学习的关于烃的知识,将卤代烃看做烃的衍生物展开教学。(4)对比引入法,以炔烃为例,首先总结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再结合乙烷、乙烯、乙炔的性质对比,引至对炔烃的学习。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1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
将实际应用与教学相联系,即结合实践教学,体现有机化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立体化学中补充讲述几类常见药物的立体结构,关注治疗孕妇早期不适的药物反应停由于构型不同导致婴儿致畸的重大事件,体现立体化学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将前沿贯穿于全程的教学过程中,介绍有趣的,具有艺术性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兴趣。之所以如此注重实际的结合,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知,在更高层面上喜欢有机化学,将被动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这样就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2以机理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
机理是反应的本质,对机理的深刻理解,不仅能解释实验现象,还能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产物类型和产物比例,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依据机理设计更加优良的反应路线,选择更好的反应条件。因此,以机理为主线,详细讲述是最佳的教学方法。比如羧酸衍生物的加成消去机理,就应当举一反三,实现由点到面的理解,即首先掌握羧酸的反应机理,进而全面了解酰氯,酸酐,酰胺的反应情况。机理的讲解时相对枯燥的,因此应该增进课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教学。
3.3鼓励式教学方法的建立,推动积极暗示作用
结合有机化学自身的特点,例如:有机化学内容多,反应机理复杂,反应可逆,例外现象频繁出现,造成学生普遍认为有机化学易懂难用,难记易忘,虽然也尝试重复记忆,但是效果不佳,致使不少学生在初学阶段产生了挫败感,情绪低落,学习热情减少,甚至出现消极抵抗情绪。因此,适时的鼓励式教学是必要的,这样能抚慰学生的心理,增强自信,乐于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复习以前的知识,拾遗补缺,能更加牢靠的掌握知识。鼓励式教学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语言鼓励,还应给学生提供上台的机会,鼓励角色互换,让学生以老师的身份讲述某个问题或者知识点。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3.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听,思,动”
所谓“问”,即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提出有创新意义的问题,课堂上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能解决问题,保证问题不积压,而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问,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所谓“听”,即锻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能力,既要全面听,保证听懂,又要选择听,保证听会。所谓“思”,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有机化学,主要涉及对反应机理和机理验证方法的思考,对反应应用的思考。所谓“动”,即结合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学,学会动手做实验,将基础理论与实验结合,充分体现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问,听,思,动”能力的培养也适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
3.5培养学生使用对比归纳法
有机化学涉及的化合物种类很多,反应类型也不尽相同,但有机化学是规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物理性质;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由于活性官能团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由此可见对比归纳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还能通过对比记忆的方法加深理解,这符合记忆的规律。以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为例,邻对位定位基一般为给电子基,或者能与苯环发生p-π共轭的基团,还有卤素基团,与之对比,间位定位基为吸电子基,或者是带有正电荷的基团。由此看出,对比归纳法将细节知识点规律化,避免了逐个记忆的复杂性,提高了记忆效率。
4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运用是教学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可以显著的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将反应过程真实化,以有声动画的表现形式展示有机化学中的相关内容。虽说多媒体教学拥有很多优点,但是完全依赖多媒体教学却是不可取的,应当适量的增加板书,突出强调重点,通过板书总体把握课程内容,克服多媒体教学节奏快,学生难记笔记的缺点。因此,教师应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5全面的考核机制的建立
传统的教育评价标准是以期末成绩为主,兼顾平时成绩和考勤,这种方法虽说可以直观的以分数表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但是往往忽视了现代教育从注重识记性到注重培养能力型人才的转变,因此,单纯的以固定的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可取的。针对现存的评价机制的缺点,我们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改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学初规定如下:(1)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体现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积极鼓励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主解答问题,对于提出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和正确解答的学生给予奖励,每次每个问题5分,学期结束统计每个学生的分数,最高的分数换算成100分(问题数+解决数>10),其余的依次换算,并占期末总成绩的10%。(3)对学生进行分组,5人每组,对每个章节内容进行总结,轮流给出总结报告,对优秀的总结报告给每个成员奖励10分,剩余人员每个8分,7分不等,在将最高的分数换算成100分,其余的依次计算,占期末总成绩的10%。(4)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期末交一篇关于有机化学的英文翻译,要求是当年的期刊,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者感想,占期末总成绩的10%。这种综合的评断标准更加适合现在的人才培养要求,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结论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鼓励式教学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法,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互动,活跃气氛,启发引领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教学双赢,师生并进的目的。
作者:徐粉 孟彦羽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