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培养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培养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培养语文教师口语表达能力

如果一个教师在参加教育工作的前几年里所具有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这位教师有了15年至20年的教龄时,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读书的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读的书越多,转化成高质量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

教学过程中感情饱满

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口语应当充满感情的色彩,这也是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味来源于情感的真实表达,只有情感真实地反映,才能正确的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富有感情的教师口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地探索语文知识的欲望。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不会让课堂生动有趣,更谈不上感染学生。教师通过自己的口头语言把自己的各种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感情,从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感受作品的美。中学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几乎都是作者饱含着深情的成果,教师必须善于“入境入情”,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然后把自己真实的体会转化成能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的内容。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来源于及时的教学反思,特别是对教师的口语反思。语言的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教师进行口语的反思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口语进行冷静的思考和总结。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教学效果和发现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教学反思是教师借助于对学生的不断了解、分析和探究所得的成果,所以对实际教学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教师不仅要“会教学”与“会学习”,而且也要懂得在课前和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认真而及时的反思,做到“会思考。”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加速师生的共同发展,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教学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和其他科目任课教师讨论症结所在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这样的反思无疑是积极而有效的。在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设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和“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

多种表达形式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中,中外教育者对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成就做了一系列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见教学活动不仅与教师口语有关,而且也与教师的音调和面部表情有很大的关系。有些课堂之所以枯燥乏味,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语言单调乏味,无声语言的方式单一呆板,很少有身体运动和面部表情的变化,缺乏必要的手势和面部表情以及恰当的板书语言的协助等。所以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也要关注无声语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也可以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丰富的眼神交流,能及时而准确地获取教师的心境,相关的心理反应,产生或亲近或疏远,或喜欢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形成多样的师生关系。比如对正在违反纪律的学生,需要投以严肃的目光;对做出满意回答的学生,应投以赞赏的目光;对性格内向和害怕回答问题的学生,应投以鼓励的目光;对性格腼腆的学生,应避免较长时间的接触,防止其产生局促不安的情绪。当教师不断注视教室里的每个角落,师生之间的目光接触次数较多,课堂秩序就良好。此时,并不需要教师用过多的语言维持课堂教学,教师口语和眼神的完美配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们往往能通过外在表情的变化,把某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微妙、复杂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准确并精密地表达出来,所以,蕴含着丰富信息的教师面部表情也是学生最关注的目标。总之,培养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的完善自我,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秋霞单位:鹿邑县辛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