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谈民俗文化教学的策略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谈民俗文化教学的策略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谈民俗文化教学的策略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然环境不同,南北宅第的形式、结构不拘、材料也不尽相同。“北方草原居民多住穹庐,黄土高原居民多住窑洞,南方多住干栏,江河湖海地区有以船为屋者。”[4]四合院和胡同是北京的一大文化特色,四合院为老北京典型的民宅形式,其建筑形式、结构和格局所形成的居住环境给人以圆融和谐之感,是平安祥和的象征。四合院多半坐北朝南而建,人们喜欢在院内栽种紫丁香,取“紫气东来”的祥瑞之意。胡同是每排院落之间留出的通道,分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是封闭性的,只有一个开口,胡同深入居民区并在其内部中断;后者则是开放性的,两端开口,连接两条或更多的街道。四合院和胡同,方方正正,规规矩矩,这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于非北京地区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将胡同和四合院与本地特有的传统建筑相比,也可以与现代高层、密集的建筑相比,让学生了解北京建筑民俗的同时,感受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时代的变迁产生的居民建筑的差别。

其次是语言民俗。文中有许多谚语,如“破家值万贯”“、远亲不如近邻”“、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这些语言反映了京城人民心理特点,这种从容、封闭、中庸而略带自嘲的生活态度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汪老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感情是复杂的,一句“真有你的”,“这其中固然不乏赞叹之情,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北京人生活准则的揶揄之意”[5]。值得注意的是文中谈到了胡同有趣的名字。胡同的命名最初多是由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自发的,根据的是胡同的位置、形状、所出人物等,经过多年的流传,最终确定下来。所以,老北京胡同的名称中保留下了许多土语,富有地方色彩。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原先的“大哑巴胡同”改成了“大雅宝胡同”,“王寡妇胡同”变成了“王广福胡同”,而“狗尾巴胡同”变成了“高义伯胡同”,这样做的原因何在?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其实自从民国以来,政府就开始了对胡同名称的改订工作,据统计大概有三百多处,大多都是对胡同中有关动物、服饰、职业等名称做了改动,如“臭皮”改为“寿比”、“烟筒”改为“源通”、“屎壳郎”改为“时刻亮”,可以看出胡同的名称正在被“雅化”,那些出自民间的命名被官方修正。这种做法是否使民间文化受到冲击、使民俗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引导下趋于正轨直至消失,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另外文中还有游戏民俗、饮食民俗、礼仪民俗。相对于物质民俗、信仰民俗等,民间游戏民俗以其自发性的情感表现方式而显示出更为强烈的艺术性和娱乐性,是一种以消遣休闲、调节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民俗活动。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其游戏民俗的丰富多彩,喝茶、看戏、遛鸟、下棋,无不表现出他们的雍容自得。饮食方面,酱菜是北京的传统食物,萝卜、莴笋、花生等都可以用作材料。

窝头是老北京的主食,通常由杂粮面粉制作。简单的食物体现出北京人容易满足的心态。礼仪民俗则表现为“随份子”,凡事要合乎礼数。这不禁让我们想到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中的祁老爷子的那句话“: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就是对本文所体现的民俗文化的挖掘,使学生深入了解胡同文化的本质。这种文化是由历史积淀而成的,又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离我们而去。汪老的描写平淡温和,对于胡同文化的没落既无肯定也无批判,而是举重若轻,将如此重大的文化命题寓于泰然自若的文笔之中,最后轻轻说一句“再见吧,胡同”。而同学们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对胡同文化的没落肯定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教师可以在学完课文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老北京的胡同文化,你有着怎样的情感?对于胡同文化的远去,你的看法又如何?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教学策略适用于通篇介绍民俗文化的文章,如《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等。

以民俗为线索,疏通文章内容———举《祝福》为例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并不是以介绍民俗文化为主要目的的,但是民俗作为文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挖掘文章的意义、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可以以民俗为线索。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是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小说的主人公是祥林嫂,她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被嫁给了比她小十岁的丈夫。丈夫身亡,狠心的婆婆准备把她出卖,她被逼无奈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工,由于寡妇的身份被嫌弃,却因为肯卖力气而留了下来。后来婆婆抓她回去,强行把她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贺老六“有的是力气,会做活”,祥林嫂为他生了个儿子“,交了好运”,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贺老六得伤寒死去,儿子阿毛也在春天将去的时候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孤苦伶仃,失魂落魄,回到了鲁四老爷家。可是狠心的人们却嫌她“败坏风俗”,冷落她,调侃她,恐吓她,即使她花光积蓄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依然受到人们的歧视和讽刺。最后,祥林嫂落魄成乞丐,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街头。然而她的雇主,鲁四老爷,却说出了这样的话“: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就是祥林嫂凄惨的一生。

《祝福》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传统课文,往往教师在揭示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时,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阶级压迫的说法,认定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是罪魁祸首。这样的解释虽有其合理性,却无法从根本上把握鲁迅创作的初衷,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按照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的说法,艺术家和作品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按照丹纳的理论,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的终极原因,便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搀合而成的社会民俗氛围。“一个又一个封建陋习,犹如巨大而无形的网络,鲁四老爷及其‘和唱’者们则是居于其中的蜘蛛,他们正是以这张网为屏障,向孤独无助的祥林嫂频频喷出致命的毒汁。”[6]文章的开头展现了鲁镇旧历的年底充满了新年的气象,到处都是送灶的爆竹,而年终的大典甚为隆重,要“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女人在大典前要扫地、洗尘、杀鸡、宰鹅,祭拜的时候却只限男人出场,这一民俗透露出女人地位的低下,为祥林嫂的悲剧埋下伏笔。祥林嫂出场时是典型的寡妇装扮: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婆婆找到祥林嫂以后策划了一起“抢婚”,利用当地的这一习俗迫使祥林嫂再嫁。抢婚是旧时的绍兴习俗,一般发生在下层社会,是一些因贫困而娶不上妻的男子的无奈之举,抢夺的多是丧夫的年轻寡妇,官府对此听之任之。抢婚的习俗也表明了妇女,尤其是寡妇无力反抗任人摆布的悲惨境遇。

原本祥林嫂的寡妇身份就已让鲁四老爷讨厌,而寡妇再婚又寡,便是双重的不洁不烈,于是他暗暗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在祭祀的时候沾手,“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柳妈等同样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也拿祥林嫂的再嫁取乐,致使祥林嫂不得不花钱捐了门槛,寄希望于阴间。可见“民间对贞节的崇尚真是达到只有迷信、不顾事实、不讲理性的程度,无形中成为人们信奉的宗教,成为控制人们心理、言行的民间风俗”[7]。这些陋俗,支配着鲁镇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上层的鲁四老爷到底层的祥林嫂,无人不被它们影响。鲁四老爷只是一个封建民俗的信仰者和维护者,而不是一个创造者,在这点上他与柳妈等人并无本质区别。所以教学中不能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简单地归于阶级压迫,而应以民俗文化为线索,使学生真正理解祥林嫂是处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封建陋俗的规约行事,轻视妇女、鄙视寡妇、重视贞节的思想已浸透人的灵魂,祥林嫂便是惨死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之中。以民俗文化为线索的教学策略适用于民俗文化描写对全文内容有贯穿作用的作品,如《阿Q正传》、《边城》等。

以民俗为点缀,活跃课堂气氛———举《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活跃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知识的接纳与吸收。用民俗文化作点缀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好方法。“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是曹雪芹写于18世纪的一部伟大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封建贵族家庭腐朽崩溃的过程,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艺术上也有高超的表现,可以代表我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红楼梦》的部分章回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多篇,尤其在高中语文教材的第六册中,为《红楼梦》开辟专章,将《诉肺腑》、《宝玉挨打》、《香菱学诗》、《抄检大观园》合为一个单元,可见这本著作对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红楼梦》中的前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交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要人物和生活环境,使读者一开始就能大体了解全书,不致读起来漫无头绪。《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三回,是全书序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荣国府的女主人对来自苏州的初次见面的十三岁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自然引入了贾府的人物和环境。文中“尽管有几个主要人物登台亮相,主要故事情节初见端倪,但从整个小说来说,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还是为以后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典型环境”,因此,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为重点进行教学,并以此带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分析欣赏”[8]。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是“金陵十二钗”之首。宝黛的爱情是小说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黛玉悲惨结局最能让读者嗟叹垂泪。曹雪芹擅于女性外貌体态的描写,对黛玉更是做了细致的刻画。所以有的教师从人物形象入手,通对林黛玉外貌的分析,“将文学与绘画打通,寻找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与中国古典人物绘画之间的共同点”[9]。本文的教学重点无论是在环境还是在人物,若是仅从一面加以强调,难免使学生觉得枯燥难懂。毕竟《红楼梦》对于青少年还略显“高深”,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一些章节,是为了让学生对这部著作有初步的认识,从而激发阅读全书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文中的满族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切入点。曹雪芹祖居辽宁辽阳,其祖辈虽然是汉族人,但在满族未入关前就已经归属于满洲正白旗旗籍;贾家则是清朝的一个满族贵族大家庭。所以,《红楼梦》“把满族固有的礼仪作为创作素材和内容完整地保留在作品之中,并对这个满族世族大家的礼仪习俗进行了浓墨重彩、不厌其繁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满族传统的礼俗文化”[10]。《林黛玉进贾府》中,众人的行为举止皆体现了封建社会注重礼节的作风,但深入探究,便会发现满汉之间的不同,这首先体现在对女性的尊重上。在满族家庭里,未出嫁的姑娘被称作“姑奶奶”,地位极高,受到了格外的尊重和礼遇。她们不缠足,行为自由,较少被管制和约束,有更多的机会识字读书,因而具有较高的生活教养和文学修养,难怪宝玉要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在黛玉进府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得出贾府是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世界。女人可以持家,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嬉笑怒骂,有属于自己的晚宴,这在汉族家庭中是很难想象的。所以,教师在讲课时,不妨给他们讲一下满族尊重女性的风俗,并提问大家:“满族和汉族在对待女性的做法上有什么差别呢?”这样肯定能够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如本回中有大量的人物服饰的描写,写得花团锦簇,多姿多彩,既显现出了贾府这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奢华、富贵,也侧面表现出人物的一些个性特征,但贾府又不同于当时汉族的一般富贵之家,它又有其与满族贵族密切的关系,这在服饰描写上也可以寻觅出一些痕迹,如文中对贾宝玉外出归来的衣着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的描述,箭袖,是满族服饰的标志,这种为了方便于骑马射箭而设计的“马蹄袖”,在清人入关以后只臧胜楠:中学语文民俗文化教学的三种策略象征性地有所保留,是有身份者的礼服标志,所以贾宝玉身着“箭袖”可以辐射出其家世地位以及满清的时代与民俗背景来。教学时就此背景知识略加点染,可使学生感到别具意趣,对环境及人物的理解也会有所拓展和深化。以民俗文化为点缀的教学策略适用于很多含有民俗文化元素的选文,教师可借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我国“,对于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性的现象描述阶段,没有切入深层性的科学化探索,实际上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开拓的奥区”[11]。对于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必须打破和超越传统教学观念的窠臼,教师在探究普遍的、通用的教学模式之外,应追求策略上的变革。笔者提出的关于民俗文化教学的三种策略,自惭浅陋,诚望同仁们在这方面共同作进一步的探讨,使民俗文化教学这一富矿得到不断开掘。

作者:臧胜楠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