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管窥中学语文课堂的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有“文化”的课具备的三个因素
1.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太多,而语文课堂授课时间相对比较少
以人教版的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为例,有30篇课文,六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10首课外古诗词,两部名著,还有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标点符号用法等内容。如果平均下来,每一课书与综合实践都上两个课时,把全部课文都讲完需要72课时;掌握两部名著《名人传》《海底两万里》,要和学生讲得通,也得6个课时;掌握10首课外古诗及短语结构等内容至少也得用8课时。但是,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课内诗词每一课里都有5首,两课就有10首,每一节课讲一首,就要10个课时,合起来就要96个课时了。而两个单元的文言文共有8篇,其中7篇是中考必考篇目,要求非常高。而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小石潭记》这些名篇篇幅又特别长,要给学生讲清楚再检测一下,起码又要多10个课时,就需要106个课时了。而八年级的语文每周只安排5节课,算满一个学期有18周的授课时间,也只有90个课时啊!
2.语文检测的范围太广,而且识记的东西太多
还是以八年级下册语文为例,我们学期检测要求:基础部分要求学生必须能默写20首诗词曲,7篇文言文,能正确书写在课文中出现的所有的生字词(不包括文言文中出现的),能按要求将几个生字词和成语连词成段,能掌握八年级要求掌握的短语和句子成分等语法知识,能判断病句和修改病句,能从所给的材料中探究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翻译8篇文言文和记住每个注解的意思,还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提示填空,掌握这8篇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等。另外,还要考查学生迁移阅读知识的能力,要懂得阅读课外说明文和小说或散文,还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名著《名人传》《海底两万里》的所有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等。写作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另外,附加题部分是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是学生迁移课内文言文知识的能力。为什么我们的学期检测要考查那么多的知识呢?
3.评价机制很难对常态课堂进行评价,只能对学期考核进行评价
用邓小平他老人家的话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变一下就是“不管男老师女老师,教得学生成绩好的就是好老师。”平常高效课堂的研究更是侧重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更加充分的训练。因为,只有训练多做题,才会有好成绩,这是硬道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常态课堂又怎样能够朝“文化”方向深入发展呢?
二、要构建中学语文文化常态课堂,必备三个要素
教师的高文化素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符合中学生基础教育的文本,三者缺一不可。
1.教师的高文化素养是构建中学语文文化常态课堂的关键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千古名篇《师说》开篇就这样论道。“道”是道理,是关于观念的东西“,业”是学业,是知识。“惑”是“疑难”。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师,他最起码要懂得运用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和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难。也就是说,我们的老师一定要有高于弟子的文化素养,否则,他就不能为师。教师的文化素养的高下决定了学生文化素养的高下,教师的“文化”程度,决定了课堂的“文化”程度。
(2)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不一定要硕士、博士毕业,但教师一定要是一个思想健康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并懂得以此来引导学生往主流价值方向成长的人。或许有些教师会认为,教师也是平凡人,其实不然,教师这个职业是所有职业中最特殊的职业,这份职业成败与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并非只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发展的问题。所以,当您选择了教育这个行业,您必须以这样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而引领者的文化素养决定了被引领者将会被引领到何方,引领到怎样的境界。以我和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藤野先生》为例,我没有因为自己对日本这个国家没有好感而丑化这位毫无民族偏见的日本老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当年的日本侵华并非每一个日本人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懂得感恩的精神,引导学生要感激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我不知道我的学生领悟到怎样的程度,但是,我正确的价值观将会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我们要爱国,我们要反对侵略,但是,我们不能有民族偏见,我们要肯定该肯定的人和事。
(3)教师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能照本宣科
教师在课堂上的独到的见解也是课堂文化的一部分。记得我所任教的中学有一位政治老师在讲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时候,他突然自己自言自语地说:“哎,其实我觉得人家资本主义制度也有很多优越之处!”当时年龄还很小的我,觉得那位老师讲课怎么与书本不一致呢?现在想想,他的意思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我觉得那个老师文化素养很高,很有想法,教会我们看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别人的优点。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下决定了课堂文化的高下,决定了我们下一代文化素养的高下,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对于2012年广东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的某些题目,我也有自己个人的看法。例如在考查考生对《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乐”的理解时设计了一个选择题,选项是“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在参考答案中,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这是命题者的观点。但是,我个人认为,命题人只是抓住了“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与民同乐”的字面区别来判断这个选项,这是很表面的理解。其实,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个时期,范仲淹和欧阳修同是因为支持王叔文政治改革而获罪,他们同是被贬之人,但因为他们都有豁达的胸襟,他们都有心忧天下为民造福的理想。从大的角度来讲,这两个“乐”都是“与民同乐”。因为无论“同乐”还是“后乐”,最后一定是一起欢乐,总不能将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仅理解为等到百姓都乐完了再自己一个人“乐”吧!考题侧重于字面的辨析,忽略对“文化”的理解。而这样导向的结果也是可怕的,我们的语文课就不用谈“文化”了。所以我认为,要想有“文化”的常态课堂,教师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构建中学语文文化常态课堂的基础
(1)培养学生课堂敢于质疑的习惯
没有质疑,就没有思想火花的碰撞,没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就不会有新的思想产生。如果师生的交流仅流于灌输和无条件接收的层面,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是非常差的。我们很多老师埋怨学生没有质疑的能力。其实不然,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时间。我们都是从孩子过来的,并且我们很多老师现在都已为人父母,我们如果细心观察一下我们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不仅好问,而且常常怀疑我们大人说话的真实性、确切性。只是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一年一年地长大,逐渐丢失了质疑的态度和能力罢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培养我们的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包容和肯定。如果你能坚持一个学期,你所有的学生都会质疑。当然,要注意别引导到“多疑”上去。以我讲《口技》一文为例,当讲到口技艺人口技了得的时候,我列举了“一时齐发”“百千齐作”为典型,强调简单的道具竟然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时,有一个学生反驳说那不可能。讲得正激动的我,冷不防给浇了一盆冷水,冷静的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全班同学讨论,我也参与了进去。经过一番讨论,我们达成了统一的认识:其中的确有夸张的成分,但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技艺之精巧高妙,我们不必过于追究其真实性。由于我从来不为难质疑的同学,反而时时鼓励这些同学,因此,我的课堂从来都是讨论式的课堂,辩论式的课堂,虽然我授课的进度慢,但是,学生的能力在讨论和辩论中得到不断提升。我教的学生有这样一个特点,不仅语文学得好,其他科也不错,因此,他们都很喜欢我的语文课,学生戏言“语文同乐”。
(2)培养学生尊重别人的习惯
我很欣赏在课堂中有勇气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但我更重视其他学生对回答问题学生的态度。尊重别人,我觉得是最基本的人品。一个在中学时代还不懂得要尊重别人的人,要说将来能成为怎样杰出的人,是不可能的。在我的课堂上,我从不允许有嘲笑的声音存在。我的提问一般会分三个梯次,我会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最简单基本的问题,让中等成绩的学生回答比较综合的问题,让优秀生提出新的问题。我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听清楚别人的回答,这样一来,在我的课堂上,人人都会得到尊重。但是,总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回答不出来。这个时候,我会很有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跟着我一步一步地走。而每当他们回答正确的时候,我都会说:“对,就是这样,很好!”而到把整个问题都回答出来的时候,我会带头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经过长期的培养,我的语文课堂上总是充满各种和谐的声音,特别是充满了能激励彼此的掌声。
3.选用符合中学生基础教育的文本是构建中学语文文化常态课堂的保障
陶西平教授的报告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文本要使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同的。当我们离开中学的课堂的时候,我们当时掌握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或许都已经忘记了,甚至还忘记了一些朝夕相处的同学的姓名,但是,我们的良好的习惯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甚至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前面我强调过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在这里,我强调的是我们要选择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文本,即教材。但是,教材我们是无法选择的,因为这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东西。陶西平教授认为我们的教材要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我也是非常认同的。第一种是价值观的培养,就是一种做人的培养。第二种习惯就是思维习惯,即尽量避免形成习惯性的思维;第三种习惯是行为习惯,这是定型的行为。这三种习惯都要依赖我们的教材进行培养。在这三种习惯里,我认为做人的价值观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价值的取向是个大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就是我们强调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语文教材一定要有这方面的正确的、强有力的导向。而我们的教材要选择怎样的文章才能有效地培养我们的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呢?只有经典才能承载这份重量。反观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更多是侧重于某一专题同类文章的选择,而不是侧重某一时代经典文章的选择,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典篇目越来越少了。如果你随便问一些初中毕业多年的学生:“你初中学了谁的文章?”你认为他们能列出什么作家作品来呢?可能是鲁迅的《故乡》、是朱自清的《春》、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有多少人能说出林海音、张之路、星新一、张岱的名字和他们的文章呢?没几个吧。因为这些人的文章目前还不是经典文章,多数学生没多大印象。所以经典很重要。曾有一段时间,要将鲁迅先生的作品从中学课本中删掉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文不文白不白,不好读。我不知道那些人是怎样想的,但是,我却很痛心。我不想说鲁迅先生在文学史中有如何重要的地位,我想问那些人,如果你在中学时代没有学过《孔乙己》,你能深刻地体会封建科举制度是怎样害人的吗?如果你在中学时代没有学过《祝福》,你知道封建等级制度是怎样杀人的吗?鲁迅先生的作品将一个黑暗的时代以最形象、最深刻、最具讽刺意味的方式毫无遮掩地展现给每一个中国人。如果不是经典,当我们离开中学的课堂,我们将可能忘记所有的我们学过的作品。但是,你问一下自己,你还记得鲁迅先生吗?你还记得《故乡》吗?你还记得闰土和杨二嫂吗?多数记得。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多会希望有更多的反映各个时代的经典作品走进我们的教材,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美国的教科书就是以历史为纲的教材,文史不分家,这是真理!因为教材脱离了社会历史现实,就会是镜中花水中月了,光是“漂亮”,却没有实在的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文化是积淀于历史之中最宝贵的财富。经典的就是文化的。“改革必须发生在课堂上。”我认同陶西平老先生的观点。立足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要构建中学语文文化常态课堂,就需要我们教师提高文化素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多选用符合中学生基础教育的经典文本,三者缺一不可。
作者:陈小玲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海洲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