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新课程指导下中学语文教学优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课程指导下中学语文教学优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课程指导下中学语文教学优化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内心的求知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关键时期,直观、动感的事物更能够抓住学生的情感中枢,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此,中学语文教师要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顺应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直观生动且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语文教学素材呈现灵动的感官反射性,吸引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针对课文内容与学生感知范围差距较大的现实,我们先给学生放播放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片段,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纳粹屠杀犹太人和战俘使得奥斯维辛“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恐怖情形。影片创设出的的情境让学生对奥斯维辛这个死难者生前倍受折磨的场所有了深刻的印记,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学习主动性油然而生,教师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学生便会能动地在对纳粹分子滔天罪行的无比愤恨中正确解读文本,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新闻中倾注的作者个人感情以及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2强化阅读理解,促进语感培养

阅读理解是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中高考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都占有较大的篇幅。强化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学生语文基础,推动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中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尊重学生思想活跃,内心充满求新、求异、求变意识和欲望的个性特点,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使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理解和感悟那些优美、富有深刻道理和内涵的语句,以便有效地积累语言,为知识迁移和语感培养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例如对于《故都的秋》一课,教师就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重点感悟“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等语句,在自主的分析和互动的交流中体会南国之秋的“慢、润、淡”和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感受作者以“南”衬“北”,在北国之秋胜于南国的倾吐中弥散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热爱,领会作者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交替运用的写作技巧。

3注重学法指导,开展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为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学的优化,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而能动地发挥教学问题的导向作用,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相互反馈的动态教学环境,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启发学生在探究、讨论和互动交流中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自主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时,我们在学生通读教材,初步掌握了知识内容要点后,引导学生就①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②母爱和父爱有哪些积极面和消极面?③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④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带给你哪些影响,你是怎样不自觉地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等问题分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问题作依托,学生议有纲,探有目,在互动的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放飞自己的想象。不仅在热烈、融洽的互动交流中高效地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把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的改革理念落到了实处。

4借助网络媒体,拓展学习平台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远程课程资源,在给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广阔平台。中学语文教学应以新课程创设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新课程123”、“新东方在线”、“中学语文名师网”等远程教育网络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智能导师系统、聊天室、博客空间等学习途径,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地点、最合适的时间,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例如,对于《综合性学习解意象,品诗歌》,我们就指导学生登陆国家电教馆网站,根据个人的需要浏览、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调取与课堂教学配套的视频资料,在网上开展多边和自由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并就相关问题开展远程研讨。这样既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又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

作者:张端云 单位:湖南省衡阳县关市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