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素养的培育、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以及音乐师资队伍的提升等,提出教学主体信息化技术应用与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信息化的组合策略,探索“学(学生)+工(实践)+教(教师)”三位一体的音乐教育模式,以呼应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内涵协同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适应社会自动化生产特点,实施“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形式的教育服务模式。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及意义认识、网络资源的建立模式、信息化技术的课堂应用等。音乐教育信息化是在音乐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拓宽音乐教育信息来源渠道,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以利于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教育群体变得更加庞大,高职院校专科“技能+学历”的职业教育和本科“知识+技能+学位”的高等教育目标叠加共存,高校职业教育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技能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影响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深层次结构。福楼拜曾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①“科学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共同性与互补性,从20世纪以来进一步得到加强,越来越向着综合化的趋势发展。”②在学习已然跨越时空障碍,突破学校围墙之际,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的信息化实践,是呼应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内涵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发展及趋势

1997年教育部批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几所大学作为我国现代化远程教育的试点单位;《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做出了明确部署;随后不久,教育部又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全面安排。随着各式应用程序、开放式课堂、翻转课堂、MOOC等的兴起,对数字时代的学生而言,学习环境已不限于有形的学校,而由早前的教室学习发展到行动学习,以至于无所不在的媒体学习。当下,对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音乐信息化网络资源的建立、音乐教育信息化意义及展望、音乐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课堂应用。研究主要指向高等学校和专业音乐院校的信息化应用意义、技术手段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建立等。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的实施缺乏系统规划,音乐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显得混乱,多以欣赏课为主,课程内容单一。同时,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音乐的机会,也不重视音乐课的学习。此外,音乐教师比率严重不足,大部分音乐教师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运用均有待提高。中国当代教育家鲁洁教授认为,教育具有谋生的外在目的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的目。③通过对我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网络调研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建设都不规范,也没有关于音乐教育的板块,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更是匮乏。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在很早以前就设计了计算机管理教育的相关标准,美国国防部也提出了能够实现课程共享的对象参照模型,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也都在提出自己网络教育的标准化方案。④在音乐教育的新技术应用方面,发达国家采用较为先进的设备来辅助音乐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共享信息资源,这已成为其普遍的教育模式。从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动态来看,信息化教育时代已不可阻挡地向智能网络数字时代转变,以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体现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联网+”模式有利于整合地区的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大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培育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信息化应用的丰富渠道,使他们可以详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路径和环境。例如,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中,已有学生依托“互联网+”模式尝试音乐创作的商业化。由此可见,通过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强化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中,人们“更多关注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劳动技能,而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于作为社会中的人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理解”。⑤“中国大陆每年城市新增就业人口1200万人,但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20%-30%。我国大陆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而发达国家却高达60%-80%。”⑥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过度重视技能教育,学科单一,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并未产生更高的劳动价值,这显现出职业教育专业培养和学科设置的缺陷。因此,要以高职学生喜爱的艺术作品为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层面的文化教育,开阔艺术文化视野,以学生探究式学习和研究为中心,以网络资料库、电子期刊与网络互动式学习平台为手段,探索“学(学生)+工(实践)+教(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样既重视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的显性职业教育,又重视学生面向终极生活的隐性职业教育,可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个性潜能得到均衡发展,从而实现价值创造的大幅提升。

(三)开放教育资源平台,扩大学生受众群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受地区差异、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等影响,入学前缺少艺术熏陶机会,音乐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高职院校的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进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未来的职业发展潜力受限。艺术与科学是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音乐教育中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音乐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以弥补学校音乐教育资源的不足,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我艺术教育,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前沿信息,学会判断艺术文化的优劣,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四)拓展教学资源,缩短师生间教学互动距离Prensky将当今数字时代的学生定性为“数字原生群体”,而其指导教师则被称为“数字移民群体”。这是因为指导教师大多数生长于传统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生存和职业发展,他们需要不断靠近并学习信息化技术手段。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是否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进行教学,是否善于通过信息平台与学生共同学习,是否善于借助信息资源跨越学科领域,都将成为衡量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实践表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正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方面,不少教师设计的课程内容单一,以音乐欣赏课为主,缺少参与体验;二是在科研方面,音乐教师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追求,科研意识不强;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不少学生因为师资队伍配备的差异而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学习心态失衡,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对此,只有通过搭建音乐教育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辅助作用,让高水平的教师通过网络传递知识和技能,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生有更多机会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是脱轨的,教学培养体系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音乐可以激发灵感,培养人们的想象力,并传递人文知识。为使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得到激发,应从音乐素养培育、教育资源开发、师资队伍提升等方面入手,通过信息化平台拓宽隐形教育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资源丰富隐形教育的供给内涵,最终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及提升策略

在当今科技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不能仅满足于已有知识结构和传统做法,而应紧随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灵活运用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手段丰富教育资源,设计并完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路径。

(一)教学主体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1.学生的信息化学生的信息化,即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当下,知识和创意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核心力量,香港大学教授程介明曾说:“后工业时代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有团队精神,能够应变,善于探索,随时随地准备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自如地跨越专业、跨越文化的人才。”⑦因此,要建立音乐学习的电子档案,将上课视频、演出、社团活动等艺术实践都汇总到学校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上,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一目了然,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触动,从而引导大家投入到音乐学习的潮流中。通过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学校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及其艺术兴趣,进而营造全校性的艺术学习氛围。

2.教师的信息化一是教师思想意识的信息化。不可否认,不少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十分模糊,不能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与手段,只会生搬硬套其他高等学校或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单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资源把脉市场需求,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准确确立培养目标,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并整合学校、社会及家庭信息资源,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之有理想、懂合作、善创造,且富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二是教师个人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要对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进修、教学实践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全面把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动态,做好教师的职业规划,并根据学校和社会需要,及时优化师资结构,整合教师资源,开发实用课程。应该说,精细、高效的教师个人资料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手段的信息化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善于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优势,圈定音乐作品范围,由师生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如教师可让学生用手机、录音机到实习工厂、校园和大自然中录制声音,然后运用声音编辑软件进行处理,经过剪接、组合与编辑创作,并配合学生生活场景,制作音乐短片,在学校音乐平台上播放。这既克服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设施不健全的缺陷,也弥补了高职院校音乐师资匮乏的短板,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创作规律,切身感受音乐情感,积累音乐基础经验。可见,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助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协调、敬业等能力的形成。此外,还可运用多模式信息化设备,打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当代音乐教育可以利用的信息化手段有录音录像设备、文字处理软件、扫描仪、影音分享网站、评量规准网站、自动伴奏软件、数字调音器、在线音乐词典、打谱软件、维基网站等。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要教授的部分内容制作成视频和音频,要求学生课外观看,将课堂时间用于问题的解答与衍生问题的讨论。还可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MOOC、微格音乐课程等,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专题资源平台的建立,成立实体学习小组和虚拟社区小组,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通过静态学科资源平台的建立,开展声乐专题、钢琴专题、器乐专题等活动,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通过建立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音乐教育信息简单、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流。

(二)音乐教学实践过程的信息化

1.教学实践的信息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因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对音乐体验的记忆和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中,以实现音乐机能与音乐灵感的联动。因此,教师要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将音效、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视觉、动觉、听觉联动,通过神经通络传递给大脑,借助已有经验实现新的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和领悟,并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借助信息化技术加以完成。课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程内容声、视、动的3D模式呈现;课后,利用信息化平台批改作业并分享资源,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艺术实践的信息化高职院校的艺术实践主要是指社团活动,与音乐有关的社团包括器乐团、合唱团、剧社、通俗演唱组合等。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水平大部分是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而提高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时,可使用信息化技术,以弥补学校现有条件的不足。学校可建立音乐信息化网络平台,把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艺术实践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为参加活动的学生留下成长记录,也为其他学生的交流学习提供资料,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提供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将本校不同专业或本国相近学校的学生汇聚到一起,共同完成虚拟声乐作品,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和协作意识。例如,教师组建学校乐队就可使用智能手机的“随身乐队”APP软件来完成,加上GarageBand分轨功能,指导学生分别负责弦乐、管乐部分乐件,加上鼓等节奏部分,从而组成i-band乐队,只要够规模,效果还是很震撼的。再如声乐合唱团也可借鉴美国作曲家惠特克的虚拟合唱团计划,利用网络将世界各地的人连结在一起,完成合唱团的国际化设想。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提升策略

信息化技术是适应自动化生产方式而产生的,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方向转化,以适应现代智能生产流程与管理信息决策。目前,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求尽快寻求信息化的提升策略,以适应教育与技术的协同快速发展。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笔者提出如下信息化提升策略。

注释:

1、?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2,、庞学光:《一个理想的教育世界——学校教育哲学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第16-19页。

4、?王鹏:《基于WEB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开发》,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5、?BlundenR.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andconceptionsoftheself[J].Journalof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1999,51(2):165-184.?

6、7、?程介明:《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第4期,第5-14页。

作者:侯延爽 单位: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济南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