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概述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重要意义
1.1从教学过程来看,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兴趣
内在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首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和配合,这一点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没有学习兴趣,再优秀的教师,再优质的教材,再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也不会有学习热情,教师也就无法高质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现代信息技术博采众多教学手段的优点,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传输出色彩斑斓的画面、生动形象的影视资料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案例,从而把学生从被动的“听”、“记”、“背”中解脱出来,变为主动的“看”、“思”、“做”,课程教学过程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场景,课堂教学气氛也变得活跃和热闹。正如美国著名学者Roblyer指出的那样,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首要作用,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如获取注意通过成果吸引学生增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2从教学结果来看,能较好提高学科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的教学环境,与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相联系,是一个融通互联网内和网外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能较好提高学科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比如在教学方式上,“探究式”、“研究式”等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大放异彩,“知情交融式”、“情知互促式”等教学方式也有用武之地。这些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构建“学生中心、教师主导”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着去探索未知科学世界,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教师的联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根据1998年2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显示,加拿大政府推行的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实验取得了预期成效。该报告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能够实现诸多目标:一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三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现实困境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2.1从理论研究上看,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成果不多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建构主义等理论的兴起,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焦点,课程论专家、教学论专家以及与之相关学科专家和理论研究者对此的兴趣也日益增长。教育技术专家与课程教学论专家也对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学科课程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对策和建议。尽管如此,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如何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问题,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研究者只是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或者学科课程教学,把二者分割开来。有的研究者要么只是单纯研究现代信息技术,要么仅把现代信息技术当作学科课程教学的辅助性工具来看待。有的研究者单纯研究学科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问题,没有把现代信息技术纳入进来。只有将奠基于传统教育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意识和工具主义思维方式清除,才能对该主题研究的意义有清晰的认识,也才能真正置身该项研究主题之中。
2.2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水平较弱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实质,是在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二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的“信息”或“技术”,而是教师的信息加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工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问题解决工具和研究工具。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以及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能力。然而,大部分教师没有掌握上述现代信息技术,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能力,因而也就不具备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水平。
2.3从支撑环境看,支持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环境
需要改善信息资源的多媒体化、信息资源传输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处理的智能化,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环境。就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而言,许多发达地区的城市优质中小学校设置了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电教室、远程教学信息网络系统等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持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了较好的条件。然而,大部分学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由于经费缺乏等原因,并没有这样的设备条件。而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这些学校根本不具备上述条件,有些学校连电脑也没有一台,教室也是破烂不堪,信息化设施更是无从谈起。没有上述信息技术支撑设施,现代信息技术想要融入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另外,许多学校没有建立学科课程多媒体材料库、学习单元库和习题库,也给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增添了困难。
3实施策略
3.1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理论研究
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理论探讨,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实践的理论指导,促进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的科学建构,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学模式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模式科学建构的必然要求。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三种研究范式:一是立足于教育技术专家角度的“现代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研究范式,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学课程教学中;二是立足于教学论专家角度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研究范式,它主要关心如何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入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科课程教学能够涣发出特有的活力和生命力;三是立足于教育技术专家与教学论专家合作的角度,既关心现代信息技术也关注学科课程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联合研究范式。我们要加强第三种研究范式的研究,从更宽广的视野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
3.2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上文已述,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望信息技术兴叹”。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一是采用专家报告、教材介绍、案例分析、教师研讨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广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知识,解决教师普遍存在的信息技术理论匮乏问题。二是在设计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策略时,要强调教师团队的合作。这样的话,有信息技术专长的教师和学科教师可以“互通有无”,在互助合作中增长教学设计技能和信息技术能力。三是通过培训逐步提高教师对学科课程进行再建构的能力,使教师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中。
3.3营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要融入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离不开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其中教学设备环境尤其重要。除了在教室安装必要的多媒体设备外,理想的状况是有一间可容纳一个班级的计算机供全班进行分组教学、讨论或活动的大教室,因为依据理想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教学设计,并非整节课都用计算机教学,中间还会设计一些必要的教学活动以增进师生的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制作其小组发表的简报等,然后到教室的非计算机区进行小组发表的活动。不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应该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尽早把相关硬件和软件建设好。此外,教师在设计需要学生运用课堂以外的时间使用计算机的学习活动时,需考虑数字化落差方面的问题。数字化落差是指因学生家庭困难或学生信息素养较差等原因,不能参与信息化学习的情况。学校应考虑家中没有计算机或者没有连接网络的学生,安排好图书馆或计算机教室的开放时间;也可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家中有无计算机及有无连接网络的情况,进行适当地分组。通过这样的安排和设计,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融合的整个过程中来。
作者:田莉莉黄锦华张红单位:赣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