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展现知识点的方法相对单一,学生参与兴趣不强,造成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理想。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事先准备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只需要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课件内容展现出来,既节省了以往写板书的时间,也可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整个教学内容连贯、完整,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记忆知识并运用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运用,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善于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力与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动手实践的能力,对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起到积极作用。应该意识到,小学生阶段的思维空间与理解能力受限,对小学教学中的一些“概念”难以理解,此时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自觉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幻灯片”时,很多学生没有接触过“PowerPoint”软件,更不知道如何操作;这种情况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尝试,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PowerPoint”作品,由教师进行点评。在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意图时,教师要善于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将优秀的演示文稿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来说,学生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他们更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获取知识。例如,以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在学到“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搜索“对称图形”的图片并在课堂中讨论,学生通过下载图片、观察与对比图片就会发现,这些图形有非对称和对称,其中对称图形也可分为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由于图片是由学生自己搜集的,再加上平时学习、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因此学生形成了发散性思维,展开独立的思考并获得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自主探究、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并且意识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是学习与生活的必备工具,加强对数学学习的重视,意义重大。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将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选择某道能够“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对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独立解决问题、运用已学知识点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数学教材中的“相遇”问题,知识点强调“两个物体的速度之和×两个物体的行走时间之和”,最终获得路程。但是这个讲解过程比较抽象,小学生难以理解;那么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两个小朋友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行走,十分钟后两人相遇。首先,采取线段图的方式,体现出两人走过的路线,计算路程之和;然后展现他们每分钟经过的路程,计算速度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语言讲解,而是以动画展示过程为主,学生反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保证了教学效果,可谓一举多得。由上可见,信息技术已成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在小学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活跃小学教育课堂的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伯玲蒋瑛张丽娟单位:长春市第七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