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10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 一、高中信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全面了解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不同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地域,可以造就学生们不同程度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即使是在相同的地方进行方式相同的课程教学,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消化程度也会因为其自身的生长经历有所不同。不论是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是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的学生们虽然懂得进行基本的网页、图片、文字处理,但难以在实际要求下从容处理。
2.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合理性
教学评价机制的合理、稳定决定着教师教学成果是否达到了高中课改要求。教师们要客观、正确地理解其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各项教学评估,不论是对自身教学效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接受程度的评估,都要脚踏实地,切不可忽略每一项评估,尤其是教学过程评估,否则,极易使信息技术学科成为一门单纯的信息技能掌握课程,难以践行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师们要努力践行新课改中对学生进行自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的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自己、他人的学习效果有客观的了解。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和解决的办法
1.改变教学理念,认真贯彻新课标
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要有推翻陈旧观念的意识,要理解现在新课标中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内容,还要尽快适应新课标要求中的教学模式,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以老师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
3.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学会对课本内容的再丰富和再创造。每门学科在传播知识的时候,都是以课本为题材,需要每个老师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但是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老师在教授信息技术的时候,不能依赖课本知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和调整,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要进行重点讲解,要给学生讲解一些新情况。
4.设计灵活、个性化、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学要从多角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善于从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式、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入手。信息技术老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标准的时候要根据老师的实际状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在过去的信息教学评价体系中要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采用新的课程标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学生进行创造性的突破,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给信息技术老师带来一定的挑战。要善于运用全新的理念面对新课程改革,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作者:马慧单位: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
第二篇 一、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实现趣味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的英语学习并不只是单一的智力活动,以兴趣、爱好、情感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积极的情感占主导,学生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激情与动力,学习自然是轻松愉悦而高效的。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消极的情感占主导,厌学情绪滋生,不愿学、不爱学,学习就是繁重而低效的。因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任何教育形势下不变的主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变单一枯燥的语言描述为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的综合呈现,这样的教学更具形象性与趣味性,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单词的学习枯燥无味,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死记硬背的枯燥机械记忆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生动而直观地将单词与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实物与现象展现出来。熟悉的画面、直观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更为重要的是将单词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学生并不是枯燥地进行单词的记忆,而是与真实的场景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更有成效。
二、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教学负担重,备课时需要将教学设想制作成书面教案,在课上需要进行大量的板书,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有效备课、有效教学,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使得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展开互动对话教学,增强了知识密度,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1.备课更轻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备课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与技术平台。有了互联网,足不出户,就可以收集到更多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将这些教学素材进行优化整合。这使得教师的备课更为轻松、更为有效。
2.教学更灵活。教师在课前已经将教学的具体过程存储于电脑,课上不用再进行板书,只要通过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将提前存储于电脑的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摆脱出来,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从而为师生的共同探究、互动对话挤出更多的时间。
三、强化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有效性
心理实验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实现传统教学的单一的外部刺激为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扩大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得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更多。而学生一般能记住阅读的10%,听到的20%,看到的30%。现代信息技术正是具有这种特有的优势。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效果来呈现多元化的信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在学生借助多媒体获取大量感性信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用英语来进行表达,这样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更多,而且记忆更深刻。这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既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形象直观的语言素材,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习惯,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与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这正是一个不断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正是有了一定量的输入,学生的输出才更高效。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还原于语言学科的生动与活泼,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进行英语主动思维,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与思维,实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
作者:张巧须单位:河北省柏乡县王家庄学区
第三篇 一、化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试想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怎么可能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与情感呢。他们只会滋生厌倦心理与消极情绪,会对学习产生对抗心理,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影响学习效果。可以说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第一要素,这一点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各学科教学的首要任务。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黑板加粉笔加语言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整个教学处于相对封闭、静止之中,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所看到的只是单纯的数字与符号,学生所感受到的只是数学的枯燥性与抽象性,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黑白式教学,使得原本静止的教学更加富有动态感与立体感,可以将那些抽象枯燥的数字、字母与符号等与直观的图片、形象的图像、动听的音频与精彩的视频结合起来,赋予其生命的活力,使其更具动态性。这样的教学实现了由单一静止的视觉刺激转为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能够激起学生内心深埋的求知的火焰,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学习行为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为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第一步。例如,在学习认识基本图形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就教材进行枯燥的讲解,教学氛围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而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以图文声像的角度向学生展现各类生活实物,这样的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更加富有新意与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展开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生更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亲历学习过程,真正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二、化单向为互动,构建互动教学模式,实现主体参与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构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广大师生的互动探究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使得学生与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来展开积极的互动探究,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主动构建,真正实现了师本课堂到生本课堂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展开人机互动与人人互动,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使得学生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与启发下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将教学的触角延伸到宽广的现实生活,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提供了平台,学生与教师可以就此来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使得课堂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学堂,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三、化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有效教学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提出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但是由于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他们并未形成独立的探究能力,并不能直接地从外界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与素材,而且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一种。以多媒体、电子白板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传输媒介上实现了质的突破,可以将那些抽象深奥、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寓于形象直观的图片图像之中,可以突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那些数学知识与生活与实物联系起来,更加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特点。这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中,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更多形象可感的感性材料与信息,从而为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与独立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加减法,如果教师只是枯燥地向学生讲述这二者的含义,学生只能是机械地记忆与运用,而并没有深入本质地理解与掌握。我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形象而直观地展现。一堆里有8个苹果,往里放是加,往外拿是减。这样将枯燥的数学概念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物品与现象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形象,从而使学生从中直观地感受到概念的本质。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死记硬背与机械运用,而是真正理解,这样更能灵活地运用。
作者:郝雪峰单位:河北省柏乡县路村明德小学、
第四篇 一、信息技术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反馈功能,及时评价,加大练习密度,有效提高教学实效
优质高效的教学要求我们要精讲多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前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课上增加学生的课堂练习的量,如填空练习、完型填空练习、阅读理解练习等。“快节奏”指的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信息总量,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既巩固了英语知识,又让学生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巩固了英语基础,提高了英语能力。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英语语音练习,学生练习的结果及时得到评价,并能当场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生也能对自己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心知肚明,有利于查找不足,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对于做练习做的正确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利用信息技术存储大量信息、反复播放、及时反馈、及时评价的功能,可以很好地实现加大课堂练习频率的可能,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利用信息技术交互性优势,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增加互动频率,提高效率
信息技术教育网络资源丰富,利用这一特性可以为学生进行英语论坛交流活动打造的平台,如组织学生开展英语专题论坛,或是按照不同年级、不同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讨论、研讨,促使英语教研与交流活动的开展。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三维背景下学习英语,从而形成英语语感特色,潜意识地感受学习氛围,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环境下,使用不同的英语语气和节奏,不同人物的表达方式。在活动中真实地感受和体验语言特色,多渠道感知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立体思维,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表达能力。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弥补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
二、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要防止华而不实
信息技术的使用,要恰到好处;运用模式要力求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做到协调统一,相得益彰。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切忌不顾实际,盲目使用;不能只突出教师的教学风格,或是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的“花哨”和形式,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不能突出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信息技术的课件要力求少而精,突出使用效果
实践证明,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给英语课堂教学确实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刻意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常常会给学生留下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的印象。教师如同“放映员”,这种过多刻意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做法,势必会带来不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前备课时,要深挖教材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精选课外教学资源中的课件信息,恰如其分地制作教学课件,发挥课件以一当十的使用效果。
(三)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选用要形式多样
相同的教学手段如果一再地运用,就不会让学生的兴趣持久,所以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时候,要防止学生厌烦,要变换各种教学媒体,使学生感到新鲜,才能保持长久的兴趣。如果长时间单调使用一种教学媒体,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对此,建议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变换更换使用不同的媒体,教学模式也要经常变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为英语教学创造了一个新的、多样化的、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我们要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优势,激发活力,使英语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杨杰单位:河北省献县第一中学
第五篇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当代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动手性强、乐于参与的特点。对此,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媒体能完美地呈现图像和声音,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生动的图像,从而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学生也会感到兴趣盎然,不再像以前学英语那样感到枯燥和乏味。同时这样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运用多媒体创设语言的真实情境,学生边看边接受新知识,不仅记得牢固,而且情趣大增。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参与意识强烈,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进而使教学活动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农村英语教学条件的限制,在英语学习中仅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依赖于课堂上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解。这种情况实际上背离了英语学习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的重要手段,因为教学课件可以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扩大课堂的活动面,从而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束缚,使学生摆脱了被动学习,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操练当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促进知识与能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Doyoulike......?这个句型时,我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一些球类运动单词,引出此句型,再利用CAI课件让学生们学习下一单元中食物类的新单词,让学生看到图片操练句型“Doyoulike......?”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也使他们的思维不再局限于课本单一、机械的操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丰富英语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首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课堂组织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及时用点拨、设问、评讲等手段引导学生,注意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此,信息技术优势的发挥,不仅在技术本身,更取决于选择运用媒体的教师的思想方法和设计。因而,教师也要全面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作者:王卫东单位:河北省承德市民族中学
第六篇 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依据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二)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的评价反馈过程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反馈整合的实验研究,探索在网上进行评价反馈过程,利用网络互动性、开放性的优势,可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使对教学问题进行评价与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反馈与交流的速度更加高捷,有利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对教学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如教师利用网络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时,可以通过网络将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整理,并借鉴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设计,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料,建立班级作品展示网站,将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以网页形式展示出来,供大家交流探讨。这样利用网络的共享性扩大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将其范围由班级扩展到学校或更广,提高了评价反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促进美术教学方式的革新,使美术教学模式多样化、形象化,整合模式必将成为新型美术教学模式。倡导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案例,有利于在素质教育的影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及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徐涛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中学
第七篇 一、仔细备课,认真辅导
计算机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说它的实践性很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进行理论讲解,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只有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灵活运用,知识才会起到它的作用。我在讲课时,一般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自学五分钟时间,然后再利用十分钟时间讲解,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讲解的时候,教师要结合计算机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进行手把手地讲解和示范,直至学生完全理解。剩下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自己动手操作,指导完全掌握书上介绍的知识点。并且让学生自行解决课后习题,使新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运用,并把存在的疑问及时地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再次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完全理解并熟练掌握为止。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的内容,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需要重点讲解,哪些知识可以忽略不讲或者说一带而过。对于要讲的知识,教师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对关键的知识点能够巧妙设置疑问,激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能够随着教师的思路去理解知识,这些问题需要教师把设置疑问和学生回答设计得非常巧妙,做到环环相扣,依次递进而细致深入。教师讲完以后,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上机操作,进行实践锻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大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为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要善于创设环境,设置疑问,并且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大小。接受时间的快慢,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爱好吸引学生的对知识的兴趣。教师要把这些因素充分地考虑进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有效的备课。例如,在备《网页制作》这一节课时,教师就要提前通过网络搜索出一些网页,在这些网页中,可以有文字形式的,可以有图形的,可以有漂亮的动画片,还可以是优美动听的音乐、视频短片等。学生看到这些网页时就会表现出极大地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又一关键问题,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是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知识都是有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每当我面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而学生也不会时,心中的怒火便油然而生,但这是我会很快压制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认识是一个过程问题,不能嘲笑任何一个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在讲解的时候,教师要多加鼓励和表扬,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计算机的信心。
二、建立课外辅导小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无论是哪一门的学科,在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所学的知识也毕竟有限,在课堂上的授课无非是集体式的学习模式,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地拓展。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样的活动形式完全打破了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自由掌握学习进度,自由发挥思维,采取灵活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是对课堂知识必要的补充。计算机课外活动的内容很多,但我们必须遵循一个宗旨: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增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独立上机操作,运用计算机完成一定的任务。在这种学习形式下,教师也不能够完全不去控制,教师要对小组的结合,小组学习的任务、目的、时间以及达到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虽然让学生自由发挥,但不是完全不去理睬,反之要更加有目的地去指导,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进而有效地帮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能力。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学校安排的时间有限,但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师要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要把它学好。计算机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因生施教。采用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赵二军单位:河北省任县第二中学
第八篇 一、各组展示
信息技术课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互结合的一门课,那么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样可以激发各小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构成中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心理因素。同时,也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了一个预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有益的搜索和学习,自觉地探索,饶有兴趣地去开掘信息技术知领域。小组展示时,教师可按问题顺序逐步进行,每组学生自由展示、发言必举手,鼓励后进生积极参与。其它小组同学观摩、理解、记录,也可发言,教师舒时点拨。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得到了成就感。
二、穿插巩固
由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富有创造性,并且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因次,在信息技术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各小组结合展示的情况,把本组未能探究的学习任务进行练习、巩固,对普遍性问题教师要及时归纳、整合,甚至对一些可预料的疑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图、文、声并茂,同时,对学生存在的疑难点达到直观的教学目的,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更上一个台阶。
三、当堂训练
一节课的好与坏不是老师讲得多精彩,而是学生收获的多少。那么,检验本节课的成效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当堂训练。那么训练的题要有难有易,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因为,不管是在家庭、社会还是学校,电脑的普及认识已相当普遍,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打开电脑,个个都是玩游戏的能手,而家长、老师、社会担心的也正在此,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为我所用,如何设置当堂训练题,正面疏导、规范学生的趣味和思路,便成了首要问题。当然,设置的理论和操作性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顶尖学生能力的提高,设置的题过于难,很容易让学生失去自信心,从而事倍功半。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全员参与,在当堂训练中收获成功,教师运用情境互动的方式必不可少,让学生在训练中找到不足,在不足中不断提高,使他们在老师特意、精心设计的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训练中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求知网络。
四、拓展延伸
当今的世界,谁不会操作计算机,谁将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因此,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计算机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操作技能,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另有收获。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能力而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自我探索,在不断的研究理论、操作实践中学以致用,甚至不断获得新知识,新的操作技能。同时,对推动课堂尝试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它依据的是学生的各种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动手能力等社会实际的需要,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理论的运用、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操作技能的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信息学基础、计算机和计算机语言、通信、网络、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培养学生应用信息科技不断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为终身的学习和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利用这门学科特有的动手、动脑机会多的优势,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在学习进程中,应以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主体尝试阶段,延伸阶段为前提,七部环节: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和演示,第二次尝试练习为保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展开相关的知识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王学平单位:甘肃省康乐县第一中学
第九篇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1.打破以前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体系中,只注重学习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的发展不仅要注重技能、技术的培养,还要注重个性,人文修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反映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必须生活化。
2.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高速发展,所以,小学生的发展必须把握信息技术,否则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因此,在生活中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3.实际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传统的教学系统中,教学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生在必须在学习中把握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会把这些知识灵活地应用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改变以往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的意识,让学生真正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和真正实用的知识。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必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
4.小学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与用的联系。首先要清楚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将学习在教室的东西应用到社会实践的生活中去。在以往的教学往往是不切合实际的“学”与“用”。只重视学生的“学习”,而不注意是否有“用”,这导致偏离教学的目的,使学生不能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二、如何进行小学信息技术的生活化教学
1.找出教材上的生活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下,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的技能,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挖掘教材内容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研究“珍稀动物的保护”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生命教育,教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以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创造有益的教学情境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于实际情况,所以生活引入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化教学环境不能没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出发点,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理解创作。例如:在学习Word文档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卷。在上课前,学生互相交流,完成数据的采集和输入处理,提交了一份完整的Word文档。因此,原来单调的课堂,就变成走进学生的生活环境,激发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进行课堂评价
信息技术区别于其他传统学科,教师应在评价方法上进行改革,改进评价方法,结合生活进行课堂评价,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水平。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人记录,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内容;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教师应组织评价活动,并设置相应的标准。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评价方法,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合作,可以让学生更为客观地认知自我。由于小学生处于特殊的阶段,他们大多数期望得到赞美与肯定,教师在评价时应该进行鼓励和激励引导,间接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辅助其解决问题。此外,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优秀学生作品的收集。选出这些作品,由教师和学生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持续发展。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开展课外实践
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除了注重课堂教学以外,还要扩展教学范围,进行教学的课外实践,教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与自身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使用丰富的生活作为教学背景,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蔡贞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第十篇 一、Moodle互动评价模块的应用
基于Moodle平台的互动评价的应用,笔者发现课堂效果有明显的提高。首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自己的课堂作品有一个现时的认知总结;其次,有效增进了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得到同伴和老师的点评和鼓励,增进学生的自我调控的意识;最后,对于教师而言,有效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督促教师从不同方面提升自身素养。例如笔者应用互动评价模块上的八下《能工巧匠》一课。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潜能
在这堂课里面,教师设计了学生自评和同伴间的互评。学生不仅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打分点评,而且还要为五至六个同伴的作品进行点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课堂评价的机会,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根据教师提供的评价范例,避免太多主观因素的干扰,最大限度实现了客观公正。将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结合,成为课堂的长期机制,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形成一种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同伴评价能够了解对方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同伴合作的力量和友好氛围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课堂内得到的评价结果界面。
2.推进师生积极互动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部分学生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学习代价,但因学习结果未得到老师的及时、积极评价,长此以往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生活在“我不行”的阴影中,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而互动评价的运用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公开评价、评价的再评价,即便课内不能马上完成,课外仍旧可以运用平台进行操作。教师进行个别评价时能够有效的将评价信息传递给学生本人。
3.督促教师应时提升素质
课程设计中笔者采用的是累积等级的评分策略,由一系列“评价元素”决定,每个元素都涵盖了该作业某一方面的内容。这次的作业中包含了五个元素,为设计这五个元素,要求教师能够制作一份合理的量规,这样无形中就在考察教师的水平。互动评价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师应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的评价优劣依赖于与教师评价的匹配程度,越接近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质量也高。因此对于教师本身的评价水平有一个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素养。
二、应用Moodle互动评价所能达到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Moodle平台作为基于先进教学思想指导下设计的课程管理系统,“互动评价”功能满足这方面要求。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互动评价功能让参与学生评价自己或同学的作业,然后系统自动统计并反馈结果。学生对这样的活动表现得很重视、热情度很高。学生自评环节,能够引导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度。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信息技术课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更具实践性、学生参与性、创造性和合作性的特点。因此,如何好好运用Moodle的互动评价兼容其他功能,真正有效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学促教,还需进一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究摸索,也必将开创评价改革的新天地。
作者:吴妙静单位:浙江省温州育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