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4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思考(4篇)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资源促进有效学习探讨

【摘要】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为响应素质教育的人文教学方针,教师需将信息技术资源充分利用于课程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问题,分析推动有效教学的应对策略,实现信息技术资源促进有效学习的发展目标,以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资源策略有效学习

1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

1.1学校课程建设不强、硬件设施有限

部分农村中学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体系还未完全健全,课程时间安排也存在问题,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部分农村中学技术项目都得通过政府部门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师资力量也相对匮乏。

1.2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执教水平有待加强

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主要由“结合课本练习”和“教师示范学习”。两种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教学进程的控制力度不够,压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示范使用计算机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部分农村中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教师的培训课程也相应的减少,导致教师缺乏实际的信息技术知识素养能力,并且教学资源有限,教师时常出现“多重身份”,对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不全面,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1.3学生基础有限、创新能力不强

对部分偏远地区初中生来说,对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的了解程度不够,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也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不适应于当前新课程发展目标,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主动钻研信息技术难题,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

2实现有效学习的应对策略

2.1立足实际情况

2.1.1整合实际教学资源

以实际教学资源入手,通过原有的资源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制定实际可行的教学方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具体措施如下:对于设备资源充足的学校来说,在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的优秀教学资源,加大对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维护力度,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供教学资源;对于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学校来说,在开展网络教学时,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完善课程建设,推动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2.1.2建立动态资源库

部分农村中学已逐步建立基本软件工具库、图形图像处理资源库、信息技术动态资源库,但还未形成具体的硬件资源库,缺乏动态性的共享资源库,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信息处理能力。例如,在某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创建师生共享资源库,以信息技术知识为基础内容,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能力,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的学习计划。

2.2更新教育观念

2.2.1明确教学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教师需要以“教学目标”为教学核心。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属于义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能力,作为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来予以实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础信息技术能力。

2.2.2改革传统教法

(1)系统讲解法。系统讲解法是利用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讲解。其中,教师也需注重学生的整体差异性,适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避免出现“讲解过多”的问题。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的构成”知识时,教师可通过一些常见的计算机器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计算机硬软件的作用。

(2)网络教学法。参考教学课件、查阅教学资料和学习专题网站,这些都是网络教学的具体方法,让学生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丰富了基础信息知识,培养学生全方位思考能力。在目前的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机房已建立网络教学系统,教师可根据系统设置内容,对学生开展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

(3)合作教学法。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合作教学来说,小组合作的主体多半是又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和能力较差的学生,以此用来达到互补的教学效果。以“制作电子小报”的专题学习为例,教师可让学生自行分成两至三人一组,对制作内容不作太多要求限制,由学生自主发挥。

(4)任务驱动法。在某中学的“WORD”教学中,教师从网上下载了相关的排版素材,给学生进行文字处理演示,如:插入图片和表格、制作图片背景的教学方式。结合案列分析,不盲目的遵循课本内容,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肯定会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2.3结合其他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学、美术、自然社会等学科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如画图软件可与绘画技术相结合、计算机应用领域也包括着数学函数,教师可根据这些实际联系,扩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面。

3坚持以生为本

3.1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时,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内在潜能,如,在讲解PPT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制作幻灯片,学生也可利用相关网络知识下载素材,尽量做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种简单的作品设计,通过整合网络素材,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思维能力。

3.2创建师生互动从“师生互动”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如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电子教室的网络系统,对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的难题和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并解答,学生也可利用该系统向教师提出作业接受邀请。对性格内向的孩子,采取面对面交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3.3设计个性作业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通过个性作业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完“电子小报制作”后,可安排学生制作关于“学习”的电子报,让学生自行解决素材搜集问题,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或评价赞赏,也可对优秀作品进行集体展示,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结语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会随之发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还需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发展理念,制定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新型教法,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影.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J].学周刊,2016(08):188.

作者:胡素明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第一中学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思路

摘要:自从我国进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以来,信息技术课程也通过不断完善于修正成为了一个最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它的存在和建立不仅仅有助于提升初中生对于创新意识的应用,还能够加快中小学生对整个素质能力的提升和推进。那么,就目前而言如何将我国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构建大更为高校、有序,则成为了整个教育界需要探讨和修正的问题和命题,该文希望能够通过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实践教学角度入手,提出一些能够有效搭建初中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想法,为整个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搭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搭建

1初中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搭建的重要

在二十一世纪以来,信息作为整个社会的核心竞争,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不仅是专业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还为国民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而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年龄,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快,开拓发挥的能力也很有潜质,所以我们整个教育界必须对初中生的高效信息技术课程提升到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上去,以便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后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社会中,通过所学的信息技术及其他理论为社会更好的创造价值。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校、老师、学生不应仅仅的把高效信息技术课程当做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要通过该学科内在的实用性,来进一步通过解放思想来对该门课程挖掘新的学习、教学模式,通过实用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这门信息技术课程。而整个课程的重要就在于通过学校对课堂教学水平的要求,来使得教师全力以赴搭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最终让初中生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高、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2初中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搭建的措施和策略

首先,要有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任务。在实际授课中,信息技术科任教师要通过对课程的科学教学目标的设定作为指导,通过寓教于乐的手段来激发初中生们的学习情绪,最终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工作。需要做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课堂的授课标准入手;第二,是通过对教育大纲的研究,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第三,要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入手,自觉建立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第四,学校方面要对学生和教师做好双重考核,来约束该门课程的有效开展。其次,通过做好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设计,来搭建高效课堂。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具备实操性、应用性,而由于该门课程是近几年才开始新兴的,所以在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难度。所以,就要求教师通过解放思想入手,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实际教学中,可以痛过让学生上机实践,来激发初中生的创新潜能。再次,通过对教学形式和策略的改革,来推进教学工作。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往往会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影响。一部分同学对上机操作已经很熟练了,但一部分学生却连基本的输入都不熟练。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通过“拉、帮、带”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几组,熟练上机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引下对不熟悉上机的同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辅导,最大程度上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比如,在授课过程中电子信箱与邮件功能,是一个基础的内容。对于上机基础好的初中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上台进行演示,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初中生,教师要在讲评后着重对网络应用和收发邮件的过程进行充分展示,最好通过ppt截图形式完成。总之,无论是哪种基础的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上都要由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而及时的现场辅导,并留下一定的课后作业,最终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完全掌握和日常应用。最后,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演练,来提升、完善初中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虽然不是中考的考试科目,但它本身却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一切理论学习,都是在为最终的动手实操做准备。其他课程,都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而信息技术这门课,在判断学生掌握程度的时候,必须从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两方面入手。在信息技术课堂的搭建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好每一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鼓励基础差的同学,多多提问、多多动手。只有学生想学、老师爱教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得到保障。而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科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让自己的专业水平与时俱进,通过实际的授课能力和水平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这门课程的重要还有科任老师的重视与关心,进而增强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热爱和信心。

3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搭建过程中学生的配合

前面提到的内容,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信息技术课堂任课教师的约束,而对学生而言,他们才是最终的知识接收者。只有知识的接收者从自身出发,擅长提问、热爱动手实操,才能够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高效搭建的最终环节。

4结语

高效课堂的建立与传统课堂相比存在很多优点,但在搭建的过程中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更多的时候需要科任教师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高效结合,以学生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才可达成。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一线的初中信息技术科任教师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我相信在实践中,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前导入一些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比如为今日过生日的同学献上一张通过POWERPOINT制作的生日贺卡等方式,来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导入,那么这种形式的授课方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将会起到非常巨大的效果。而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做到跟踪辅导、科学审阅,才能够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也才能够切实做好对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娜.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J].新课堂教育,2013(7).

[2]苏飞.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堂构建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3).

作者:顾中秋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

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结合分析

摘要:从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整合的意义出发,对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整合实践中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整合的措施,希望能为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结构的改善和提高,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体育教学;整合措施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促进初中教学创新与变革和我国教育大踏步向前发展的战略性选择。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拥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体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等特点,现代信息的变革必然带动教育领域的变革,学校须与时俱进,以良好的态度迎接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机遇与挑战。及时将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整合,并应用到初中体育教学和日常体育训练中。建立健全现代初中体育信息化的教学与训练环境、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整合的意义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因其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教学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现在信息技术以其优势,强势渗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发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为初中体育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首先,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方式相比更为活泼,形式上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其次,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视听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感性意识。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视听手段能够更好的学习与接受所学的运动动作与技术,体育教师因其自身身体条件的局限性,不可能精通每一项运动的技术技能,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初中体育教学手段是极其必要的。再次,现代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老师可以把体育教学中的标准动作、运动技术、运动技巧或常见的错误动作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结合自身运动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整合过程中的障碍性因素

(一)传统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传统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一传统教学观念一直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执行。受这种观念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往往忽视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现代化的初中体育教学要求老师“以学生为本”,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师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缺乏对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度理解,无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

(二)体育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薄弱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时代对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而言,无论从数量上计算还是从质量上考察,完全具备将信息技术融合在体育教学中这一能力的教师并不多见。在现代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很大部分老师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依然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缺乏对信息技术基本认知的素养,缺乏对PP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和应用的技能。对这一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了老师启发、引导、教育学生的效果。老师只是单纯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而机械的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不能是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就极大地制约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条件建设薄弱

为适应现代化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很多初中学校自上世纪末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教学环境的改良,很多有条件的初中都配有互联网等先进的基础设施。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模式得到不断深入和拓展。但很多偏远地区的初中依然没有这些现代化设备,现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并不高。其次对于初中体育网络信息技术教学而言,互联网等现代化设备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网速慢、质量不高、网络传输信号不稳定等问题依然有待解决。再次,与其他科目相比,具备体育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并不多,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健全,无论从设计还是内容来讲,都不能满足初中体育教学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整合的措施

(一)确立正确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观念

初中体育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信息技术观念,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有效结合的工作落到实处。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体育教学的优势,完成体育教学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老师也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帮助者,在授课过程中,一切从学生出发。

(二)提高初中体育教师信息技术素质

初中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素质,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年的关键性因素。学校可以通过在职教育或定期培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应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本身,培训的重点应该是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性问题,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对现代化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领会和思考,深入理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整合方式,同时做到学以致用,将培训所得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三)完善体育教学所需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

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具备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硬件条件,但广大中小学却普遍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因此,学校行政部门应当逐步对体育教学中所需要的硬件设施进行详细的规划,通过一系列的详细计划,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申请专项资金或向社会融资的方式让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完美融合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条件。

(四)完善信息技术教学需求的软件设施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需要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软件条件的支撑。软件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效果,导致教学效果的贬值。因此,在完善现代信息技术硬件条件建设的同时应加强软件条件的提高,做好初中体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其中包括:第一,学校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条件进行改造,增加实际案例讲解等内容,建立体育教学资源库。第二,初中体育老师可以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对课件和教案进行数字化建设。归根结底所有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体育锻炼出发。

四、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优越的条件与体育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很好地发挥了其优势,辅助了初中体育教学,为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和身体发展的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教育改革中稳步推进,信息技术为体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真正迈入信息化的时代。

参考文献:

[1]秦勇.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结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2).

[2]彭冲.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性运用[J].青少年体育,2014,(07).

[3]冯现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讨[J].读写算,2013.

[4]王玉娥.谈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5]宋曦锺.初中体育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探析[J].新西部理论,2012,(06):181.

[6]李玉龙.初探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整合[J].都市家教,2014,(07):150

作者:王子君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西苑中学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途径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普及,也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思想品德;整合;思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关系到初中生生理、心理能否健康发展,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公民意识、价值观念能否正确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外界对学生给予思想品德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对学生的人生成长至关重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正是为满足社会道德教育要求所开设的一门旨在增强初中生对国内外政治形势和社会道德观念的认知,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课程,因此,社会、学校、家长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

然而,现实中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依据往往只有一本薄薄的教材,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所选素材也不够生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汲取教材上单一的课程内容,学习视野受到严重限制,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单纯的口头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记笔记、画重点,严重损害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二,受以往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无论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倾向于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指标,忽略了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和社会意义,再加上思想品德课程常常会被各方认为是地位低于“语数外”的“副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和卷山题海应付考试,不仅没有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获得个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育,甚至会对思想品德课程产生厌烦情绪。以上所述的两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让思想品德课程真正发挥其建设性作用,那么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很难实现。因此,广大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努力思考,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实践、培养学生能力、培育学生道德的教学方法,让思想品德教学真正回归其最初愿景。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主流,这也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如能够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将能够大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内容的丰富性,有利于克服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思路。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思路

1.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为学生创设模拟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道德观念的养成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和言传身教是难以有效实现的,必须要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逐渐培养,在应试教育阶段,学生个人的性格养成和观念形成几乎全部来源于其课堂之外的生活经历,这就好比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之间的关系。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如果脱离了社会实践,则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将成为无缘之水、无本之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更应重视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的社会实践机会较为有限,并且这种限制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很难克服。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设模拟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改变原本枯燥的课堂说教,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够有效保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感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虚拟现实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用户眼前生成一个虚拟的环境,使用户感觉图像真实存在的一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包括桌面虚拟现实技术和沉浸虚拟现实技术。

例如,在讲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课时,最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亲自参观爱国教育场馆或开展爱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条件有限,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而应用桌面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在计算机中打开事先为学生设计的社会实践在线活动馆的虚拟现实情景,并投影到大屏幕上,为学生营造参观虚拟场馆的实践情境。即使教师不具备为学生自行设计虚拟场馆的条件或能力,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通过诸如“上海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在线活动馆”这样的已经成型的虚拟场馆为学生创设情境,在线活动馆中设置有爱国主义、民族文化、公民教育等二级模拟场馆,完全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教室中便可以获得一次参观实践经历,通过虚拟环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远比教师口头讲解更加理想。此外,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已经购置了沉浸虚拟现实系统,通过已经实现左右3D影像功能的可穿戴VR设备,学生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将会对爱国教育实践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参与度注意力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基石,而提高学生参与度是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课上常常会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却容易忽略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与教师授课节奏与授课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枯燥的课程内容、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保证注意力能够长时间集中。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才能让学生自发地跟随教师的节奏,最大化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听讲。相比其他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其人文性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天然优势,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则能够使这种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例如,在讲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课时,教师在上课铃响后可以首先播放一段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分裂的纪录片视频,之后再为学生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视频,把每个学生原本混乱的思绪迅速带入教师设计的特定学习情境中,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此时学生会对民族分裂的危害和民族团结的美好产生深刻认知,深深体会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意义,并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我要学”的求知欲望和内在冲动,随后教师便可以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为学生讲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子都的意义,由于学生已经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讲也会集中精力,并且积极思考我国的民族政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多媒体进行课程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检索和总结车臣战争、中东各国内战以及美国黑人歧视等相关资料并探讨冲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历史并探讨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最后让学生讲解探究的成果并由教师做出评价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结束语

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教育理念的出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将会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冰冰.试论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J].教育导刊,2010(8):83-85。

[2]王艳秋.运用电子白板加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4):39-40

作者:孙国秀,杜丽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