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医科下影像技术人才校企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新医科是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的“四新”之一,它是紧密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全面整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医学前沿领域的新医学体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作为现代化的医学技术类专业之一,是该新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我校近几年来在校企协同培养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基于此,文章就我校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和实践策略展开阐述,抛砖引玉,以期对其他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医科;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实践
2018年10月17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2018年12月29日,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暨临床医学类专业教指委首次工作会议召开,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医学专业和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作出系统谋划[1]。“新医科”,既是应对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遵循医学学科发展“内在逻辑”的自我调适;也是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驱动医学科技创新,提出的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通过探索全球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新模式,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学+X”多学科发展模式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但作为教育部2012年新增的,办学仅有十年历史的新专业,长期以来各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陈旧观念以及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等客观原因造成了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脱节[3]。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逐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的学习模式,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着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新医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校企协同、产教对接、理工医结合,提升新内涵,强化培养质量效果,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办学现状
1.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现状
传统的高校教学理念模式已不能满足医学影像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虽然全国各高校近年来都在努力探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创新培训模式,但从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反馈结果来看,该专业的建设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1.1 专业开设情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专业[4],设立至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成功新设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截止到2021年,共用100所大学开设了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全国在校生2万余人;2012-2021年,7年期间教育部批准新增医学影像技术高校数61所,平均每年约6所,增长速度较快。
1.1.2 人才培养情况
据调查,往往很多高校在专业建设时,由于思维固化,认为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就是到医院从事设备操作、体位摆放,技术含量不高、专业性不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不强,难以契合行业需求。
1.1.3 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医学技术类下的二级学科,要求学生既有理学和工学背景,又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属于理工医结合型专业。其不同于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没有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医学影像学专业明显区分开,医科、理科和工科的课程无较明显交叉融合,无法体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特点,达不到与行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
1.1.4师资力量情况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理工医结合型专业,因此课程教学为多学科交叉融合,故需要一支综合性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学团队作支撑[5]。而目前无论数量还是综合能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均与“复合型”教师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1.1.5 教学实验设备情况
良好的实验教学设备是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实践能力的必需条件,但目前医学影像技术实验教学存在影像实验设备昂贵、场地有限、临床带教效果欠佳、标准化病人伦理等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医学知识、医学影像技能、临床诊断思维、沟通技巧以及信息管理能力有效训练;难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不符合国家教学改革方向,不利于学生重视医学伦理、尊重生命,也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1.1.6 实践教学情况
现如今,我国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大都是践行“院校培养+临床实习”的培养模式[6],尤其是对于含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内的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也是遵循这一培养模式。在这一种培养模式下虽有利于提升医学人才的理论理解与实践能力,但对影像企业人才需求方面培养存在短板,较难全面提升其综合素养。伴随着“新医科”理念的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被赋予了全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实现多主体、多内容以及多层次的培养方式,有效促进医学教育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作为前言技术领域专业,更是需要积极契合“新医科”的要求来创新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包括引入医疗器械等方面的知识和资源,从而有效培养出精医学、懂工程的引领现代医学发展的卓越人才。
2 校企合作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2.1 人才培养进一步符合社会与行业需求
“培养什么样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社会与行业需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7]。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行业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2.2 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进一步提升
校企合作,可以将企业在优势方面于高校结合,加快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更新、师资力量优化和实训基地完善,与时俱进地贴近行业发展的时代需求和变化[8]。
2.3 专业建设进一步契合“新医科”建设要求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对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教学内容等带来新的挑战。大数据、互联网+、智能+、虚拟现实、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均需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实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重塑教育教学新形态,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医学教育新模式”转变,培养能够适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能够运用交叉科学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问题的创新人才[9]。
3 基于“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校自2015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以来,一致致力于探寻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法。2018年,我校与有着近70年发展历史、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领先、企业文化底蕴深厚、行业知名的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东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以社会需求及医疗机构、企业对人才标准新要求为导向,协同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
3.1 契合行业发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指南。因此,校企协同培养是各大高校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主要方式和趋势,同时也是创新型、科技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10]。为有效落实这一培养模式,我校成立了有万东公司专家参与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三阶段培养模式,即为第一阶段为校内基本理论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业课阶段,第三阶段为综合顶岗实习阶段。从第二阶段专业课学习始,安排学生在大三暑假赴公司进行为期1周的影像设备认知见习,通过对企业影像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等环节进行见习,使其大致了解对公司经营模式和影像设备生产过程;到第三阶段综合顶岗实习时,再赴企业轮岗实践4周,安排学生分别到生产车间、销售部、售后服务部及研发中心轮训,熟悉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最后定岗专题实习12周,经过轮岗实践后,根据学生的要求及基地工作需要,学生再行定岗实习实践,以培养学生独立的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能力,每个学生确定1名带教教师,专题内容由带教教师确定。指导教师必须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毕业、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且对实习者所选作业内容有一定的研究的教师。
3.2 对标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完善教学内容体系
3.2.1 改革专业课程
在现如今我国高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中,专业课程的选择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包括课程设置较为常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我校不断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核心能力+岗位拓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均安排学生在医学影像实训中心开展,确保学生在学校里面学习到的基本技能与岗位有效对接,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在校内专业课程学习完毕后再安排其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将其分配至和学校合作的校企合作单位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其可以尽早接触到真实病例以及各种影像设备,使其可以将校内专业技能学习有效对接影像技术岗位工作,缩短其毕业后的实习适应期,为后期临床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在基地实习结束时,带教教师对学生在基地实习期间的思想表现、专业知识及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按优秀(100~86分)、良好(85~76分)、及格(75~60分)、不及格(60分以下)四级评定实习成绩并签字,并对学生成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以在后续教学和实习过程中得到补充,并督促其日后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补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使其缩短学校与岗位距离,以确保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较快成为业务能力强且符合岗位需要的实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
3.2.2 开发在线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如今很多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来学习相关知识,因为相较于书本学习,网络平台学习更加的生动有趣。为此,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开发建设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如与万东公司联合录制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微课和微视频,同时邀请公司工程师在线为学生答疑解惑,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
3.3 将企业引入高校———开展学术讲座
对于高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对于此专业的认知各有各的不同,因此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也是天差地别。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未来规划,学校需要积极提升学生对于此专业的认知,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邀请万东公司专家每年不定期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专家进校园”专业讲座或培训。例如,在企业的工程师,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充分契合工作经验来判定行业发展方向。通过邀请此类专家来开展知识讲座,既有利于学生加深的认知专业内涵,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成长为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
3.4 校企共建实验室
校企共建实验室是搭建在真实应用环境中的实验解决方案,涵盖了来自行业内真实案例组成的课程实验库和项目实训库,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竞赛所需一流的实验场所以及软硬件环境[11]。合作院校可以结合共建实验室的特色,借助共建实验室这一平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度合作,共同参与到联合实验室平台的建设中去,真正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实现校企共赢。
3.5 完善职称制度,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理工医结合型专业,专业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因此,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教学上需要一支综合性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学团队作支撑。针对这一情况,我校与万东公司共同实施“校企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工程”,师资互派,一是学校影像专业部分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去基地,在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亲自带领下,感受企业文化,学习设备维修、安装调试,参与部分实际工程开发,提升自身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二是企业直接进入学校参与师资及学生培养,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需要,制定专业需求的教师与学生发展计划,为学校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以利于教学能力提升,同时把学科发展动态及市场需求及时向学生介绍及专业学习指导,以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及发展。
3.6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科学、适宜的评价体系是保障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实施质量的重要环节。本着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达到对实践教学的指向性作用[12]。校企合作多元化评价体系主体是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将学校评价与外部评价(合作企业评价、行业团体评价等)的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在评价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作用,使评价真正成为以反映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教学质量的一种自觉需要;第二,充分将学校内部各种评价主体(包括学生、“复合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的结合,其包括学生对合作办学效果的认同、教师合作办学参与体会、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改革实施情况、就业部门就业信息反馈等,这些都能为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实施状况提供最直接的评价材料。
4 结论
在“新医科”背景下,通过对“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经过近七年建设初步形成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实现了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外来职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培养出了一批批符合现代影像技术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在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创新论坛、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等国家级竞赛中勇摘桂冠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树涛.“新医科”的理念与行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5):145-152.
[2]程敬海,肖寒,徐小萍.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3):174-176.
[3]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41-44.
[4]潘玉梅,张雪君,于春水,等.新时代下医学影像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医学教育管理,2018,4(4):272-275.
[5]刘红,何培忠,周进祝,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146-147.
作者:黄民江 单位:湖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