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从我国学者目前对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来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指标体系研究等。其中方法研究与内容研究大多体现在理论层面,而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指导实践。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不同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但是,由于每个行业的特殊性和角度的关注点不同,导致我国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定性指标偏少等。
关键词:环境绩效审计;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一、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忽视效益指标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企业所采用的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大部分都是反映环境资料输入以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以及达标率的环境治理指标,能够反映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出现的概率较小。这样导致所设计的整个指标体系只是单一地揭示和反映环境治理方面的内容,没用反应环境治理的经济效益。由于环境治理要耗费企业一定的成本,所以企业在采用这些评价指标进行环境绩效评价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很多指标评价体系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在环境效益中。虽然这样的指标构建,对环境治理有积极的评价作用,但是却忽视企业对是否进行评价有自主选择权。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考虑环境治理的结果,也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
2.指标体系中定性指标比重偏少
重定量轻定性指标是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现存问题之一。从我国目前对企业环境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的数量都偏少。定量指标的搜集比定性指标的搜集简单与便捷。定量指标只需要将数据代入模型或者公式即可得出量化的结果,而定性指标则需要运用诸如问卷调查这样方法来完成原始数据的搜集,再将其量化。所以,出于成本最小化的目的,大多数的评价指标都是用定量指标来表示。但是,一个企业处于一个系统当中,在评价环境绩效审计时要考虑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所以的因素不可能全部通过定量指标来表示,所以我们应该发挥定性指标的作用。
3.指标体系随意性大
现有的指标体系的特点是:随意性大,难以全面评判企业环境绩效优劣。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每个指标都处于是一个系统,指标应该是层次清晰,每个层次有其代表性的意义,且层次内容全面。这样各指标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指标体系来看,还存在缺陷:指标层次不清晰也不全面,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仅仅只是各个指标的简单列示。甚至存在指标体系繁杂的问题:指标与指标之间意思重复交叉,造成重复计算,浪费资源,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我国也并没有对环境绩效审计评价的内容进行规定,导致企业在指标体系选择是有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总体来看,指标之间的全面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才可以在进行审计时可以节省时间以及成本,设计出一套及全面又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
二、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我国大多数企业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来体现,归根到底是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财务指标可以反映暂时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果,对社会责任以及资源的和环境耗费却没有体现,这样导致的评价结果是不断的提高财务效益,鼓励可以暂时不顾环境代价、利用未来资源来促进目前经济增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从我目前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构建的角度主要用平衡积分卡、李山梅的压力-反应-状态模型,从这些角度下构架的指标体系大多数都没有体现对周围居民、政府、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也恰恰说明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不够。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宣扬生态文明理念,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开始意识到在取得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企业在其经济利益的获取和均衡过程中,必须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纳入其中,并将其作为利益取舍的关键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考虑。企业承担较越多的社会责任,做出越多保护环境的行为,企业的形象等都会在无形中提升,这从长远来看是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因此,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时,应该多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构架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内部要求,也要考虑外部因素。既要制度短期目标,也要考虑长期战略。例如指标体系可以包括:企业是否遵守了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资金的投入,投入所取得效益,对周围生态的评估,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等。
2.环境资源物权界定不清晰
环境资源所有权的界定不清晰,导致了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企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主体,这是企业的本质属性。他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很少考虑社会责任。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和无形性的特点,即外部性的制造者和受害者双方常常是难以区别的,同时环境导致的效果也不能用市场价格完全确定其费用和效益。谁污染谁治理还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对于公共污染领域却没有相关办法进行责任的划分。因此,对环境与污染有关的外部性很难通过个别排放者与受害者之间的私人交换来解决,而必须通过范围更为广泛的途径来治理。
3.成本最小化原则
从我国对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在评价企业环境绩效时,大多偏向于对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定量指标的评价。为了能够全面详细的对企业环境绩效审计做出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越全面越好。但是如果指标过多,企业在进行评价时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的成本就会增加。出于成本的考虑,企业会趋于选择看似简单明了的指标体系运用。同时,由于定性指标在原始数据的搜集、量化等方面都比定量指标复杂,所耗费成本高,特别是在现在这种一方面审计资源己经相当匮乏,而另一方面还需要加钟增加的负担,这必定会影响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工作质量。所以,企业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的评价时,会选择耗费小、搜集简单的定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刘家兰,王恩山.浅谈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会计之友,2005(9): 62-63.
[2]曹建新,詹长杰.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商业会计,2009,15:12-13.
作者:黄贝 单位:长沙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