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核算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引言

2012年,财政部分别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的会计制度相比,新制度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的部分,尤其是固定资产折旧的方面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按月计提折旧,通常年限平均法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下,引入了财务会计中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等科目,为固定资产后续会计核算提供了便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以前一直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新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也没有详细的实例说明,给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概述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概述

在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之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采用不计提折旧和摊销的核算方法,这样不利于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无法及时地掌握资产的耗损情况。在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以后,能够充分地反映资产的消耗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的估计,相对可靠的反映每个会计期间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的时候所用的年限平均法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种,分别为个别折旧、分类折旧以及综合折旧。这一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通常个别折旧是指对单一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类资产的价值较高,并且可以单独进行计量,易于折旧的计算。分类折旧是把物理特性相似并且使用年限相近的固定资产合并为一类,在总的价值基础之上进行固定资产的折旧,这样可以方便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减少工作量。对于综合折旧,则是把物理特性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资产的使用年限一致的资产进行合并来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这样也是为了简化工作量。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结合固定资产的特征、价值、使用年限等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折旧方式。通常对于单价高、使用年限长的固定资产,资产的折旧需要单独地进行计量,对于家具、机械设备、装具等固定资产,通常可以采用分类计提折旧的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工作量,方便财务人员进行折旧的计算。对于计算机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以采用综合计提折旧的方式,由于这类设备更新的时间快,通常折旧的年限在5年左右,以年限平均来计算,年折旧率为20%。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成本化与费用化的区分

根据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情况不同,可以分为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费用化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中,如办公楼的日常维护,每年支出的金额较少,直接计入当期的管理费用中,在年底冲减收入。而资本化的支出而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通常这类的支出金额较大,如设备中重要的部件更换,更换以后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这样的支出属于资本化的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在以后的期间逐渐计提折旧。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的核算。

固定资产在后续的支出中,符合资本化的支出,需要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对于被替换的部分,将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转销。在固定资产资本化的期间,把原来的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当资产后续化支出完成,并且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的状态以后,再转入固定资产。按照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原价、折旧年限、预计净值等进行折旧的计提。因此,在固定资产后续资本化支出中,“在建工程”是其主要的核算科目。判断是否为资本化的支出,主要的依据是资本化的支出后,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增加固定资产的价值。通常这类的支出金额较大,并且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发生的次数很少。如单位中的大型设备,一些重要的部件更换,更换以后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这样的支出属于资本化的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中,在以后的期间逐渐计提折旧。具体的判断标准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特点、支出的金额等进行,并没有单一的标准。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的核算。

对于不符合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常进行费用化核算,把当期发生的费用化支出计入当期损益中,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对于费用化的支出,其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让固定资产保持较好的功能。尤其是大型的机器设备,为了维持其正常的运行,每年的维护费用是不可避免的,这些费用的支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维修费用,在会计制度变化前后有明显的区别。在准则修订之前,固定资产的费用后支出借记“事业支出”等,贷记“财政补助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之后,费用化的支持,借记“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贷方的科目没有发生变化。

三、新的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核算的建议

(一)做好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管理

对于新的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新的准则要求,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后续的支出进行管理,尤其是支出的分类,支出金额的计量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以前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需要重视这方面的会计处理。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金额、时间、对象等进行明确的记录,防止会计处理不当的情况发生。此外,单位的领导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使单位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能够快速地调整过来,适应新准则的要求。针对固定资产后续的资本化支出与费用化支出,单位需要明确其划分的标准,由于不同类型的单位其资本化与费用化支出的界定有明显的差异,单位需要根据自身资产的特点,确定后续支出划分为资本化的标准。通常确定支出资本化的金额以后,剩余的部分自然就划分到费用化的支出中。因此,明确划分的标准是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管理的要点之一。

(二)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进行定期的复核

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除了做好相关的工作外,还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复核,对于需要定期进行维修的固定资产,如果没有发生较大的一次性支出,应当进行费用化。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与企业由明显的区别,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在对固定资产后续的支出中,费用化的支出确认与计量方面有时候会因人为的疏忽而出现差错,把本应该计入特定资产的后续费用后支出计入其他的科目中。因此,对于单位的固定资产后续的支持要定期的进行复核,避免出现计量不准确、科目划分错误等错误的发生。此外,个别的单位可能会出现虚报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问题,通过多开发票等方式,增加当期固定资产费用化的金额,占用国家的财务,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因此,对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的票据、凭证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符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对于固定资产在预定使用年限之前报废处理的,要进行检查,对于其处置进行监督,避免资产的流失。尤其是价值较高的固定资产,要进行监督管理。

(三)加大对财务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财务人员的素养

在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以后,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对新的会计准则不熟悉,相关的会计处理仍然按照原有的制度进行。或者对新的准则掌握得不到位,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不清楚,后续支出科目划分错误。尤其是有固定资产发生部件更换的时候,需要把被替换的部件中已经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的予以转销。如果不熟悉相关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容易出现不转销直接增加固定资产价值的错误。这对于后续的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等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养,把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进行重点的讲解,通过讲座、定期的培训等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做好相关的财务工作,尤其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工作,避免出现前述的错误。具体的培训方式可以为专家讲座与高校合作等方式的结合,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进行讲解,指出其他容易出现差错或者难以界定的部分,为实际的工作提供指导。此外,由于一些财务人员对于新准则不了解,需要组织人员在进行定期的培训,系统的学习相关财务知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养。

四、结束语

新会计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较多,由于篇幅的限制,笔者重点阐述了固定资产在新的制度下,后续的支出会计处理。对于费用化和资本化的支出是固定资产后续会计核算的重点,影响到固定资产的其他会计处理,如果后续支出出现差错,将影响到其他折旧、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的核算。最后,笔者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实际的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李萍 单位:沈阳市苏家屯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