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会计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鉴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趋同,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提升会计英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性、有效途径、可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英语理解能力;必要性;途径;措施;提升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逐步推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进程加快,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会计英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性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得我国的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
1973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墨西哥、荷兰以及当时的联邦德国共九个国家的会计师团体发起成立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SC),之后,参加国家迅速增多。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共同制订颁布国际会计准则,成员国共同执行。据有关资料披露,2005年以后,已有92个国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虽尚未加入该组织,但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已经具有国际会计惯例的深深烙印,所以无论是深刻理解我国现在颁布的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还是为不久的将来我国与国际会计惯例全面接轨,都有必要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
摘要:鉴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基本趋同,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提升会计英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性、有效途径、可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英语理解能力;必要性;途径;措施;提升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逐步推广,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进程加快,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我国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会计人员在经济管理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会计英语理解能力的必要性
(一)我国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得我国的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信息披露等诸多方面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
1973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墨西哥、荷兰以及当时的联邦德国共九个国家的会计师团体发起成立国际会计标准委员会(IASC),之后,参加国家迅速增多。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共同制订颁布国际会计准则,成员国共同执行。据有关资料披露,2005年以后,已有92个国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我国虽尚未加入该组织,但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已经具有国际会计惯例的深深烙印,所以无论是深刻理解我国现在颁布的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还是为不久的将来我国与国际会计惯例全面接轨,都有必要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会计英语理解能力。
一、高职学生学情分析
专业英语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高专大二学生。进入该阶段的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对岗位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但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的特殊性,该阶段的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词汇记忆能力较差,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英语思维能力较弱,翻译能力有待提高,而且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不过关。因此对于专业英语课,大部分学生觉得课程重要,但是难学。
二、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专业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从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过渡到应用阶段,它既不是单纯的英语教授,也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以实践练习为主,让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去进行有实际意义的交流。专业英语有自己的词汇特点,句法结构,篇章框架,表达方式和特有的概念和理论。基于专业英语自身的特点和性质,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学情,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尝试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对于专业英语课,教师一味地讲解,课堂会变得沉闷无聊,学生也会出现神游的状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思考学习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课堂中学到新的英语会计术语时,启发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会计专业术语,引导他们有机的结合二者,强化记忆。开始新课时,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答案。当然在课堂上,教师要突出重点、难点,给学生指明自行钻研的道路。
2.案例式教学法。专业英语课是和学生的专业紧密相连的,为学生提供了将来的工作岗位应用能力。对于和他们将来工作息息相关的课程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教师在课堂中通过案例更能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工作情况,因此案例教学可以使课堂更生动灵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它还能教会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需要懂英语。会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在词汇方面的特征特别独特。文章分析了会计英语词汇的术语、缩略词、专业词等方面的特征,并分别对其翻译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学习专业英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连续三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而在对外贸易人员的组成中,会计人员显然不可缺少,并且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无疑需要会计人员懂得国际商务通用语言——英语,尤其是会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会计英语与其他英语有着明显的不同,不了解这些不同点,就很难理解与会计有关的英文资料,很难与外国生意伙伴进行沟通,也就不能胜任对外会计工作。因此,研究会计英语,尤其是研究作为会计英语重要组成部分的词汇及其翻译策略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从术语、缩略词、专业词等方面对会计英语的词汇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分别对其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一、会计英语的术语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术语是会计英语专业的第一大特征。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术语是指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换句话说,术语是指那些在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中所专门使用的词汇。这些词汇有其特定的含义,并在各自专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会计英语的术语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一性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英语语言在人们生活交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英语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国际商业性语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其在课程构建方面还是语言特点方面都不同于其他英语,特别是会计英语翻译,这就需要在学习和翻译中着重把握该学科的特点,从而运用合理的翻译形式。然而,现阶段对于我国会计英语发展来说,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同时对于会计英语翻译来说,更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积极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把握其特点,更好地推进会计英语语言在我国的发展,促进会计工作的国际化。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该语言的语言特点,并针对其翻译问题提出几点策略,以帮助我国会计人员提高英语能力,进而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会计英语;语料库特点;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会计工作也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发展,这不仅对其是一个挑战,同时还是机遇。为了更好地增强涉外会计人员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提高其英语水平,有必要对会计语言的特点及翻译方式有一个较为全面且系统的了解,才能面对交流时充分表达出自身的观点和思想,从而更好地在会计工作中不断成长、发展。因此,将英语语言与会计工作紧密融合、推出符合该语言特点的翻译模式成为现阶段涉外会计领域中的难题。相关人员要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对会计英语语言的研究力度,以更好地解决广大英语学习者的难题。
1会计英语概述
会计英语不同于普通的英语学科,其专业性知识较强,是会计专业人员为了实现职业发展而必需的一门课程。学习该课程不仅能够提高相关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和水平,还能够帮助其在会计职业发展过程中解决一些涉外的专业性问题,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工具。由于会计英语的特殊性,其无论在语言特点、形式还是翻译方式上都与英语文学有着一定的区别,这就要求在进行会计英语学习中,首先要把握其语言特点,才能够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以便于对该门学科有一个系统且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此外,该门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学习难度较大、内容较为复杂,若不了解会计英语,或者采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和观念,将很难真正融入学习当中,不利于深入学习该课程,从而难以理解会计相关的英语知识,对于未来职场发展以及会计领域中与其他合作伙伴的沟通交流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阻碍。由此可见,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对会计英语的语言及翻译方面进行系统且全面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会计英语的语言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8023296号-3 川公网安备:51010802001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蓉零字第CH-B061号 统一信用码:91510108MA6CHFDC3Q © 版权所有:四川好花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电话:400-888-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