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创新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科学文化水平的起点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它形象,生动,具体,容易模仿和领会。教育无小事,事事是大事———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去做的,自己首先不去做,时时处处起到表率的作用。教师只有随时随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进步,品德高尚,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作风朴实,遵纪守法,在道德、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潜移默化地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方向。教育是基础教育、启蒙教育,是科学文化水平的起点。教师应当用自己完整的人格在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去教育学生,以自己崇高的品质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纯洁的情操去熏陶学生,促进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出良好的素质。“立为师之志,尽育才之劳。”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定信念,坚持自己的选择,勤勉自励,以满腔热情尽心尽责教书育人。而教师的责任源于对事业的忠诚,热爱,乐业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进取之心。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才能为教育事业出力,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要为人师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细节,如刮风下雨时关窗户,纸屑丢到垃圾桶里等,学生看到了,就会立即跟着去做,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只有随时随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进步,品德高尚,仪表端庄,语言文明,作风朴实,遵纪守法,在道德、学习生活等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潜移默化地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方向。教师要关心学生,要关心所有的学生。特别对优生、后进生要一视同仁,要善待学生,不能有丝毫的歧视情绪和讽刺态度。教师应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关心学生的尺度。当然,教师关爱学生,还应该严格要求学生,“严师出高徒”。今日的严格是为明天的合格。教师在学生面前做到了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把真正的感情倾注于学生身上,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强化职业教育意识,提倡互相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创造条件,培养学员的求学研究精神。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强化职业教育意识,提倡互相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学生的求知欲日益强烈,知识面日益拓宽,教师原有的文化知识结构远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边教边学,努力充实和更新业务水平,对教育理论水平,教学业务水平,思想品质,文化知识的提高,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是与知识经济相辅相成的,贯穿于学习者整个人生的持续性行为,富于不确定性的信息社会要求人们不断地对付和处理各种新的挑战,这意味着创造性学习将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搞教育,时刻不能忘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中华民族是一个最善于创新的民族。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了科教兴国和振奋民族创新精神,为了实现知识经济,必须雷厉风行,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化解成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内容,并痛痛快快地教授给受教育者,避免打丝毫折扣和对人的愚弄。要加强管理,做好学生考核工作。增强同学们的体质,练就强健体魄。加强同学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加大人际交往、健康指导力度,培养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引导学生去争取创新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建立和谐、融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献身的品德,自觉抵制学术腐败,养成优良学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三、要引导学生学习的工作程序和教学策略,进行创新教育工作
在教育领域,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计算机教学为例,大量的实践证明,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人才。教育思想就是研究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的结合,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本身就具有目的性,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前提,但是不可能千人一面,我们还要因材施教,以培养出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所创新,教育亦然,要进行新课程的革新。根据“以训练为核心,以能力为目标”的原则,大力实施创新型教学模式,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模式,使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新课程意味着传统课堂教学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到教师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都要彻底地变革。而不少领导和教师对新课程的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所以在一些已经课改的课堂上几乎没有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他们仍然对教育教学的功能理解狭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对这场改革的创新性认识不足,不少人仍然停留在谋求一种“开处方式”的改革,别人怎么改,我就怎么改;别人改什么,我就做什么,仍在等待别人拿出成功的模式供自己模仿。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工作程序和教学策略。对于教师来说,经过长期的实践,各自都有一套自己运用自如的方法,但启发式教学仍然是诸多方法中的精髓。而新课程要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致力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是现代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尝试,不是靠行政命令可以实现目标的。而目前有的从外地学习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就要求学校教学一律改为这种模式,甚至不管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学科;还有人仍然热衷于传统的公开教学,大搞优质课;上级要求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少学校就要求一律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实际上有好多都是形式主义的。所以课堂教学改革要有实际性的突破,就必须从这种保守的行政干预中解放出来,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深入持久的探索。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既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前提。然而,不少人对此没有足够认识。许多教师都是“经验型”、“辛苦型”的,“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比较少。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教育必须改变过去的知识体系,注重未来对知识、对教育的需求。教育以什么样的知识内容,教师以什么样的知识修养和工作方式,使民族的教育事业在未来更加蒸蒸日上,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疾行。在实际工作中,基础知识的结构及其传授方式、新知识的引入,许多“知识”实在缺少经济价值,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效益太低。可是,这些“知识”仍然充斥在教育内容中,以及具备这些“知识”的人员仍然安于现状。那么,我们就应该开拓新的领域、新的局面,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在教育的知识内容中,随时体现出知识经济。这是对教育事业的殷切企待。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知识的巨大力量始终表现在它能够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条件,把人类从贫穷落后引向富裕文明。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知识创新,早日实现知识经济,使经济的发展不是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而是主要依靠知识,这已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知识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若能时时处处地体现在教育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可以用更多更新颖的知识把学生吸引住,使艰辛的学习化为新奇的、快乐的知识享受,从而才能比较容易地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学生之间的相处也会其乐融融。社会稳定的第一步也是从这里开始并发扬光大的。要加强学生思想素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和参加实践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重点。同时总体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协调同步发展。让他们学有所用,着重抓了择业观、就业观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心态,勇敢面对现实,充分认识自身价值,认清当今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从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带动和促进教育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知识创新,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领民族之使命的神圣职责。凡事都不可能一下子面面俱到和幽深致密。既然如此,一个适应科技进步、知识创新的思想就该坚定地树立起来。但仅仅这方面的准备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认识水平、业务水平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在于铸造民族进取精神;在于倡导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在于培育一代新人而不承袭守旧。面对当前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应保持清醒的认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教育在培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养成优良学风,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作者:裴春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及应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