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职业道德教育与高职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现状
自1999年起实行高校扩招以来,伴随着扩招步伐的加快,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攀升。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03年-2013年10年间,高考录取人数从每年382万人增长到680万人,而毕业生人数从212万人增长到699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4.5%。加之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2013年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如何在庞大的就业生群体中脱颖而出,是摆在毕业生面前无法忽视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毕业生融入社会并被接受的快慢,与职业道德高低有着直接关系。那些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毕业生受到招聘单位的普遍青睐。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劳动技能的强化掌握的高职院校,职业道德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毕业生职业道德偏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职业意识淡薄。职业意识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是职业道德的基本组成部分。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知悉甚少,不知道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和用人标准,甚至有些学生对职业发展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直接导致并出现了融入工作环境慢、组织忠诚度差、跳槽频繁等问题,同时也反映出学生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二是职业心理素质较差。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个体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过程的具体特征及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包括各种智力、特殊职业能力、职业人格等。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定位不准确、工作遇到挫折和问题无法正视和解决、抗击打能力较弱、容易走向极端等职业心理素质较差的现象,这是就业方面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三是就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不强。不善于在社会大环境中展现自我、推销自我,没有合理的定位,造成找工作屡屡受挫。而有些学生尽管通过专业学习,找到了满意的岗位,但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动手能力差、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欠缺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过于偏重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忽视了内在品质、职业职责等的培养,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以至保持工作的能力不足。
二、影响职业道德教育的客观因素
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价值观念的突出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刺激着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和崇拜,传统的、单一的价值观已经被多元化、复杂化的价值观取代,甚至出现了大量违背职业道德准则的不良行为,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准下降。二是教师和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培养不够重视。据调查,有26%左右的高校学生认为职业道德可以在就业后再培养。有些校领导、教师也认为职业道德只能同人们的职业内容和职业生活实践相联系,甚至认为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职业习惯的养成要在职业实践中慢慢实现。从而在教学中忽略了对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这些想法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观念理解不全面、不深入,为高校学生日后在职业岗位上的种种道德缺失行为留下了隐患。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传统就业观念的矛盾。2003年是扩招政策实行后毕业生步入社会的第一年,从212万人到699万人,10年间毕业人数翻了近3倍,但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并没有明显增加,再加上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精英教育环境的就业要求,以及过去国家对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积累等等,都造成学生对就业现状不满、心态焦虑等不稳定因素的激增,从而导致引发各种不良行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是从思想上切实提高认识,要树立“诚信”原则。当前,毕业生违背诚信原则的现象频现。高职院校应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生活、管理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做到常抓不懈。首先必须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以法律为基础,注重良好职业伦理精神的培养。其次,要使他们树立履行法律义务的意识。这两项都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再次,要强化“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一种主动意识,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行动。要在充分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对责任感淡化的原因进行客观分析,针对个体实际实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第四,要弘扬“奉献”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奉献精神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力争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对奉献精神的理解,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成就人生的人生观和奉献意识。二是构建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职业道德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价值观的教育和品质的培养。高职院校应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己任,不断提高师生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构建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切实增强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将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在德育课程下进行的,很少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渗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注重在各种学科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挖掘和提炼各门学科中的道德因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三是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高职院校由于受起步晚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的影响,导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要注重日常化、生活化,不能脱离社会,忽视家庭、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根据实际,把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融合教育,发挥家庭、企业、社会的实施主体作用,努力形成合力,推动职业道德教育出实效。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许多新的问题。只要营造出良好外部环境,建立起科学完备、科学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到新形势、新发展对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高职学生就一定能成长为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本文来自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史菊红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