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内部审计已成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完整性和真实性,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手段。内部审计工作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维护国家财经法规和事业单位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的必要保证。但是目前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内部审计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寻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外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相比,内部审计更加熟悉自己单位的情况,更能够有针对性地从单位实际出发,对异常情况更加灵敏,审计效率更高。内部审计具有及时发现单位内部存在的问题,预测风险,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促进单位长治久安的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能够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内部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与完整,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廉政建设,遏制腐败,消除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及腐败现象;有助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单位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领导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就是本单位内部的一些经济收支话动,只是一些简单的财务收支情况记录,内部审计工作也也只是对本单位内部的一些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没有必要开展内部审计。有些单位认为近年来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等都加大了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力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上就是“走过场”,内部审计部门成为了摆设,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约束、指导和保证的作用。
2.内部审计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不健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无论是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上,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内部审计法规制度的制定却相对滞后,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一方面,目前我国关于内部审计尚未出台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法》,现有的内部审计依据的审计署颁发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法律级别明显偏低,在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中,缺少相关的法律支持。在具体的内部审计操作过程中缺乏规范性,常常遇到依据不明确、无法定性的问题,对于如何具体开展内部审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怎么处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内审工作随意性很大,内部审计缺乏约束力,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许多障碍。另一方面,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内部审计制度,有的单位制定了有关的内部审计制度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开展实质性的内部审计工作。
3.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内审工作缺乏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监督检查职能的部门,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并对所检查经济业务活动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独立性,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就无法实现内部审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由于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或是人员编制有限,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少数单位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大多都是由单位内的财务人员兼职,在负责财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并报告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无法达到独立审计的要求,这样的审计只是流于形式。另外,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可能受到所在单位内部利益或人情关系的影响,而不能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检查职能难以发挥。
4.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审计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是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要求审计人员政治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精,综合能力强。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多是由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者兼职,他们在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水平有限,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审计业务培训,缺乏审计业务知识和审计技能,综合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难以从实际工作的深层次上发现问题,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质量,也弱化了内审工作的力度和权威,不能全面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5.内部审计内容和方法单一,难以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仅限于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纠正违规违纪事项,实施审计的事后监督作用。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一般性财务检查上,内部审计人员多采用传统的查账方法,审计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审计工作技术单一,是单纯的以账查账,工作方法比较简单,缺乏深入排查。只对单位财务收支数据进行审计,只注重事后监督,内部控制审计不够深入,不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的评价,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单位的潜在风险,也无法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建议。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单位内部各部门职能是否到位等方面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改进建议
1.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全面提高重视程度。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能够使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发挥。我们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和接受内部审计监督。一是通过各种媒体的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全体员工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在自身认识上要牢固树立“多一份监督就是多一份关怀”的意识,真正转变观念,摒弃不愿接受监督的错误思想,旗帜鲜明地支持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要在人员、经费、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内审人员以照顾和支持,协调解决内部审计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被审单位管理部门要对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促进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四是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有找出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提出正确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应立足国家宏观调控和单位微观治理的角度,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完善内部审计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依法依规开展内部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是公权力部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完善与否关系到政府提高公信力和社会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进而关系到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依法依规审计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的重要前提,因此建立与时俱进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尤为重要。一是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制定易于操作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杜绝内部审计法规制度滞后的现状。二是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的有关规定,围绕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和可操作性强的内部审计操作规范,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规范有效的开展。
3.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建设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是一项长久的工作。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基本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所处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相应的就越强,监督力度也越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规章制度,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是专职的而不是其他人员兼职,单位应当给予内审人员适当的权力,保证内审人员不受单位其他领导及相关问题的困扰,支持内部审计人员行使内审职权独立开展工作,有效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4.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必需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以适应新形势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更高要求。一是单位内部要建立审计人员培训制度,加快内审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培育内部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教育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个人操守准则和良好的道德品行。三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引导内部审计人员自觉接受后续教育和自学,系统掌握审计知识,组织审计人员参加最新的财经、审计法规培训,掌握审计方面的政策法规及相关知识,更好、更快地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5.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法,积极主动开展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监督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扩充到了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并成为了促进单位有效控制,营造良好控制环境的重要手段。首先,内审工作要由以财务收支为主向财务收支与业务控制并重转变,要拓宽审计的工作领域和审计面,延伸内审力度,从根本上查错防弊,发挥内部审计效能。其次,要推进审计方式从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的转变,传统的内审工作通常是在事后披露,事前预防的作用较小。内部审计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监督上,及时洞察问题和潜在风险,促进事后披露向事前预防转化,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再次,要加强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处理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督促单位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作者:卢明霞 单位:陕西省安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