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建议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建议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建议

摘要:近年来国企改革的逐渐推进,对进一步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内部监督机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怎样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审计工作质量,进一步发挥出其在企业管理、依法治企中的作用,防范内部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

内部审计属于独立性的活动,它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对企业风险管理予以监督,有效规避经营风险,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做好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工作,这是确保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现阶段国内一些企业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还不是很到位,内部审计活动中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通过有效策略预防内部审计风险。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原因

首先是传统管理制度的影响。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内部结构的专项监管意义重大,公司治理结构分工不同,各部门都具有独特的属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实施专项监管,如此能够让所有结构都能够发挥作用。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形式,通常偏向于其他部门的监管,直接监管的相对较少,因此也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监管不具备独立性,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容易出现疏漏[1]。其次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符合新时期的要求。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让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果国有企业不重视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不能够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各种培训教育活动,导致审计人员不具备专业的信息化技能,综合素质能力与内部审计工作职业要求差距较大,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需求。最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够,企业对内部审计的定位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无法确保审计部门与审计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以及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中的自主性与权威性,无法确保对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保障监督机制不完善,在内部审计工作中遇到很多新问题时常常存在无章可循的情况,对部分问题难以认定,审计人员可能从主观出发来判断某一事项,造成审计风险的增加。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建议

(一)建立工作保障监督机制

一方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预防内部审计风险,不单单需要完善的工作保障制度,还需要尽快建立内部审计工作保障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向其他行业吸取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方法,从而尽快建立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内部审计质量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真正形成制度体系,同时向企业审计委员会定期汇报,对内部审计活动予以合理约束,确保审计程序规范;另一方面,还应当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考评机制,据此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实施综合考核,确保内审工作质量提升。对于质量考核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可以广泛收集征求各部门意见和外部专家意见,形成更加科学、全面、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

(二)深化审计信息化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国有企业也纷纷开始推广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内部审计数据库,借助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更好的发现和规避内部审计风险。数据分析不再是审计活动的辅助,而成为了引领内审工作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内部审计的原始资料也不单单是各类手工凭证、账簿等,而是一些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关联性的大数据。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也应当树立新思想,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以数据为核心,将数据分析与现场核查联系起来,确保数据分析先于审计实施,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①对于资金营运来说,要强化国企会计系统控制,对资金收支过程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真正落实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规定,对财务印章进行妥善保管;②采购管理中应当优化收货付款流程,做好对采购预付款与定金的管理工作;③对于资产管理来说,需要规范验收、保管、清查等环节的管理;④对销售管理来说,应当强化对市场调研、资质信用、收款等环节的管控;⑤工程管理中,确保工程立项、招标、造价、施工、验收的全流程管控;⑥进一步规范财务报表编制、对外报送以及分析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国有企业内部权利机构可以定期对内控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展开综合评价,对于发现问题予以及时整改,从而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四)加强审计风险综合管理

内部审计风险一般来说是源于国有企业的经营与财务风险,同时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能素质与职业道德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风险评估强调向企业管理人员给出可能出现风险的性质和具体情况,从而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依据,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风险评估即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对企业战略计划和实施方案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在对企业各业务项目进行审计时,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风险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进而制定风险管控的策略[2]。在进行内部审计活动之前,必须了解和审计对象相关的政策法规,掌握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审计工作目的来明确审计范围与重点,这样才能够按照具体情况来对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从而及时准确的找出风险点,给出风险控制的应对措施。针对关键风险点都必须要事先制定好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从而在风险出现后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控制,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①共担风险,借助于与他人共担或转嫁风险,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②规避风险,通过事前内控监督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几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依靠对内部审计风险的合理防控,而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达到风险防控的目标。国有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推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教育活动,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从而让其能够在发现风险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石萍萍,王宏,赵成柏.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建议[J].财政监督,2017(21):83-86.

[2]刘虹艳.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J].南方论刊,2016(10):70-71.

作者:林兰 单位:广西蓝星大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