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年终决算审计提升管理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年终决算审计提升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年终决算审计提升管理分析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年终决算是全行全年业务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在实际财务工作中,一些单位为了谋取小团体利益或职工福利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勾稽关系的审计、各项资金和财物的审计、业务性收支及费用支出的审计、基建项目的审计、实行人机组合和目标管理,健全和完善审计的质量保证体系等,具体资料请见:

近几年来,人民银行在“建立健全本系统的稽核检查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内部审计就是人民银行系统加强内部控制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结合年终决算审计就如何提升审计的有效性谈一些认识。

(一)目前在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设置的内审部门,其任务就是负责审计检查、监督和评价本单位会计财务等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对决算进行审计是人民银行内审机构的重要职责和工作内容。

(二)年终决算是全行全年业务活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作为会计循环的最后节点,有必要通过内审验证全行贯彻执行国家政策计划完成情况和质量以及经营成果。年终决算的报表资料是静态的,未能说明决算的过程和影响因素,通过审计检查,可找出差距,完善管理措施,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年终决算独特作用的发挥是以决算的真实性作为前提,通过审计检查能准确地为领导部门研究宏观经济以及制定货币信贷和利率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三)在实际财务工作中,一些单位为了谋取小团体利益或职工福利,不遵守财经纪律,不执行财务制度,截留收入,虚列支出,指标串用,胡乱列支,财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工作的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内审部门加强对财务稽核检查,堵塞漏洞。

(1)审计独立性、权威性的缺陷。内审部门及其人员是为本单位的工作目标服务,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由于受本单位领导人的制约,对决算的审计难以独立开展,同级监督碍于情面,阻于关系,工作难于深入,达不到审计的效果和目的。

(2)审计人员数量、素质的缺陷。从数量上看,目前多数行内审是1人独守,远远没有达到规定的人员配置数量,由于同时还要兼担纪检监察和党建工作任务,工作责任难以分清。从素质上看,当前有少数在岗内审人员,缺乏应有的审计知识、经验和技巧,有的人员根本就未从事过会计工作,无法胜任决算审计这一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3)审计准备的缺陷。审计内容、重点模糊不清,主审人确定不当,审计组成员分工不明确,培训不到位等,这些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审计的效果。而且年终决算审计是在事后进行,无法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监督,审计效果有限。

(4)审计风险大量存在。年终决算的内容牵涉到方方面面,囊括全行全年的所有业务和财务活动,对年终决算审计实际上就是对全行工作的全面审计,如果人为地缩小审计范围和内容,就可能会有“漏网之鱼”,影响审计质量。

年终决算的综合性决定了年终决算审计不同于一般审计,只有认清不同点,坚持正确的决算审计原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决算审计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审计操作的双重性。年度决算虽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单项,但它却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综合反映全年业务和财务活动情况,这就决定了年终决算审计具有双重特征,要求在审计时做到既要有全面性又要有重点性,相互结合。二是审计方法的多样性。由于年终决算的内容和复杂程序,决定了审计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不能机械运作。三是审计技术的要求高。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基本上都推行了会计电算化,运用电子计算机完成会计财务核算和相关的管理工作,这对决算审计和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审计实施的责任重。由于年终决算工作事关全行,事关问题的定性和处理,政策性强,因而决算审计责任也就比较大,要依法审计,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决算审计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贯穿于审计的每一个环节,以查证的决算事实和有关证明材料,客观评价正反两方面,不能避重就轻或对问题避而不谈。二是以政策法规为依据。审计过程中判断决算事项和有关账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都必须以相关的政策、法律、和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做到判断准确。三是抓住实质性问题。为正确地评价审计对象,在审计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把握问题的实质,才能切中要害。四是促进工作的原则。对审计出的重大决算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建议,防止再犯,对常规技术性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辅导,以便改进和完善,提高工作质量。

为保证决算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必须合理确定审计的方式方法,学会科学审计。

在审计的范围顺序上,或对整个会计工作普遍进行检查,或对有关方面进行检查。或按会计核算程序,由凭证到账簿到报表进行顺查,或由报表到账簿到凭证进行逆查。在审计的内容和资料的选择上,根据检查内容的需要,既可以对有关资料进行详细的检查核对,也可以对专门事项进行检查,确保对重点检查工作的落实。在具体审计时,可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结合起来进行审查,相互佐证。

在检查方式上,对有关资料如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凭证与账簿,账簿与报表要进行核对,判断其合理性、合法性。在报表数据分析上,既可以通过直接对比找出差异和形成差异的原因,又可以用比率的形式,将有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进行结构比重分析,分析整个事物内部的构成是否合理。

针对决算审计中的某些特定问题,内审组成员还可以通过听取汇报、跟班作业、观察、质询、函证、走访被监管金融机构、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进行检查。对异常报表数字,异常账簿记录,异常资金往来要根据账路跟踪追迹,顺藤摸瓜,深入查找问题,寻根究底。

不管是什么项目的审计,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年终决算审计,我们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1.勾稽关系的审计。这是决算审计最基本的内容,重点应审查:各基本报表之间,基本报表各有关科目之间、基本报表与附表之间、各附表之间的有关数据是否衔接,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会计账簿记录之间相对应的记录,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是否相符。

2.各项资金和财物的审计。在资金方面,要注意审查年底到期贷款是否如期收回;对营业性的过渡款项,是否按规定上缴、上划和收回,对非营业性的过渡性款项,是否按规定报损或转收益;财产资金多缺处理,是否按规定审批权限审批,有无年末向其他单位借款平账的现象;有无随意改变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的现象;在财产实物方面,要审查新增固定资产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有账无实,有实无账,账实不符的情况;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报废、毁损、出售、转让是否按规定程序报批,资产处置过程中是否有弄虚作假、损公肥私、侵吞挪用的现象;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的采购、验收、保管、维修、清查中是否有违规行为,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是否明确。

3.业务性收支及费用支出的审计。在业务收支方面要审查:预算内外收入是否及时如数入账,有无截留、转移、挪用以及以收抵支现象,有无虚列、隐瞒收入、推迟和提前确认收入现象;各项利息收支应逐笔复核,看计息范围和使用的利率是否符合规定,计息是否正确,复利、加息、罚息是否合规,入账是否及时;业务支出中有无不正常、不得列支或巧立名目的支出。在费用支出方面,注意审查费用开支是否真实合法,报销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费用支出是否超出指标,有无不合理的开支;费用指标之间是否相互串用,甚至于虚提预列情况,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列支应该报批的支出;有无擅自提高各种津贴、补贴的发放标准,乱发奖金实物,违反工资管理规定等现象;有无将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由单位负担,变相地发放职工福利,有无虚假发票、白条记账现象。

4.基建项目的审计。从项目开工前、在建设和竣工三个环节着手,对概算、预算、决算进行审查,评价项目建设成果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重点审查建设单位是否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控制待摊投资支出;有无将非法的收费、摊派等计入待摊投资支出现象;经批准单独设置管理机构的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开支建设管理费用,是否按规定办理竣工决算和入账手续,是否有挪用基建款的现象。

1.实行机构重置和人员优化,健全和完善审计的组织人事体制。一是实行审计委派制度。内审部门不同于各行政业务管理部门,应该处于一个比较超脱的地位,为保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由上级行派出审计机构,其人员编制与管理、工资和一切福利待遇均由派出行负责,对派出行领导负责,直接向委派机构及其内审部门提出审计报告。委派机构应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委派人员必要的处理、处罚权,既能保证下查一级,又能独立行使审计权,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约束。内审人员可按机构人员数的6%掌握,至少要做到专人专岗。二是加强审计人员的素质建设。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的含金量,审计人员必须具有政治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综合素质,具有会计师或审计师以上的专业职务任职资格,有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和会计核算工作经验。从决算审计本身看要求参加审计的人员既要有精湛的业务技术,又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既要懂手工操作,又要会上机处理,既要有发现问题的敏税目光,又要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看,要在把好用人关的同时,加大“三新”培训力度,注重审计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审计工作队伍。

2.实行信息报告和预警制度,健全和完善审计的参与介入功能。在信息报告方面:一是与会计财务工作有关的文件、制度、计划和工作动态均要报审计部门备案。二是要求被审计单位针对自身情况充分提供有关会计财务决算风险及问题,使审计人员更好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帮助审计者进行科学判断。三是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开好普通职工座谈会,二级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广泛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辅助审计。四是根据需要设置举报箱,多形式多渠道地收集与审计内容有关的材料。在预警方面:对踩着“红线”走,打“擦边球”的现象,要及时予以警示,同时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具体可采取突击审计和预防审计,即在通知的同时进驻审计现场,避免给被审计单位弄虚作假以可乘之机,同时要重视对决算准备工作的审计,认真检查清理资金,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核实损益和年度试算平衡情况,提前介入年终决算工作。

3.实行横向扩充和纵向深入,健全和完善审计的全方位监督网络。在宽度方面: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日常业务监督制度。健全日常监督管理档案,为年终决算审计提供参考依据,有必要将复核、事后监督、主管坐班、分管行长检查、上级行专业考核工作按内审的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逐步形成决算审计的日常监督网络,把审计监督扩展到事前和事中监督,全方位地保障、增强审计的预防和控制功能。二是要完善后续审计制度。把后续审计列为审计过程的必经环节,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整改的有效落实。在深度方面:主要是拓深审计的内涵,逐步实现由合规性、技术性审计向政策性、效益性审计的转变,实现监督型向监督服务型审计的转变,实行标本兼治,扩大审计工作对效益和管理的影响和渗透。作为内审部门要积极参与本单位的管理,主动地研究对策,提供解决方案,为被审计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促进被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审计活动,提升内审部门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审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4.实行人机组合和目标管理,健全和完善审计的质量保证体系。一是要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为缓解审计力量不足与繁重的审计任务的矛盾,使审计人员从繁重的技术性审计中解脱出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必须健全计算机网络,将审计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进行快速科学的分析、归纳和判断,给审计人员在审深、审透、审实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要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根据审计风险、审计内容等量化审计责任和考核标准,审计人员要明确分工,分清责任,推行目标管理。三是要合理确定审计人员的年终奖励,奖额可控制在其工资额的5%,对未发生审计事故的发放年终奖,对内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审计不力的,该发现未发现或者隐瞒不报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审计人员的责任,相关责任人不仅不能享受奖额,还要对其按年终奖额进行经济处罚,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以增强风险审计和责任审计意识,提高决算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