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风险导向下企业内部审计实践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内部审计的开展有助于企业全面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促进抗风险能力的提升。随着企业经营环境逐渐复杂,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审计也需要更加细致地规划。基于此,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特点与实施路径展开分析,并针对当前企业风险导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风险导向;企业;内部审计;实践
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使企业经济管理进入全新的格局,同时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应结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对治理结构加以完善,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风险为导向开展相应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此过程中,企业应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风险管理,并通过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等环节的稳定来实现企业整体抵御风险能力的稳步提升。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特点、实施路径
(一)内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综合性审计工作之一,其内涵主要在于从传统的审计模式出发,进而通过创新发展来实现对企业风险的有效控制。落实风险导向内部的审计工作需要先对企业基础信息与发展现状展开调查,进而以风险防控为基础制订出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审计计划[1]。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将风险管控理念落实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才可以发挥出对剩余风险更加突出的审计效果,并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相较于传统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更加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情况与市场环境。
(二)特点
风险导向审计的落实进一步体现出了现代企业在审计工作与风险管理方面的探索,相较于传统的审计工作,风险导向审计呈现更加突出的适应性与合理性,而其特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开展在工作重点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以往风险管理的开展往往更注重最后的结果,对审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关注不足,而风险导向审计则对此加以改善,将过程中的风险问题考虑在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审计工作的开展也提升了与企业实际的贴合度。第二,风险导向审计的开展使过程中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偏移,确保在保证企业发展质量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人员的素质、审计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从而实现审计工作范围的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在风险导向审计的影响下,可以提升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与全面性,降低企业风险出现的概率。第三,传统审计工作向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发展也实现了由直接转为间接的过程,通过间接模式对过程风险进行预测与分析,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此同时,风险导向审计会更考虑到风险的连续性引发的后果以及审计过程存在的漏洞等。第四,风险导向审计进一步提升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实现了由零散模式向结构模式的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企业会更加关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通过更加完善、全面的综合风险评估为后续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三)实施路径
现阶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认可。总的来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关注点更多在于剩余风险上,也就是针对已经完成识别但没有控制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通常情况下,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首先,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接受、承担风险的水平;其次,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加以排序;再次,在完成风险识别后需要确定审计的方向与方法,并针对审计工作中控制无效的环节予以改进,从而提升对于风险的预防能力;最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落实具体的审计流程,并以此为基础编制相应的审计报告,完成对风险管理审计的有效评价,从而提出更多合理的建议[2]。
二、当前企业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评估工作有待提升
风险评估是企业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核心环节,同时还可以为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落实完善的风险评估,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对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工作也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还有不了解先进行风险评估再开展后续工作的情况。再加上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了解不足,导致部分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内部审计路线。第二,很多企业缺少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即使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其指标选取的过程也存在随意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评估结果的可信度。第三,企业对所进行的风险评估全面性不足,从而也会对后续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性造成影响,严重时还会产生评价结果的偏离,对最终的审计工作也会造成影响。由此可见,要想提升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质量,应先落实完善的风险评估工作。
(二)风险导向审计工作趋于形式化
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升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形式化与表面化的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很多企业并没有树立科学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因此不论在审计方法上还是审计流程上采用的都是传统模式,最终的内部审计结果也难以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难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成效,同时还会对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第二,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完成了传统审计模式向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但依然停留在形式阶段或转变不完全,从而难以体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优势与成效。第三,企业内部缺少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保障,同时没有注意到构建保障体系对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导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形式主义问题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不足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较为独立的审计委员会,但在实际落实相关工作时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整体机构也是形同虚设。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行政划分上是直接受经理层领导的,这不仅会限制其独立性,同时在工作效果的发挥上也会受到影响。而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于内审部门独立性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机构设置独立性不足的前提下难以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效。除此之外,内部审计部门在接受经理层领导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受到审计委员会的监管,一旦企业的经理层与审计委员会在工作上发生冲突,那么也会影响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进,既降低了整体企业的工作效率,还挫伤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性。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水平较低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而企业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足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审计工作效果。首先,很多企业内部虽然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化技术体系,但与内部审计的联系不足,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应用而产生的审计工作成果也较少。同时由于信息化水平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在信息的创新应用上也会受到限制。其次,在日常的风险管理过程中,企业对风险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不足,在控制各种风险时甚至还会通过个人经验来判断,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专门的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最后,虽然部分企业将信息化技术引入相关工作中,但是缺少对审计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审计软件的主要功能仍然停留在生成账簿以及编写审计底稿等,同时也缺少对相关数据的有效分析,因此难以对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数据信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审计成效。
(五)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财务、审计、会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风险分析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进而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大多只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在实践技能的掌握上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很多内部审计人员在数学知识方面的匮乏导致其不能熟练应用数理工具完成风险定量评估、评估结果判断等环节,最终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与完整性也会受到影响。此外,很多企业并没有落实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这导致其工作质量难以得到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出现的概率,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提升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水平的有效举措
(一)开展完善的风险评估工作
企业内部要想实施更加完善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就应对风险评估环节加以优化,可以先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首先,企业需要提升对风险评估的重视程度,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完成风险等级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后续工作。而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才可以确保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企业应对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加以完善,保证可以通过相关环节的有序推进完成风险识别,并为后续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在此过程中,对于评估所获取的风险信息,相关人员应进一步对相关内容展开分析,从而规划出明确的内部审计工作方向[3]。最后,相关人员在开展风险评估时应格外注重其全面性与科学性,既要涉及财务、业务、项目等多个方面,同时还需要确保信息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确保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企业应提升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避免形式化问题的出现。首先,对企业的内部人员来说,应树立科学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将风险识别与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所在,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编制内审报告为企业后续的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其次,企业相关人员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当中,不论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内部审计人员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逐步推动企业整体从思想意识到工作模式的转变,进而促进内审模式的与时俱进。最后,企业内部应构建与其相应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评价机制,一方面可以加强内部审计效果的评价,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可以指出今后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抵御风险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结构设置
为进一步减少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受到的牵制,企业应不断加强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完善,通过提升其独立性减少经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由审计委员会独立领导的内部审计部门,同时可以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关注审计委员会作用的发挥,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科学的监督与指导。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开展相关工作时遇到执行难度大、管理层不配合等问题,审计委员会应及时介入,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审计委员会还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展开全面监督,并最大限度地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四)加强先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企业在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促进各环节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事实上,相关工作的开展不仅会受到法律、责任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要注重技术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因此企业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时也应使信息技术与时俱进。首先,企业管理层应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内部审计数据库来为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内部审计数据实时传输和共享。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精确的风险评估与处理。其次,企业应加大先进审计软件的开发力度,通过完善的审计制度来帮助审计人员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及时发现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4]。与此同时,审计软件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对信息数据创新特征深入研究,从而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以促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最后,企业还可以构建专门的网络平台以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之间以及与外部专业人员的联络和沟通。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审计的成本,减少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提升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优化审计的工作,规避传统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而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构建良好环境。
(五)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审计人员是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将会对企业审计工作的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工作需求对原有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案进行创新,在提升审计人员专业水平时,应注重对审计主体构成情况展开研究,确保在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审计团队功能的多样性,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人员培养时应先了解人员的组成情况,同时根据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有针对性地落实审计人才的培养方案。首先,应充分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以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诉求为基础制订培训方案。在风险防控意识的影响下,可以更好地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进行精确把控。其次,在落实人员培训时应注重其理论知识储备的强化以及专业实践水平的提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帮助审计人员发现风险导向审计工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最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了解,以确保各项业务的活动可以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并逐步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团队的法律意识。
四、结束语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降低风险对于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的不良影响,同时还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明确方向。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进从传统审计模式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转变。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内部的审计人员在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时应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内部审计结构设置,从而为企业审计工作的稳定推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双双.风险导向模式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10):54-57.
[2]瞿画琴.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7):193-194.
[3]郝莉.风险导向型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挑战[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03):37-38.
[4]黄建喜.国有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探讨[J].时代金融,2019(23):81-82.
作者:张艳 单位:南京江宁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