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统计学教学内容及实训的思考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统计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多年的统计学教学实践和思考,本文认为对统计学教学,可以从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入手,实施以总体性为思维脉络的教学内容和以统计工作环节进行实操训练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统计学;教学内容;实操训练;新思考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应该以教授统计理论方法作为唯一的教学目的,还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统计学教学实践,在对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对统计学教学内容及实训方法提出了新看法。
一、统计研究对象特征描述
统计以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笔者对统计学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思考,概括为以下五个特征。1.质与量相结合的数量性。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点,一切客观事物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事物的质与量总是密切联系。从认识的角度,在对事物性质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单独地研究数量,因此对事物数量性的研究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重要方面。2.个体与总体相结合的总体性。统计的总体性研究是从个别事物入手,进而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也就是说研究总体的数据特征,必须对个别事物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得出总体现象的规律性。3.同与异相结合的变异性。统计总体是由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而每个个别事物之间必然存在差异,之所以能成为总体,又必须至少有一个方面存在同质性,但是同质性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而变异性才是统计研究的必要。4.确定与随机相结合的随机性。理解统计随机性,只有和确定性进行对比,才能够理解。总得来说,很多现象本身就是随机的,随机性来自于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根据大数定律和中央极限定理,虽然个体随机,但是总体有稳定分布。5.静与动相结合的规律性。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本质的联系。从自然规律出发,动静是相生又相克的一对反义词,是动的就不可能静,反之亦然,所以对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从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要从动静角度,全面认识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二、统计教学内容以总体性思维脉络为主线
根据笔者对统计研究对象概括的五个特征,统计总体应该是数量的、变异的、随机的和具有规律性的,统计教学内容可以用总体性思维脉络作为主线进行安排,具体思考如下。1.介绍相关概念学习统计总体特征。统计学是以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从个体的实际表现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研究总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组成总体的所有个别事物在某些性质上要有相同点,而且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还要有差异性。研究总体,是从个别事物入手,进而过渡到对总体的数量表现,所以要学体和个体、指标和标志、变异和变量等相关概念。2.从调查单位入手学体数据收集。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是总体和个体概念的实际运用,调查对象数据资料的收集,必须从调查单位入手。《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统计调查是取得统计数据的渠道和手段,所以要学习调查方案及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方法。3.从总体差异性入手学习统计分组和总体分布。为反映总体差异,有必要将所研究的现象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组。通过统计分组划分不同类型、反映总体的内部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以及研究各标志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统计数据的总体分布可以从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离散程度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所以要学习分组汇总、数据的图表展示,计算均值、方差或标准差、偏度和峰度系数等。4.针对随机变量学习推断总体。统计推断是从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通过对所抽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对总体做出科学的推断。现实生活中有时需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如果不可能也不需要考察所有对象,就需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所以要学习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与回归。5.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学习分析评价总体规律。统计静态分析是分析客观事物的均衡状态,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方法。统计动态分析是以客观事物所显现出来的数量特征为标准,判断研究现象是否符合正常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只有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角度分析研究统计数据资料,才能全面掌握统计规律性,所以要学习静态分析方法(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和动态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时间数列、统计指数、综合评价)。
三、按统计工作环节进行实操训练
统计教学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际统计工作环节包括明确目的、搜集资料、整理加工和统计分析四个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统计工作环节进行实操训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统计工作的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要求学生按统计工作过程实实在在地进行一次实操训练,具体思考如下。1.选择研究问题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龙头,统计范围如何设定,拟取得的成果,均由统计设计而定,因此统计设计在反映现象、描述现象、揭示规律的过程中具有统领作用,可以选择一些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或者让学生自行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总之,学生在实操训练开始时必须要有想法。2.设计调查方案进行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将统计设计付诸于实践的过程。统计调查方案是统计调查过程中的实施计划,是调查工作顺利完成的有效保证,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自行设计出完整的调查方案,并且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编制调查问卷进行相关的调查。3.绘制统计图表进行统计整理和显示。整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审核收集数据是否齐全、真实,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任何统计学方法都可以在统计学软件上操作完成,对学生来说,SPSS和EXCEL都是操作起来相当简单方便的统计软件,可以利用相关统计软件制图制表的功能,展示统计数据的分布状态,要求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通过软件操作进行排序、编制分布数列、绘制统计表、直方图和曲线图等。4.应用统计方法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分析研究环节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环节,是将统计活动成果以文字和数字分析的方式提供给社会的工作过程。统计分析大致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方法,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设计的目的,结合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和整理的结果,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在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数据和材料,阐述事实、理由、依据,提出分析观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可行的建议。学生撰写的统计工作分析报告也是课程评分的依据。
四、结论
统计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本文从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入手,实施以总体性为思维脉络的教学内容和以统计工作环节进行实操训练的教学方法。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总体性思维脉络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总体地看问题”;通过实际操作的训练,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统计无处不在,不管是在学习和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用到统计,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真相了解必须建立在以数据为依据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统计工作流程与各环节控制的实证研究[N].中国信息报,2007-11-27(007).
[2]曾五一.统计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3-01.
[3]魏兴民,王世钦,任真,周菲.《中医药统计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3,(03):377-378.
作者:钟云燕 贾非 单位:广州大学 德雷塞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