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预算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应用

摘要:文章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分析。文章阐述了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以及特点,并根据其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用;问题;策略

预算绩效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预算绩效管理作为科学管理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单位引进预算绩效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因此,解决实际工作中预算绩效管理存在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算绩效管理

(一)概念。在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正式运用到行政事业单位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1]。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收支结果、讲求支出绩效的预算管理新要求,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根本是要改进预算支出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行政事业单位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能够极大程度改进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二)特点。预算绩效管理具有标杆性、系统管理性、资源优化配置性以及战略性等特征。第一,标杆性。预算绩效目标能为各种财务活动提供衡量的标准,能作为衡量员工工作绩效以及预算管理效果的指标。第二,系统管理性。预算绩效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管理过程,对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需要进行系统的管理,能减少预算环节中的问题。第三,资源优化配置性。指的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源通过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进行控制,促使科学合理分配资源,协调部门职能,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第四,战略性。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要充分重视单位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二、存在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足。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新型的管理方式,2015年实施的新《预算法》明确各级预算应当遵循“讲求绩效”原则,党的报告也指出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受到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影响,不能及时地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运用到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思维还停留在预算编制、汇总、申报、审核、分析等基础工作上,不注重预算支出效益。一些管理人员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力度不足,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仅从个人或部门利益角度出发,不清楚绩效管理的作用,没有意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一些单位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的时候,不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只能对绩效的评价结果进行统一的总结,不能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二)机制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在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普遍缺乏科学有效的体系。个别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考核的结果不能作为进行绩效统计的标准,这样就不能有效的改正传统绩效考核制度中的问题,使得预算绩效管理只能作为一种形式进行出现,不能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真正力量,对这一体制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这样的情况既不利于工作人员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又会对预算绩效机制的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的时候,没有积极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约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三)追踪执行力度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持续监督与追踪[2]。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发挥其真正作用。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监督跟踪没有形成充分的重视,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并不全面。在预算管理的各个阶段如预算编制环节、预算执行阶段以及预算评估等环节中的执行力度不足都会导致其最终的评估结果与实际预期不相符的情况产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绩效指标制定的时候不能根据单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这样的绩效考核不能真实地反映工作的现实情况;第二,在预算绩效管理执行的过程中,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甚至部分管理人员为了个人的利益直接省略了监督的环节,这种情况会导致管理机制执行的环节比较薄弱,不能促使预算管理顺利进行;第三,在进行年预算评估的过程中也不能对评估对象进行明确的选定,使得整个预算的实施过程不能维持平衡。

(四)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平性不足。预算绩效支出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标准进行制定的,需要与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以及预算支出计划相符[3]。除此之外,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指标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当前的公共财产支出的平衡性,做到对支出的统筹管理。但是,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管理体系,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指导,不能根据财政管理的内部条件进行及时的调整管理方法与策略,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构建良好的关系。

三、应用对策

(一)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是影响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性的基本因素,对这一管理体系的管理效率与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对预算绩效管理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4]。由此可见,第一,应该加强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发挥预算绩效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的作用;第二,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意识,促使执行结果符合预算制度,对执行结果与预算预期是否符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同时做到这两点要求,才能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意义。

(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是进行工作的基本保证,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过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应该定期对员工组织相关的培训,让员工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执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培养,使其在工作中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员工专业素养不足的情况也会影响其与客户进行沟通的效率,减少员工为行政事业单位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获取。针对这种情况,员工应该注重对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并意识到专业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员工专业素养的培养,为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做准备。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减少其他因素对工作的影响,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三)建立规范的体系。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需要相关的体系作为保障,在实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以制度为基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中,让每个员工进行良好的配合,促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按照国家的标准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单位发展的预算方案,制定科学的预算目标;第二,在确定预算目标之后,需要对工作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的监督,保证预算执行效果符合预算目标,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将预算的实际支出与目标情况进行对比;第三,在进行预算评估的过程中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划分工作职责。当前,我国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还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时候,有可能会对内容的实施造成分散的情况,很难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进行客观地评价。因此,需要不断明确员工之间的工作职责与权利,落实问责制度,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实行过程中能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以及调整。为了完善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将预算目标制定与执行环节进行良好的配合,在各个环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在工作中还需要划分好各个部门与员工之间的职能与责任,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进行职责划分,促使各员工以及各部门之间进行配合,更好地完成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蓬勃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预算绩效管理能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优化配置资源、节约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化。行政事业单位应不断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对预算管理工作各个环节进行持续监督跟踪,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佘海娟.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8):150.

[2]刘艳华.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探讨[J].财会学习,2020(7):91-93.

[3]张旻.探讨预算绩效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新商务周刊,2020(1):30.

[4]庞硕.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精品,2020(8):1-2.

作者:吴夏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