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林业总场森林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分析了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森林资源管理对策,以促进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也可为相似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羊河林业总场;森林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民勤县境内,主要承担武威北部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任务,成立于1964年,现下设10个分场,有在职职工382人。自建场56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9万hm2,在促进石羊河下游生态恢复、保护民勤绿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1.1森林资源概况。全场总管护6.1万hm2,其中林业用地5.3万hm2(有林地0.4万hm2、疏林地0.2万hm2、灌木林地2.8万hm2、未成林地0.1万hm2、宜林荒山荒地1.7万hm2、苗圃地0.06万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0.02万hm2)、非林业用地0.8万hm2,森林覆盖率52.4%。现有人工林保存面积2.4万hm2,以梭梭、沙拐枣、毛条、花棒、红柳等灌木树种为主,还有少量乔木树种沙枣、杨树;天然林灌木面积1.0万hm2,树种以红砂、麻黄、白刺、沙蒿为主,平均盖度在5%~45%。区域内野生动物相对较少,有鸟类、兽类和爬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1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鸢、苍鹰、荒漠猫、鹅喉羚等11种。据2017年公益林区划落界成果显示,全场国家级公益林3.4万hm2,地方公益林1.9万hm2。主要分布在民勤绿洲外围沙漠接壤区,生态区位属沙漠化严重的荒漠区。
1.2森林资源管理情况。1.2.1成立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在国有林场改革中,成立了资源管理科,由资源管理科专门履行资源管护职责,强化森林资源管理职能。1.2.2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森林资源管理办法》《公益林管理办法》《森林防火管理制度》等,严格按制度管人、管事,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走向规范。1.2.3落实森林资源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实行总场、分场、管护站、护林员4级管护责任制,划分管护责任区,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及管护合同,层层靠实责任,明确目标,强化考核。1.2.4加强森林资源检查督导总场、分场不定时对护林人员值班值守情况进行检查,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节日来临时,总场、分场进行专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坚持护林防火和安全生产值班值守制度,领导带头值班,在森林防火期严格落实24h值班值守制度。1.2.5加强林地林木资源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和限额采伐制度,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依法审核报批,发现毁林开荒事件报森林派出所依法查办。
2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森林资源管理意识不强。林场改革之前,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是差额拨款单位,林场工作重心为发展产业、维持生计,大部分职工主要承担鲜食葡萄、酿酒葡萄、红枣、育苗等任务。改革后,林场工作重心向生态建设转变,成立了资源管理科,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但由于管理机构成立时间较短,对森林资源管理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绝大部分护林人员对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局限于抓好护林防火、制止毁林开荒等事件的发生。
2.2森林资源管理粗放、档案不健全。由于专门的资源管理机构成立时间较短,业务水平不够强,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放在了护林防火工作上,未能全面履行资源管理职责,管理较粗放。目前,全场除建立了林地更新资源数据库、公益林数据库以外,资源变化、造林更新、林木资源消耗及资源档案数据等资源管理档案建立不全面、不完善,个别档案资料未建立,对全场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变化、消长底数掌握不够精准,缺乏科学依据。
2.3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林场大多数干部和职工文化程度低,业务知识相对缺乏。国有林场改革前,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职工管理较散漫。林场改革后,职工没有切实将散漫作风改变,角色转换不到位,适应性不强,思想认识不够。加之缺乏进一步学习和继续升造的环境与机会,职工业务素质较低,履职尽责意识不强。
2.4林场基础设施较差。全场10个分场共设立管护站点29个,其中12个管护站没有修建管护用房,17个管护站的管护用房已成危房。近两年新建管护站点6个,还有23个管护站点需要新建或改造。大滩分场莱服山,泉山分场红中滩、西渠、东镇及苏武山分场民昌路等管护站没有管护用房,护林员租借房屋管护林地。大部分管护站没有通电,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冬季烧煤取暖,网络、电视等未覆盖,基础设施欠账较为严重,护林人员工作条件较差。
2.5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目前,对管护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管主要是通过检查护林日志、平时加强检查督导实现,只要不发生毁林开荒和森林火灾事件,护林人员的年终考核即可达到合格。监管手段较单一,钉钉、北斗定位等现代信息手段应用不够,导致监管不到位,考核依据不够科学。绩效分配机制还不够科学合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形成很好的激励机制。
2.6促进森林资源提质增效措施不够合理、精准。近年来,石羊河林业总场依托公益林补植补造、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等项目,采取补植、人工模拟飞播、封育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林分提质增效。但是,相关措施不够合理、精准,主要是由于森林资源档案不健全,没有针对具体森林特点制定出可行的方案。
3森林资源管理对策
3.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国有林场改革后,林场被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社保等由财政全额供给,林场工作重心向防沙治沙和森林资源管理转变。但职工的思想观念转变还没有完全跟上发展的形势需要,职工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教育没有完全跟上,纪律意识不强、精神状态不佳、主动性及积极性不够。今后应该有针对性地制订职工教育计划,使全体职工尽快把心思用在全场生态建设和林业科技创新引领上,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生态建设主力军和林业科技示范引领作用。
3.2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管护体系,提升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护林、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监测、林木林地监管、林业生态建设等体系,进一步完善落实管护体系,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加强防火体系建设,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及时补充、维修森林防火器具和物资,强化半专业化防火队伍建设,确保发生火灾时预案可操作、物资有保障、队伍能作战。做好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常态化开展有害生物调查,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鼠害。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和限额采伐制度,使毁林开垦、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在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上,除重点抓好森林抚育、公益林补植、造林补贴等项目外,还需开展人工退化林修复技术研究,针对不同树种、不同植被类型提出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提升退化人工林的林分量。
3.3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推动森林资源规范化发展。一是建立健全资源档案。森林资源档案是掌握林场森林资源及年度动态变化,评价资源管护效果,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造林作业设计,确定林业重点工程实施地点、数量、年度安排提供依据。主要内容包括资源调查、资源变化、权属、造林更新、林木资源消耗、资源档案等数据及其他专项调查、科研材料等。资源管理科应主动收集有关资料,其他科室配合提供相关材料,确保森林档案的科学性、完整性。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森林资源档案管理要坚持科学管理原则,保证档案的完整性、连续性,严格执行档案借阅、保密管理制度。
3.4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强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省、市林草部门协调,将林场场部、管护用房纳入省、市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逐步完成场部、管护用房建设,完善相关办公和生活设施。积极与民勤县相关部门协调,将林场水、电、路、通信和光纤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整体规划,逐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争取将林场纳入森林火险区项目建设中,争取配备沙漠摩托车等巡护设施,解决护林难问题。
3.5加强管护队伍建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稳定。采取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管护人员培训工作,加强林业法律、法规及规章、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护林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现场培训,举办防火知识、灭火机具维修使用培训班及森林火灾应急演练,提升护林人员的实战能力。与市林草局和市人社局协调,按管护站点分布远近情况,落实乡镇津贴,平衡护林人员利益,使护林人员安心干好管护工作。为护林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6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监管力度。根据资源管理需要,适时修改补充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办法》《公益林管理办法》《森林防火管理制度》等制度,严格按制度管人、管事。严格落实总场、分场、管护站、护林员4级管护责任制,层层签订资源管理目标责任书、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及管护合同,做到层层靠实责任,明确目标,加大考核。总场、分场加大护林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监督检查力度,推广应用钉钉、GPS定位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力度,应用现代化手段加大护林人员监管,为考核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督促护林人员更好地履职尽责。结合实际,制定严厉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加大绩效工资、绩效考核奖等的分配差距,奖优惩劣,以此调动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落实管护措施。
作者:朱辉 单位: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