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园林景观发展论文5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篇
1现代园林景观当中的石材
1.1应用广泛的石材
在室外的园林景观中使用比较广泛的石材是花岗石,花岗石质地坚硬密度高强度高耐风化耐腐蚀防水性高,而且色泽持久。砂岩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是一种沉积岩,主要有黄砂岩红砂岩白砂岩,世界上已被开采利用的有澳洲砂岩印度砂岩西班牙砂岩中国砂岩等。其中色彩花纹最受建筑设计师欢迎的是澳洲砂岩。澳洲砂岩是一种生态环保石材,其产品具有无污染无辐射无反光不风化不变色吸热保温防滑等特点,但其造价较高。砂岩主要用于浮雕壁画柱门套线条园林雕塑等,且可根据设计需要任意调色彩绘打磨,以满足不同的风格要求。
1.2石材的加工
石材从岩层中开采出来时,只是石材荒料,需要经过切割加工成毛板条状块状等形状的半成品,然后再打磨抛光,按所需的规格进行切割定形,通过楔裂凿打劈剁整形打磨火烧等方式把毛料加工成菠萝面荔枝面龙眼面自然面蘑菇面拉丝面火烧面光面机切面等。
1.3园林中常用石材的颜色
天然的石材因其自然的色彩而独具魅力,在我们常用的色彩中有中国黑芝麻灰芝麻黑福建青中国红新疆红台湾红虾红黄金麻黄锈石虎皮黄等,设计师利用这些色彩,创造各种几何图案。
2石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2.1建造平台道路石阶路牙的最佳材料
在花园硬质地面铺装过程中,整齐的方形或长方形石板能够铺装较大面积的硬质地面;而小面积铺地,用不规则的石材即可。注意石材颜色和质地要与环境相协调(见图1),道路及地面的铺装一般使用拉丝面烧面荔枝面或其他粗面的石材。而在规格的选择中,车行道路一般使用50mm厚;人行道一般30mm,可结合卵石铺装地花;立面一般20mm,干挂墙面则需要30mm;光面一般可用作压顶石,室外地面一般不建议用光面。由于花岗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成分,用火烧处理时,会造成颜色的改变,如黄锈石,火烧后锈斑的颜色加深,呈现偏红色,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
2.2石材是构成花园中其他建筑小品的载体
由岩石叠置的水池驳岸小桥,在花园中不仅使景观丰富,而且配合流水的声音,将视觉和听觉效果完美的结合起来。而孤石园林小品在园林环境中以其实用性装饰性和趣味性很强的造型来表达其独特的魅力厚重的艺术,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2.3石材其他方面的设计应用
根据实际需要用作截水沟盖板,通过对石材的开孔钻眼等,配合地面的铺装设计,替代传统的铸铁或水泥盖板,铺装效果显著提升。还可用作栏杆景墙置石铭牌等。
3石材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手法
3.1石水结合的假山堆叠景观
假山堆叠的山水结合法,是园林造景中最常用到的手段,石与水的结合正是见证了园林小中见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例如西安华清池的芙蓉园,2005年9月建成并向游人正式开放,进园便见一池绿水,临水山石嶙峋,曲直有致,岸边柳枝飘扬,石与水融为一体,宛若仙镜(见图2)。
3.2作为隔断的运用
大型园林景观中,为避免空旷单一和让人一览无余这些弊端,可以借用山石把一个完整的大空间隔断成为若干个小空间。山石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些石材虽由人作,但是石材毕竟是自然的东西,凡是以山石做隔断的空间,常可以带给人曲折连绵的意境和效果,并不像建筑做分割空间那样有明显的分界线,用山石做隔断给人的感觉是更加自然化的状态(见图2)。
3.3建筑方面的运用
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亭子和桥。很早以前就有石桥的应用,用石材来做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园中的自然气氛,还可以渗透一种庄重感。某些依山建筑的园林,利用较为陡峭的山坡峭壁,和建筑一起形成较为封闭的庭院空间。有时即使没有天然的有利地形,也可利用人造山石的堆叠与建筑形成封闭空间。
3.4作为标志性景点的运用
雕塑是最能代表形象精神文化性质历史以及审美特征的。在西安华清池的入口处耸立着一座大型的雕塑,这便是现代园林中利用石材金属结合创造的标志性景点,石材上刻画着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唐太宗与杨贵妃轻歌漫舞,雕塑体现了华清池的人文历史“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主题。
4现代园林景观山石的发展趋势
随着近些年现代园林景观山石的不断发展,现代园林景观山石越来越适应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均是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并且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去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山石作品。新材料新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山石当中,特别适用于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或者承重条件受限制的地方,而其中的缺点就是寿命太短。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少量的天然石材和塑石配合进行造型设计,并用植物进行修饰,这样既可以节省石材,又可以减少塑石的人工味。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塑石的材料及技术也会有大的改进,塑石一定会更加贴近天然山石的本色,并且达到“假石宛如真石”的境界。
作者:赖晓然单位:珠海经济特区千帆房产有限公司
第二篇
一、光污染的类型和危害
光污染的形式包括眩光污染、辐射污染、光泛滥、视单调、视屏蔽、频闪等。其中眩光是城市和园林景观中光污染最主要的形式,它是指在视野中亮度的分布或范围不适宜,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亮度对比,而对人们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在园林环境中,光污染根据成因不同可分为3类。
1.反光材料形成的白亮污染
白亮污染的光源主要是自然光,当阳光照射强烈时,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抛光大理石表面和各种涂料装饰、金属广告牌等反射光线,刺眼夺目,产生严重的眩光,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往往具有晶莹亮丽的外表和光滑平顺的质感,因此颇受园林和建筑设计师的喜爱。然而盲目的使用反光材料,就会导致白亮污染的出现,此种强烈的亮度对比,能够使人类视力瞬间下降,并可导致眼角膜和虹膜永久性的损伤,增加白内障发病率;同时,白亮污染严重破坏了园林空间优雅静谧、和谐自然的氛围,给游人带来十分不舒适的体验。
2.设计不当造成的人工白昼
运用现代科技的光源与照明给人类带来了高质量的视觉享受和丰富的夜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光污染这一新的环境问题。耀眼的广场射灯、夺目的建筑墙体照明、植物的上下射灯、各色各样的庭院灯、草坪灯等让城市和园林的夜晚如同白天一样明亮,即“人工白昼”现象。不分区域、不分时段的过度照明,干扰了人们的“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反常的人工光照环境还会扰乱动植物的生命光周期,使其不能正常繁殖、发育和活动,从而极大的破坏园林景观的生态多样性。未经科学合理设计的夜景照明在浪费电力资源的同时,产生大量无效热能,损害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违背低碳环保的园林设计理念。
3.光源滥用形成的彩光污染
色彩是视觉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良好的园林景观照明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必须保持视觉的多样性和连续性。因此,彩光照明成为园林设计中满足视觉需求、表达艺术氛围、传播文化气息的重要手段。但采光照明的不当使用,非但不能形成良好的园林空间和艺术氛围,而且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多重危害。过量的彩色光源能够产生辐射污染、眩光污染、频闪污染等,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感到头晕目眩,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还容易产生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缺乏必要的纵深感和层次感的彩光环境,容易造成视单调、光色失衡等污染,人们长期处在这种单调乏味的光环境中,会使大脑兴奋感被抑制,产生视疲劳。
二、园林景观光污染的防治对策
与其他环境污染一样,光污染若经合理的防治,是可以减轻和消除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应了解园林特殊的环境性质,严格遵循景观生态设计的程序,科学合理运用各领域的知识技能,设计功能和艺术兼具的园林光环境。
1.区域空间的划分
园林景观中区域和空间的规划,能够提供适宜的距离和尺度,从而显著地改变溢散光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呈现良好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在考虑夜景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同时,应善于利用景观的空间和生态优势,从规划层面控制光污染的形成,减少园林及其周边环境中的光污染。城市中的园林体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进行景观总体规划时,必须对基址进行详细勘察了解,结合周边建筑和环境,设计园林区域和空间。例如在基址周边存在过度照明和彩光污染的情况,制定规划方案时可在污染源附近设置围合封闭的区域,提高区域天际线高度,或设置适当的景观小品,有效遮挡反射强光和溢散光,防止光害入侵;根据景观和人流量的需求,对不同的园林区域进行环境亮度划分,在保证功能照明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明设备。处于商业街区、办公区、居住区等繁华地段的园林景观应在适宜的照度范围内,可利用外界光线照明,减少溢散光的产生,提高景观生态功能,另外照明系统的区域划分,还可以加强园林环境中人工光源的控制力度,避免区域之间的光害影响。总之,景观和照明的总体规划应在统筹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展开,并灵活设计景观的轴线、节点、空间等,使园林夜景更加艺术化、人性化和生态化。景观设计和照明设计必须同时进行,协调规划,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二次施工。
2.园林植物的配置和应用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对空间景观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园林植物有着多变的形体和丰富的季相变化,其它的构景要素无不需要借助园林植物来丰富和完善。园林植物不仅为景观增添了和谐舒适的色彩环境,更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合理的植物配置可有效地减少光污染的危害。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光源与植物体的相互影响,在强光环境下,可利用植物体叶片和枝干把直射光和反射光变为散射光和漫反射,降低光源的光通量和照度;利用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不同的高度及其常绿或落叶、阔叶或针叶等生态习性,通过对景观局部的控制性设计,形成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遮蔽照明灯具的溢散光。科学合理的光源与植物搭配,不仅不会对园林环境中的动植物造成伤害,而且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植物体在不同光源照射下,其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色素与酶的合成速率等都会受到影响,植物对于不同光源的利用能效也不一样,不同类型的植物其生理所需光照时间的长短不尽相同(表1),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者在植物配置时则应因地制宜、巧妙搭配、合理栽植,在利用植物减少光污染的同时,也利用人工照明满足植物生理需求,提高人工光源的利用程度,使光源与植物互利共存。
3.反光材料的使用
在景观建设中,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屋顶、墙面的光反射系数宜低于0.60,地面宜为0.15~0.30。过分明亮的装饰面,会使反射系数高达0.90,超过人体的承受范围,从而引起人体不适。各类饰面材料具不同反射系数,园林景观中应该合理适度的使用釉面、光面铺装,以及玻璃幕墙、琉璃瓦片、金属涂层等易产生光污染的饰面材料,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必须注意其安放的范围、角度和所处的园林空间,使其产生的光污染时间最短、影响人群最少。如果必须大面积使用反光材料,则应选择可见光透射比高的材料或者安装遮阳分隔构件,减轻光污染。
4.灯具和照明系统的选择
园林环境中灯具和照明系统的使用必须遵从相关标准和规范,必须服从景观设计的绿色环保理念和艺术构思。照明设计师应在了解园林景观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照明的亮度、色彩、形式、灯具外观等,并使用智能的照明系统和节能的照明灯具,把光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
5.照明灯具的选择
国标《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为我国的城市照明提供了科学统一的参照标准,在选择灯具时,其照度、光上射光通量、亮度、眩光限制值等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选择光源时,多使用高压汞灯、LED灯、高频无极灯等高光效、低发热的光源,不用或少用白炽灯等光效低的光源,将光通充分地有效利用,尽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人工照明对园林动植物的危害,并节约能源。不同光源的发光能效以及其对植物的影响程度列于表2。灯具的外形不仅要追求美观实用,还应注意其截光效果。截光效果不佳的灯具可通过装设遮光构件来限制溢散光的出射,彩光环境的设计要符合景观艺术的要求,要注重各类灯具的协调搭配,使灯光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纵深感和层次感,在色彩的运用上有多样性和连续性,避免视单调和光色失衡。
6.智能低碳的照明系统
智能的园林光环境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数控化的智能景观照明系统可为园林夜景照明设置合理的运行时间、运行模式和运行群组。例如在深夜定时关闭不必要的照明设施或者降低部分区域的照明亮度,在日常、假日和重大节日等模式中,设置开闭不同数量、不同亮度的照明灯具,并利用电脑、手机等远程操作系统遥控指挥,方便控制和管理,以节约能源,减少过度照明形成的光污染。
7.规范精准的施工定位
科学精准的施工既可以保证夜景照明的质量,又可防治光污染。施工人员在移栽园林植物时应注意对同规格中体型较为特殊的植株加以合理利用。例如,选择体形较为高大或分支点较高的树木,栽植于紧邻城市玻璃幕墙建筑的位置,用于遮挡反射光线。照明灯具安放的角度和位置对于光污染的防治非常重要,在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中,应多采用从上向下投射光的做法,避免直射光线的逸散或出现眩光,同时,要注意下射灯投射角度,避免直射建筑物门窗,对室内人员造成光干扰;在各类照明设施的安装过程中,应精心计算灯具的投射角度,施工时应尽量对准目标,避免光线的溢散或出现眩光,提高照明效率(图1);园林环境不同于城市其他环境,大量植物的应用,使园林景观随着季节交替而不断变化,冬季落叶和旱季水位下降时,裸露的灯具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使溢散光剧增,因地制宜灵活的安放照明灯具,巧妙利用园林植物和小品的遮挡,也是有效防治园林光污染的手段。
三、其他建议
我国城市照明工程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迅速发展了30a,光环境的现状已经客观形成难以改变。对于光污染的治理需要政府设立相关监管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控评价体系,加强对城市夜景照明的控制和管理。我国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中已经具有了处理光污染案件的法律依据,但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亟待进一步完善以法律的形式制约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利益的需要而破坏环境的行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和相关科研部门应着力提高公众对光污染的防治意识,加强自我防范,达到人们共同呼吁共同治理的效果。4小结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园林作为生机盎然、和谐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缩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面对日益严重的光污染问题,园林工作者应该利用园林景观强大的生态修复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在光污染的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防治景观光污染绝不是单一的某个学科内的研究课题,它涉及到环境保护、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行政司法等相关领域和部门,同时还需要广大市民、游客的普及宣传和共同防治。只有不断的深入研究、合理的规划设计、科学的施工管理,才能遏制光污染的加深和蔓延。
作者:孟宇轩段渊古曹梦佳程岚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第三篇
1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1.1园林养护的修剪作用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合理地修剪是养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科学合理地修剪可以及时去除密枝、歪枝、枯枝,防治植物的病虫害,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调节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平衡树势,使营养物质的调节分配更具合理性,使植物生长更健壮。此外,科学修剪还对植物调整树体结构,强化枝干合理布局,增强树形美感,甚至可以达到使老树复壮、幼树提早开花结果、延长盛花期等目的,进一步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延长观赏时间。
1.2园林养护的土壤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用平常人的眼光来看,土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足为道的事物。但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对土壤的管理却是一项基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素之一,还因为不同的植物其在酸碱度、湿润度、硬度等方面对土壤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很多植物并不是原产于园林所在地,而是从外地引入的。其原本适应的生活环境与当地环境或多或少地有所不同。因而,为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对土壤的精细化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使用的土壤符合植物的需求,植物才能生长的繁茂,从而保证园林景观欣欣向荣的景貌。
1.3园林养护的艺术性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园林景观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园林养护的作用也不只是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园林软质景观的可欣赏性;同时也注重园林的整体规划管理,即在欣赏美景,领悟其意境的基础上,使千姿百态的植物与园林山水、建筑等因地制宜,增强植物间的配置,从而努力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巧妙地融合传统精神和人文气息,从而做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令人意犹未尽。
1.4园林养护各技术的综合使用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园林养护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技术既有其各自的作用,也可通过综合使用中各项技术的配合影响园林养护的效果。这就要求园林养护时要遵循植物各自的生长周期和生长习性,合理应用各项技术进行必要的松土、修剪、病虫害防治抗旱、排水等养护管理措施。只有长期坚持正确的养护管理方式,才能保证植物健康生长,营造优美的园林景观效果。
2加强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首先,增强对园林养护的认知度。园林养护一定是在了解不同绿色植物的习性、生长期和季节更替等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的。在进行养护时,要想合理把握好播种时间,修剪季节,病重害防治时机等,就要加强园林养护人员对园林养护的认知度,深入了解不同植物的习性和特点,掌握园林养护的具体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保持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奠定基础。其次,重视园林养护技术的利用。园林养护需要多种养护的技术手段,不同植物不同时期需要的养护技术也是不同的。如对植物施肥的技术。施肥时工作人员对施肥的有效时间以及施肥频率把握不适当,施肥过多或过少等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又如不同植物要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如短剪、缩剪、抽剪和疏剪等等。一般修剪时以短剪为主,抽剪为辅,树木会显得比较自然美观。对修剪枝干时的伤口创面,要及时涂抹木炭或硫磺粉,加速愈合。因此,重视园林养护技术的合理科学地综合利用对园林景观效果的强化也具有积极影响。最后,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园林养护的内容不仅包含植物学还涉及建筑、园艺、水电、艺术等等,是许多专业相交和的结果。因此,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知识、经验和资质对园林养护的效果影响明显。目前园林养护队伍人员素质不高,不懂得结合实际以及考虑景观要求,不能在养护过程中体现景观的设计思想。因而,吸引更为专业的人才,定期对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增加养护人员与景观设计人员等的交流则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吕洁单位:廊坊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第四篇
一、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地理因素
城市景观的特色也一定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影响,平原地区更主要的可能是以花园和公园为主,比如中国的东北地区和中部平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偏向于山地旅游和参观。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纬度跨度大,南北方的文化差异和气候还有物种也有一定的差别,南方的景观设计可以引入看到常绿植物和四季都能看见的花,这给南方的园林设计也带来了便捷的途径。北方到冬季的时候可能就会以雪作为主体,来设计一些园林景观,这样地区的区域性和地理环境就很明显了。南北方的差异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借鉴。随着时展,城市之间的交通能力越来越发达,也促使了南北方的交流,一些旅游城市的发展也迅速升温。遍观旅游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园林的景观,他们的设计风格都会使人耳目一新,只有找到优秀的设计师,结合这个城市的特点,地理环境,人文素质才能设计出最好的、最完善的景观供人欣赏。
二、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人文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物质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更要求自己居住的环境的提升。城市景观的发展是结合人文环境的特点设计景观,这就要求设计师和群众的观念的提升。设计师是一个城市的规划师,必须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对城市概况的理解。设计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的平衡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不能只注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美观而忽略了景观的作品对整个园区的美化作用。城市规划师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的知识,对景观进行多层次的绿化设计。人们一定要有保护环境和园林景观的意识。然而现如今,人们只注重自己家的卫生,完全有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感觉,对城市的发展完全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垃圾箱,大到一个景区,都是城市的一部分,必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到更好更大的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颖的科技产品也被运用到了城市景观中。比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会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换,还有灯光的辅助效果,使得当今的景观特色别具一格。每个城市都会有每个城市的特点,都会给人呈现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三、如何保护城市园林景观的特色
中国的园林景观的特色别具一格。一个城市的发展,景观特色代表着整个城市的标志。当前城市化使绿化面积不断减少,所以更要保护园林景观。城市景观受到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如果园林建立在城市硬化的土地之上,那么对植物生长就有很大的危害,城市的土壤只有薄薄的一层,不利于生长,影响景观的效果。所以景观建立之前要选定好位置,检测土壤的贫瘠度,要确保植物可以正常的生长。其次,选择植物的品种的时候要注意多元化,品种的搭配不但要合理布局,还要合理配置适合植物生长而不会导致植物发病的种植结构。最后,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城市的主人公意识到园林景观对生活的影响和好处,自觉的意识到保护景观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素养,爱护我们的城市,以此来保护城市的环境和景观特色。
四、结语
一个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不但要布局者意识到历史、地理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好种植的物种和合理的布局,更要考虑广大群众的意见。现代科技和当今园林景观的结合,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一个城市的良好的园林景观,有利于一个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在这之中园林景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洪波王伟翰刘正德单位:烟台市高新区建设环保局公用事业管理处园林科烟台新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潍坊青华设计有限公司
第五篇
1丛生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1.1丛生竹主景应用
1.1.1竹林。竹林的营造面积是随着园林景观的建设可大可小。浙江安吉的中国大竹海、莫干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竹林面积都是1万hm2以上,虽然都是以大型散生竹种毛竹为主。但是,在竹林建设中丛生竹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安吉栽植的青皮竹,它秆直,节间较长,坚硬光滑,而且它为丛生竹,在竹园营造过程中,勿需担心其生长范围任意扩张。丛生竹营建的竹林主景,浩瀚壮观、气势恢宏,使人如沐春风。
1.1.2竹径。竹径是栽植在道路的两侧,达到绿化、美化环境、遮挡阳光、遮蔽视线、调节心情等作用,形成“竹径通幽”的景观效果。竹径一般多为丛生竹,因为丛生竹的地下茎是合轴型的,没有长距离横走地下的竹鞭,所以不会造成穿插甚至破坏路面的情况。例如,浙江省安吉竹博园有黄金间碧玉竹作为竹径,就单从这一竹种而言,黄金间碧玉竹秆金黄色,节间带有绿色条纹,它色彩美丽,金碧生辉,具有很好的观赏性。道路两侧丛植竹,与朴素的路面相互掩映。当人们沿着曲曲折折的竹林小道,在各个景点之中穿梭着,他们眼中的景色若隐若现,斑驳飘渺,给人无限的遐想,油然而生“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
1.1.3绿篱。竹子可以造就整形绿篱、自然式绿篱和半自然式绿篱,并且制作和养护的较容易。从实地调查中看出:丛生竹绿篱有围护土地,形成庭院边界,从而分隔了空间,还具有遮蔽强光,减低噪音,减低风速,减少扬尘,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隐蔽建筑基础,增加绿色景观,美化环境等作用。
1.2丛生竹配景应用
1.2.1与山石搭配。假山景石组合是一种充满特色的庭园小品,在庭园景观中,如果把竹子融入其中,不但使山体的层林叠翠感变强,更加使整个庭园呈现自然之美和山野景致,从而使庭园的画面增添诗情与画意,并使画面更增加了古朴雅致的意蕴。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对竹子与石头的喜爱之情,积极进行促使园林中的竹石配置,将这种组合布置在建筑的廊隅墙角,不但会起到软化建筑的生硬线条感,而且会起到点景的效果。
1.2.2与水体搭配。作为一种融合水面与陆地的介质,园林植物不仅在水面上印下动人的倒影,增加水面的景深感及增添了许多色彩,使得水面变得生动更具吸引力。从杭州滨江区的校园和临安青山湖的丛生竹与水搭配中可看出,在水池边,竹与假山搭配,或单独栽植,或与其它植物栽植,倒映水中,波光竹影,幽雅淡然。
1.2.3与其它植物的搭配。纵观数量如此庞大与种类如此丰富的园林植物,竹子虽然作为其中的一个小成员,但是它所具有独特的竹秆、竹叶、竹色、竹形、竹态均较其它植物有着明显特点和韵味。在庭园中,用绿竹与茶花、鸡爪槭等植物配置,营造清幽竹林景观的动感效果。用绿竹来分隔庭园外面的喧哗,让心灵得到宁静与舒缓。
1.2.4与建筑的搭配。从一些私人宅区和校园建筑旁等地调查中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丛生竹作点缀,尤如秀美的山林有了玉瀑清泉;倘若把丛生竹作为主景来处理,则会有绿荫披拂,倩影摇曳,似静似动,凡间疑为仙境。将软景的竹子与硬景的建筑配合,既可以将竹子的绿色调和建筑多彩的外墙色,又可减弱建筑墙角尖锐感,还可以用竹子的极具自然的形态和特有的质感“软化”硬景中规则的线条和材料的坚硬的质感,起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2结语
丛生竹作为园林植物的材料,与其他类型植物相比具有明显的美学特征和造景优势,是今后竹子园林发展的一巨大潜力。今后,我们更应该重视观赏丛生竹在浙江省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让其在为城乡的园林建设、展现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使浙江省在园林植物方面更加丰富,在植物造景方面更加出色。
作者:毛永成刘璐韩伶俐王小德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