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园林美术的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量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相当数量的直接感官刺激,可以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经验,日积月累,学生渐渐地加深了对艺术表现的感悟,犹如佛教中的“渐悟”。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学生主观上要有明确的兴趣指向,二是教学要有足够的课时量。园林美术教学中,这两个前提都不充分具备。园林专业的学生大多原是学理科的,很少人对美术有明确、强烈的兴趣爱好。即便个别同学有,“那也是小时候的事了”。至于课时量,就更显不足了。园林专业是涉猎相当广泛的学科,有很多专业课程要上,再加上现在的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设课面很广。相对于美术专业而言,园林专业课时量少得可怜。总之,这种“渐悟”式的教学模式不适宜园林美术教学。园林专业学生虽然在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感性认知的敏锐上不如儿时,但他们的优势在于善于理性思考,具有很强的分析理解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教学应该从理性的艺术规律和绘画原理入手,使学生首先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去指导实践。这样,学生的经验便是对理论的验证而不是理论的出发点。这种方法和前者相比是一种逆向思维,根据学生的特点,它能有效地缩短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更加简单直接,其实不然。在心理学意义上,理性思维原本就是比感性思维更为高级的思维阶段,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自然更高。实现基于理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对于园林美术教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熟练的美术技能,还要对美术规律、绘画原理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要对园林设计具有足够的了解,三者缺一不可。熟练的美术技能是实现这种教学的前提条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示范是极为重要的。课时的局限,无法使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来获得直接经验,那么就要通过观摩和模仿教师直接明晰的作画示范来获得间接经验。
学生在不善于观察和模拟客观事物的情况下,对教师行为的模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一定要清晰、流畅和准确,没有熟练扎实的基本功是无法完成这种示范的。为了利用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理论先行,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那些绘画原理是相当晦涩,甚至玄妙的。要想把它讲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就要求教师对绘画原理有精准、深刻的认识。只有“深入”才能“浅出”。相对于美术专业的教学而言,园林美术教学是有着明确的专业指向性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就要求园林美术教师要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对园林设计要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能够熟练地绘制园林表现图,清楚园林设计需要什么,园林专业的学生需要什么,维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感性的体验式的内容占有大量的比重,而理性的领会式的内容明显不足。大多数院校园林专业的美术教学都只是移植了美术专业基础教学的内容,注重感性经验的积累,涉猎范围较为全面。实际上,园林美术教学内容绝不应该如此而已,而是应该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实用性,根据园林专业特点对美术专业的基础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明确的取舍,同时做出指向性的延伸。这需要教师在具备美术理论和绘画技能的基础上做大量的工作。下面以园林钢笔画为例进行深入的探讨。园林钢笔画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对象。园林钢笔画的描绘对象很明确,无非是山石树木、水面道路以及建筑等。首先要以理性思维方式把这些对象从客观的自然景象中抽离出来,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一整套程式化的教学内容。以树木为例,树木由树根、树干、树枝、树冠(树叶)组成。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并示范明确的作画步骤:按照生长态势从树根画起,再到树干、树枝、树冠(树叶)。作画时,树根是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部分,可以把树根归纳为三种形态:裸露式、半露式和隐藏式。教学时一定要强调,画树根不仅是画树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交代树与地面的关系。树干也可以分为三种形态:挺拔型、流畅型和婆娑型。树干的形态从整体上决定了整颗树的性格,教师应该分别给以举例示范。树枝是作画过程中的难点,在二维空间内,要表现出树枝向树干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生长,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来说并没有那么简单,要结合它从树干向外生长的态势来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树叶是作画过程中的重点,要表现出树叶的三个形态要素。第一是单片树叶的概括,可以是三角形、圆形、心形或不规则形等,但它更重要的是作为叶丛体积的机理(或调子)出现的。第二是叶丛的体积,画树叶要从整团叶丛着眼,单片叶子入手,同时要注意叶丛和树枝的关系。第三是树冠的轮廓线,作画中三个要素要相互联系,这种作画步骤便于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把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当然,这种画法不是唯一的,特别是对于成熟的画家来说,作画时随心所欲,哪儿都可以作为作画的起点。然而,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随心所欲”教给没有美术基础的园林学生的话,效果只有一个,那就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同种类的树木,其组成部分的形态特征不同。在园林专业中,植物从形态特征上可分为乔木类、灌木类、丛木类、藤木类和匍匐类。对不同树种要概括出较为明确和相对固定的画法,甚至可以列出各类对应画法比较的图例表格。
二是形式语言。钢笔画的形式语言是由各种形态的线来表现的。教学中,要把这些线加以提炼概括。从形态上可分为长线、短线,直线、曲线,畅线、涩线等;从工具上可分为粗线、细线;从功能上可分为轮廓线、结构线和肌理线。对这些学生都要加以练习。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这些理性的分析和讲解要由教师在具体画面中进行示范,这种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同时调动的形式是学生容易也乐于接受的。通过以上程式化的概括和总结,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单体的练习,之后再把这些单体构成画面。构成画面时,同样要首先从理论上讲解其原理,同时结合画面进行示范,如构图中的包围式构图和中心式构图,收尾中的渐尾式和顿尾式。这些原理要活学活用,结合具体画面来理解。
综上所述,根据园林专业的特点和园林学生的实际情况,园林美术教学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以理性思维为主,以感性思维为辅,将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都从传统美术专业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进行理性的概括和提炼,实行程式化教学。这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这里的程式化不是教条化,而是相对于传统美术教学中以感性经验积累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而言的。当然,正如开篇时所提到的,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方法有它的长处,同样也存在着短处,短处就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教条和死板的现象。这就给教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深谙艺术规律的同时研究教育规律,要明确程式化教学和程式化艺术的区别,充分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在理解作画原理、熟练作画技巧之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作者:刘明明单位: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