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低碳理念下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低碳理念伴随全球环境问题而出现,通过分析低碳理念与园林的关系、低碳理念在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低碳理念融入教学课程,丰富选修课程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节约、生态及低碳意识,以及提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为低碳社会的发展培养园林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渐凸显。“低碳理念”这一概念也陆续出现并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仅如此,它还贯穿于经济、文化等方面,从中衍生出低碳社会、低碳艺术、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城市、低碳开发等低碳概念[1],使其深入人心并得以具体实践。其关键在于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减少碳排放,减缓环境变化。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调整产业、能源结构,这与低碳理念不谋而合。园林专业是交叉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是艺术、生态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在全球温室效应的背景下,园林在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汇碳固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低碳理念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不仅要具备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如植物学、生态学、园林工程等,还要能在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中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及植物养护等工作。鉴于此,探讨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推动园林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1低碳理念与园林的关系
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森林的乱砍滥伐并将其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对地面散发出去的长波辐射具有强吸收性,会导致大气变暖,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不仅会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人为碳排放,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技术改良、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新能源手段运用、企业监管、政府监督,以低消耗实现经济的高质量、稳步发展,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理念[2]。低碳园林伴随低碳理念而生。低碳理念与园林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方面,全球温室效应的存在必定会影响园林中的设计元素及设计理念,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必须将植物的一些特性考虑进去,如是否耐干旱,是否能吸收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常绿树与落叶树是否兼具,色彩搭配是否协调,木本、草本植物选择是否合理等等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的生态效应要求也随之提高。园林植物在调控空气温、湿度,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杀菌吸尘,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在园林施工时,也要在保护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机融合生态元素,选用环保、低碳材料,突出强调低碳园林在生态效应中的贡献[4]。
2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园林植物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低碳城市文明践行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高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承担着培养城市绿地规划、生态环境维护、低碳城市建设和园林植物种植、养护等人才的重任。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下,低碳理念在各行业的重要性则愈发明显、作用愈发显著。鉴于此,在学生培养上不仅仅要注重园林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以低碳理念为出发点,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以期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低碳型应用人才。虽然诸多农林院校在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进行了摸索,做出了调整,进行了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低碳理论的背景下,园林教育仍存在些许问题,如低碳理念渗入到理论教学内容中不够深入、透彻,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低碳理念教学基地缺乏。基于此,低碳理念对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3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导致温室效应的加重,为了在有效的空间内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就需充分发挥低碳园林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具有低碳理念知识和实践的人才,故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需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3.1教学课程的改革
将低碳理念相关课程引入到教学中,使同学们对低碳社会、低碳生活及低碳园林这个概念有个理论知识的认知。园林是一门集自然学科、工程、艺术、生态、社会为一体的,交叉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园艺专业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园林工程制图、绿化工程施工、园林艺术原理、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环境艺术学等等。然而,在当今气候环境背景下,园林不仅仅具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更是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园林由单纯造园转向低碳的发展,并被赋予了更多与低碳理念相联系的新内涵[6]。因此,需要在园林专业课程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将低碳概念引入其中,并以此为基础,建设节约型园林和环境友好型园林[7]。丰富选修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拓展选修课程内容,即由原先1∶1的开设比例调整为3∶1。换言之,同学们可在3门选修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选修课中,如增设“低碳理念的起源”“低碳理念与园林”“低碳生活方式”等课程,使同学们能从选修课中学习低碳理念,并将其加以运用。
3.2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低碳理念的拓展、延伸及发展,应用于园林建设的典型实践活动有园林城市、森林城市、低碳城市等[8]。通过这些实例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综合排名。如早在2008年,保定即推出《低碳城市计划提纲》,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始终以低碳为准则。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低碳理念理论知识,更要有低碳理念实践能力。高校的不同性质及定位决定了所开设园林课程的属性不同,如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偏重规划设计及景观建筑,以农、林为主的院校偏重园林植物、观赏园艺与景观配置,以艺术为主的院校则偏重艺术设计,使得培养目标在实践环节上偏重不同[9]。因此,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紧扣各高校相关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优势。根据各院校侧重点不同,进行合理的低碳园林实践、实习、实训活动。通过此种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低碳实践能力,为低碳社会的发展提供亟需的人才。加强学生节约、生态及低碳意识。学生的培养不单单在于专业理论知识,还在于实践动手能力,更在于高素质人才的综合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要自觉养成低碳、环保的意识,要积极引导和宣传,要躬身示范。可以开展低碳、环保的竞赛,成立低碳、环保的协会或社团,举行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等等,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周边的人,努力把学生们培养成为低碳理念的先行者、倡导者和实践者。
3.3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再好的理念、设想都要付诸实践,不然也仅仅是纸上谈兵,毫无用武之地。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建立低碳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势在必行,不仅要让论文写在实践基地上,更要让低碳成果出现在实践基地上。在当地政府、学校领导或者学院领导的引荐下,可以和湿地公园、植物园、园林公司、建筑公司、规划设计公司等部门或企业建立直接的校企合作关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机会,而且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如何建立与低碳理念相结合的实践基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进行综合评价与全面分析,不仅要突显低碳理念、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要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效应,兼顾各方。
4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压力,造成了全球性环境问题。针对此种现象,低碳理念随之而来,低碳园林应运而生,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不仅仅需要学生拥有完备的低碳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当前全球环境条件下,培养出适应低碳社会发展亟需的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低碳型园林专业人才。
作者:李兴杰 罗天相 单位: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