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力管控的信息科技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力管控的信息科技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电力管控的信息科技探究

本文作者:魏秀宁作者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

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的重要功能

电力设备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时性的检修是电力工作者的必修功课,实现状态检修必须保证科学、高效、规范,电力系统多年的发展使得电力工作者具备了检修的丰富经验,结合目前中国的设备制造水平和运维工作管理现状,设备状态评价实用化方法的提出也是顺理成章。国家电网公司在2008年发了新一版《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导则》,该导则为规范和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也奠定了基础。导则上指出,对一个设备的评价涉及到其海量运行、检修、数据绝对值、变化率越界检查、设备种种异常状态与评价标准的匹配等等方面。当下,很多企业都是以纸张的形式来保存设备的数据,将他们存储在资料室,比较进步一些的方法就是Word电子文档的形式,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如果需要这些数据,只能进行手工查找,其工作效率是可想而知的,这势必会影响状态评价的整个过程。在评价的后续阶段,其结果会受到人为的影响,凭借人为的主观意识,呈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最后结果的不准确。因此,要想全面深入地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仅仅依靠手工方式是不行的。此时信息化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状态检修中具体功能的实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为了解决结构化集中存储问题,通过信息化技术构建设备的数字化档案,将设备历次检修、试验、运行维护、在线监测等的数据存储于数字化档案中;然后,通过运用检修试验规程和状态评价导则,对试验数据绝对值和变化率越界进行自动检查,检查结果中会显示出输出状态异常的设备列表。最后,通过检修维护策略专家知识库,给检修维护提供有效可行的策略建议,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参考设备风险评价的结果。信息化设备状态检修的整个过程快速并且规范,对于电力安全稳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技术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实现检修试验全过程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现场标准化作业在电力安全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现场的安全生产,生产技术和质量,该标准化作业必须遵循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以此为依据制订作业程序标准,并在实际中加以贯彻,它在规范现场作业向流程标准化建设以及全过程控制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作业标准化的实施有一个重要前提,必须有一份标准化的作业指导书,它明确的规定了所要做的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过程中,如果仅仅依据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指导书范本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行的。这样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很难保证作业指导书的正确和规范,从而使得编织成的作业指导书失去应有的价值,也很难保证作业全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企业标准化作业无法真正推行。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标准化作业,很多企业组织管理团队开发“智能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实际运行,可以自动生成规范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该系统自动生成作业指导书的步骤是:首先,该系统将作业指导书中的各项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独立组件;其次,构建组建的标准库,主要是依据电压等级、设备类型、作业类型等;再次,当确定一个具体的检修任务后,根据任务对象设备以及作业的类型,在所建立的标准库中自动搜索出相匹配的组件内容来;最后,将它们自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份完整的作业指导书。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员的参与,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的认为主观判断带来的干扰,它可以完全依据标准库来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指导书内容的标准和规范。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信息化技术,要想切实执行标准化作业几乎是不可能的。

信息化技术在电力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导致了系统的运行维护任务的加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会相对的造成各电力企业的运行和检修技术人员短缺,急需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工作人员,因此,在短期内如何进行才队伍的建设,高效完成系统运维工作成为很多电力企业一项紧迫的任务。在过去,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一般都是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的,或者是自学、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当然,这些方法在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取得了效果较好,在现场处理问题技能培养方面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对于目前的人才短缺的现状来说是不可行的。随着电力安全生产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出现了一种新的“网络学习”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工作负责人完成一项检修任务以后,及时的在工作记录的“处理过程详情”栏,将事故的发现、处理过程、关键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存在遗留问题等信息录入系统之中,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可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技能库。一些缺乏现场经验的检修工程师不仅可以借助对该知识库的学习;同时,在执行具体的检修任务之前,也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进行相关查阅。显然,这种新的“网络学习”模式,对加速电力企业的人才培养有着积极地意义。

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行为控制。本文通过分析电力企业状态检修、标准化作业以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的重要关系,重点突出了信息化在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方面的巨大作用。多年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推广应用也取得了客观的发展,积累很多重要的数据资源以及技术基础,运行检修记录、设备台账管理以及工作流管理等基础应用也都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电力企业要做的就是更加深入信息化应用,使之更加专业化,从而形成对企业核心业务的全面支撑。信息化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应用,必将大力提升电力系统设备的行为控制、管理效率、科学决策水平等,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步入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