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求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求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求

一、设置疑问,注重启发式教学

放大电路正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实现信号放大功能的。放大电路实现信号放大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只有在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下,三极管始终处于放大状态,才能将所接收到的信号几乎没有失真地传输到输出端。如果电源电压太低,三极管就有可能进入截止状态,这样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失去原有的形态而产生失真,从而出现刚才提到的这种现象。先给学生以刺激,使其产生兴趣,再寻着学生的兴趣去教,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放大原理,还能让学生对三极管的有关知识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氛围,老师乐教,学生爱学,收效极好。当然,采用启发教学法,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这就要求教师对问题有深入的钻研,能有独到见解,同时还要花心力去进行教学组织与设计。

二、因材施教,注重形象化教学

在教学中,语言也要讲究艺术性,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的清晰度、美感、创造性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相关。简洁、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节省教学时间;富有魅力、学生爱听的语言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遇到比较抽象、难理解、跨度大的知识点,或是与以前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要化繁为简,化抽象为一般。例如,在分析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机理时,要根据之前化学中学到的原子结构理论和核外电子的运动来分析。这些都是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知识,如果化学学不好,理解起来就有一定难度。鉴于这一点,可以以一个直观的比喻让学生观察:把学生比作是半导体中的电子,带负电;把座位比作是半导体中的空穴,带正电;学生坐在作位上就是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不显电性;学生站起来就表示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分离,此时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因为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而导体中只有一种载流子,所以半导体的导电机理和导体的导电机理有所区别。在分析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运动方向时,让学生甲走动,走到谁的位子上谁就站起来。假设走到乙处,乙就站起来让甲坐下,乙再去其他地方找位子。如此继续下去,不但站着的学生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而且空缺着的位子也在不断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半导体中的电子和空穴均可移动,且电子和空穴的移动方向相反。教学中采用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教师教起来也倍感轻松。又如,在讲授基本“与”和“或”逻辑门电路的时候,可以利用钥匙和锁的关系作比较。“与”的原理就如一把普通钥匙,只有和其相对应的锁才可以打开,即钥匙和锁都是正好配套的时候,锁才能开,否则锁不能开。体现了“与”的“有0出0,全1出1”的功能;“或”则好比一把万能钥匙,用它可以随意打开任何锁,即“有1出1,全0出0”的关系。这样讲解,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教学效果也较好。

三、实际操作,注重实践式教学

高职学生一般程度参差不齐,且理论基础水平较弱,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公式,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例如,在学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一个电源,若干导线,一个二极管,一个小灯泡,一个电阻。先把电阻接入电路中,电阻的两端对调后,让学生观察灯泡是否发光?然后去掉电阻,把二极管接入电路中,二极管的两个电极对调后,再让学生观察灯泡是否发光?这个实验做完后,学生就能牢牢记住二极管的重要特性———单向导电性。再如,在教学中,安排一个收音机实习,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包含元器件好坏的判别、欧姆档、交直流电压或电流档),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值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源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观察电路的静、动态电流随负载改变的情况,用示波器演示信号的放大过程等。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主要是教学生安装调试并帮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讲解安全等注意事项。同时,在各个环节上把关,小到每个焊点、引线颜色配置,大到整机装配,一丝不苟做到规范,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较好习惯并练就较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学生轻松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而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又可拿来作为例子,避免其他学生犯同样错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不但可以得到感性认识,实习成功后,自信心也大大增加,而且也可缓解实验条件差的矛盾。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综上所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只有在不断改革中才能逐步完善,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时展需求的栋梁之才。

作者:冷芳单位:大连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