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子技术教学现状(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电子技术为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从自身授课过程出发,将教学内容分为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耳机放大器的制作、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计、举重比赛表决器的制作、数字钟的制作、制作叮咚门铃,六个工作任务。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等从多个方面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做中学;学中做;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引言
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整合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内容。电子技术作为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以电子电路为载体,将电路设计、调试与应用有机融合的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电类职业必须的电子通用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后续专业课程“电气控制技术”、“PLC技术”、“电气设备故障与维护”的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电路识图与绘图的能力;对电子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对典型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与维修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具体实施内容
课程采用“项目+任务”的形式进行。教学过程中,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融入工作过程当中。所有课程都在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完成,工学交替,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每个工作任务都包含“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只在其中起到引导、咨询及示范作用,学生主动学习,搜集资料,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再做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缺乏创造性,而且几乎所有实验大都需要学生在模拟实验箱、数字实验箱搭接实验电路。
在实验箱上,用到的只有电源、直流信号源和手调电位器、LED灯、数码管。在电子技术这门课上,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试验箱,认识熟悉试验箱的过程会比较慢,头几次实验,学生在试验箱上搭错实验电路的问题普遍存在。加上配套的实验仪器如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毫伏表等也都是刚刚接触,学生还没有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让学生自己用实验仪器在试验箱上纠错非常困难,很多学生因找不到出错原因,问题具体在哪里,就重新搭接实验电路,结果造成一部分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就是不停地搭电路、拆电路、再搭电路,再拆电路……这部分学生做完实验,除了知道自己实验电路搭错了,其它几乎没有任何收获,学习效率极低。这种完全靠学生自己在试验箱上搭接实验电路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同时应引导学生认识熟悉使用仪器、仪表,掌握基本的电路排除故障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将电子技术这门课设置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开设,而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学生通过“电工技术”、“电子工艺”等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电路,检测电阻、电容等元器件、电路故障排除的能力。
同时为了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正确识别和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识读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能力,在学具体的理论知识之前,我们进行了“万用表的装配与调试”。在基础知识已经打牢固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单纯的采用试验箱进行教学,实验箱上的项目比较固定。所用器件比较单一,不允许学生自己做元器件的增减或替换。内容单一,灵活性不够,直接导致某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项目无法开设。并且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箱,器件大都封装在试验箱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看不到真正实现电路功能的器件实物,造成教学过程与实际脱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能看到的大多是电路符号和电路图形,做实验的感觉好像在图纸上测实验数据,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真实的电子元器件设计、安装电路的兴奋和刺激。并且,为了能使学生对电子元器件能有感性认识,学校还必须另外安排时间给学生做电子元器件的辨识、检测培训,这样既占用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同时又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在学习过程中见过并使用这些电子元器件,器件辨识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很快就会忘掉培训能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我们尽量让学生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为此我们把整个课程分为以下大部分任务:任务一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任务二耳机放大器的制作,任务三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计,任务四举重比赛表决器的制作,任务五数字钟的制作,任务六制作叮咚门铃。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电子器件为载体,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分组的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分担角色,互学互助,通过角色轮换,共同提高,这样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发展个性。每组人员为2名,每组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在组长的指挥下,对各成员进行分工。同时组与组之间以企业模式进行不同工作任务的分工,如材料小组,负责分发原材料,同时初步检测原材料的好坏。装配小组,自己设计电路,根据自己设计的电路填写材料清单向材料小组申请材料,同时将拿回来的材料进行清点和检测,然后进行装配与调试。维修小组,学生焊接好的电路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正确,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维修小组负责协助教师排查故障,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分析、检测电路的能力,同时一个班级三十多人,十六七个小组,教师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协助教师完成一些简单的维修工作(如在做直流稳压电源时,有一部分同学把电容装反了,像这种故障学生自己就能排查出来。
每个小组的工作任务在这门课的始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第一个任务中这一小组担任材料保管工作,下一个任务中可能就做维修工作了。同时,在课上、课下还会用一些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如蓝墨云班课,每一小组成员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利用这一网络资源随机分组。进行课上或是课下的讨论,成果展示,上传分享一些好的资源等等。这样,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锻炼。每名成员努力的成果与全体成员共同分享。项目的完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互学习探讨的氛围很浓,从而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结语
基于学生能力+任务驱动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以实际电子产品的制作为载体,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主动教学模式,能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波,张岩,王美玲,刘伟.“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148-151.
[2]黄瑞,袁桂慈.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01)):84-86.
[3]马英,陈朝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科技信息,2009(29)):237-238
作者:刘明玲,孙美玲,赵月红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一体化的应用
摘要:在介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专业教室、师资素质、教学标准、教学模块、考核方式这5个方面,探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它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电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它在专业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由“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综合实训”三部分构成,对于理论内容,学生学起来难度大,而且存在理论与实践衔接不上的问题,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障碍。现代电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更加严格,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与应用实践脱节的弊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了理论、实验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融于一体,边教、边学、边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学习中,能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为了使理论与实践达到有机结合,高职院校也采用过很多方法,比如:加大实训课的课时比例、强化实训课的教学管理、建立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但是这些做法,在时空上难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而仍然避免不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情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来源于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其中具体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二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三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其实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做”才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起点,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在做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专业人才。这种模式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不但避免了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而且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与实践
2.1设立“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室
“教学做”一体化需要从基础设施准备开始,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实现在同一个场地能够同时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从而达到边教、边学、边做的目的。设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改变了理论课与实训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训场地合二为一,模拟出真实的工作环境。例如,传统的理论教室设在教学楼,实验过程需要在机房中实现,实验结果在车间呈现,三者分离的结果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及时观察到实验结果,无法及时判断程序性能的好坏,进而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甚至被忽略。而如果直接将机房建在车间中,学生在机房编完程序后就可以及时在车间观察自己的程序运行结果,并及时对自己的程序进行加工验证,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效率和质量。
2.2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掌握了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对授予学生理论方面的知识非常有把握,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过从业经验,因此缺乏对企业的了解,随着时间变迁,更加无法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只能片面地授予学生理想化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跟着书本做实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经常是不同的两个人,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存在阻碍性。但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能够讲授理论课程,还要能够指导学生实践,不仅要将实践结果用于指导学生参加相关技能竞赛,还要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联系实际开展应用教学。为达到此目的,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整体师资素质。让教师走出去,即派遣学校教师到公司学习,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带来针对性学习;把企业高级技能人才请进来,为学生教授实际的相关技能课程。通过外聘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的相互听课,培训教师实际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继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3设定教学标准
进行教学的前提是设立一个明确的教学标准,带着目标教学,方可更加高效地取得效果。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压力逐年增大,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是实践与理论都要全面发展,达不到标准的学生必然会面临就业的困难。因此,针对电子技术课程,我们以职业能力为本进行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熟悉电子技术理论基础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符合社会企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2.4改革教学模块
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教学,在每个模块中贯穿“教学做”的思想,更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教学。教学讲究循序渐进,讲究学习方法,对教学模块进行合理化分块,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模块之间既要明确定义,又要紧密联系,对某一模块的学习不影响其他模块的理解,但是模块之间的结合与应用又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把电子技术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划分为以下7个教学模块:稳压电源模块、可控放大器模块、数字电子钟模块、调光灯模块、接收与发送电路模块、交通信号灯模块、数字频率计模块。更具体一点,比如电子装配可分为以下模块实施教学:基础焊接模块、现代电子工艺模块、先导企业生产与管理模块。教师遵循课程的原有属性,根据课程的这些模块针对性教学,有利于课堂的组织,更方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掌握和应用。整个课程安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2.5改变考核方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一套有别于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新方法。第一,提高实验实训课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适当降低理论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即提高实验实训课的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比如提高到40%左右,可以避免期末成绩代表一学期成绩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调动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第二,课程采用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日常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分阶段测试(笔试或机考)考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分阶段测试(项目开发)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在考核过程中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内容参照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制定知识、技能、能力考核并重的考核机制,以职业岗位能力和技能考核为重点。如:理论部分与技能部分按照2∶3的比例进行考核,理论考核方式也可以是开卷考、案例分析、论文与答辩、调查报告等形式。技能考核可以根据实验设计、实际创作等方式评估。
3结束语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同时针对学生与教师的,因此它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就业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但同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是一项长期发展而且复杂的工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成果,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卫俊玲,董春霞,石梅香.高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2(9):33-34.
[2]王海英,郭志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65,177
作者:陈燕华,蒋黎妮,李燕 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虚拟仪器在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运用
【摘要】为了使技校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学校在开设相关的课程时往往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地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在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课程组成中,虚拟仪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虚拟仪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相关的操作的,对于电子技术课程中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带来了可靠地保障。虚拟仪器与传统仪器相比,功能更加强大。它通过与PC机的有效结合,丰富了系统资源,增强了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虚拟仪器;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系统资源;计算机网络
技校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做好实验教学的各项工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提供重要的保障。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目前很多技校的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此形势影响下,如何发挥出虚拟仪器的最大优势,为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带来更多的工作思路,逐渐成为了许多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研究课题。虚拟仪器的优势明显,在实际的应用中为实验教学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带来了更多有效的途径。
一、虚拟仪器的相关内容
(一)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虚拟仪器是对传统仪器的改进和升级,实现了传统仪器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的发展目标。它最初概念的提出是在1986年,简称为VI。虚拟仪器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主要是由模块化仪器、计算机硬件资源及可以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图形化界面的高度智能化测控系统。从它的基本概念可看出虚拟仪器的优势所在: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作为一种模块化的仪器系统,它所有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的作用操作完成的。由于虚拟仪器功能的强大性,可以独立完成许多传统仪器无法完成的操作任务。虚拟仪器的“虚拟”主要体现在:(1)操作过程中的面板是虚拟的。传统仪器的很多功能键都是实物,需要手工操作才能完成相关的任务。而虚拟仪器的功能键都可以通过电脑鼠标操作完成,相关的设计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快速地完成,时间段、效率高、最终的产品质量可靠。(2)在软件编程机制的作用下虚拟仪器具备了良好的测量功能。传统的测量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软件操作完成。这种工作流程最大的缺陷是对系统资源的消耗量较大,资源配置率低。而虚拟仪器最大的优势是它所构建的测量系统是由软件操作完成的,系统的运行效率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二)虚拟仪器的特点。虚拟仪器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利用软件的作用取代了传统的仪器,提高了相关问题的处理效率;(2)节约了生产成本,仪器功能的扩展只需要及时地更新软件;(3)实现了用户自定义的目标,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3)仪器的开放程度高,操作灵活简便,与计算机网络的兼容性效果良好;(4)相对传统的仪器研制周期大大缩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虚拟仪器在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虚拟仪器进行多媒体演示实验。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他们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实验问题的分析处理,增强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传统的仪器在实验教学中无法使学生观察到所有的实验操作过程,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而虚拟仪器凭借自身技术的优势,很好地融入到这些课程的演示性实验教学中,提高了技校实验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通过PC机总线的合理布局,加上相关软件的辅助作用,可以取代普通的演示性实验仪器,增强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质量。
(二)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技校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能力低,初次接触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内容时,很难产生正在的学习兴趣。而虚拟仪器在实验教学中的引入,实现了实验室开放教学的发展目标,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下,可以自主地设计一些实验,独立完成验证性实验及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同时,学生在自主完成实验内容的过程中,将会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为自己未来全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了技校实验教学内容。技校电子技术课程的开设,从根本上是为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其中的实验教学主要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形成独特的创造性思维。虚拟仪器本身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非常高,可以为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提供可靠地保障。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远程实验模式,可以丰富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将会增多,实验教学效果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技校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水平,需要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相关仪器的实际作用效果。虚拟仪器的出现,为技校实验教学质量的增强带来了可靠地保障。它的开放性及灵活性比较突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拓宽了老师的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基于仿真软件的虚拟实验设计与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刘婉妮.计算机通信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司慧玲.基于LabVIEW的虚拟电工与电子实验的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
[4]王雅楠.远程网络虚拟电子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师范大学,2013
作者:孙潇潇 单位:泰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