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外人才培养下的电子商务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引言
电子商务自出现到现在,不过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愈加迅猛,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市场及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25000家,带动的就业人数更是超过了2000万人,未来,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将有望超过3000万。面对如此大的市场需求,我国目前已经有1000多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这门课程或者这个专业,然而,我国的电子商务就业人才依旧多为转化而来的人才较多,电子商务毕业的学生普遍找不到对口工作,于是出现了需求量大,对口就业率却极低的反差。而欧美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他们拥有较多的专业优秀人才有着必然的联系,欧美国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几乎都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创造财富。那么中外在此方面的培养差别在哪?为何中外电子商务人才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状?本文从培养层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中外对比。
2中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2.1中外培养层次的比较据相关科研人员对美国大学的调查发现,美国大学的培养层次集中在硕士这一个层次,其中理学硕士和电子商务方向的工商管理硕士的数量占了70%,其次是电子商务非学历认证教育和理学学士两个阶段。中国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1000多所高校中,300多所为本科学校,余下的为高职学校,因为中国普遍认为电子商务的宽口径特点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支持,故需要本科这样一个时间较为充裕的阶段。而欧美国家则认为电子商务的学习应该建立在足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之上,故而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阶段,并以MBA教育为重点。
2.2中外专业设置的比较电子商务是由计算机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市场营销及物流管理等基础学科交叉形成的新型学科,于是在专业设置上,中外出现了差别。欧美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多为商学院,且有些学校并不专门把电子商务设为一门专业来进行培养,而是根据别的专业的不同的需求开设不同的电子商务课程,如市场营销类的电子商务课程则偏向电子商务平台网站这一块,信息技术类的电子商务课程则侧重于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规划、开发和维护这一块,而管理类的相应会学习的是电子商务的管理等。我国则几乎都是把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专业,开设所有的电子商务课程,包括技术类的、管理类的和商务类的等,囊括了电子商务的所有基础学科,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同时,因为学校的传统优势和教学资源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依托于计算机学院而开设,于是有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类课程;有些学校的则是依托于经管学院而开设,于是教学内容更多的是电子商务的管理,对于技术类的则只是较少接触。从中外专业设置的不同可见,欧美专业设置是以需求为导向,而中国则是以现有资源为导向的。以现有资源为导向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一定是市场需求的,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
2.3课程设置的比较从课程及培养目标来看,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出现了经济、管理和技术三种取向,于是出现了以经济为主的、以管理为主的、以技术为主的和以物流和营销为主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就像在专业设置中提到的,其通常会开设所有的电子商务课程,包括技术类的,管理类的和商务类的等,囊括了电子商务的所有基础学科而没有侧重点,课程设置随意性大,没有层次性,作用和地位缺乏逻辑性,实际教学中又会因为资源的不同而侧重不同,这样的课程目标看似存在,实则不明确。正是因为这四种培养方向的存在,很多高校为了追求领域最大化或者说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将四种培养方向相互混杂,这样的结果就是电子商务人才的专业性得不到体现,同时学员自己也会不清楚自己到底学的是什么方向,自己就业到底是哪个方向,专业性被拉低的后果就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同,难以找到适合的岗位,需求岗位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于是毕业生继续找不到对口工作,大量岗位继续空缺。相比之下,国外不同学校会根据自己培养目标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极具针对性的课程,如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开发、使用和管理信息技术、数字网络来帮助组织在Internet上从事商业活动”。对此开设有数据库管理、网络商务编程、电子环境中的营销、数字企业的财务管理等核心课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目标清晰,课程针对性、应用性强,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很明确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要从事什么样的岗位。
2.4专业教育时间的比较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多在本科阶段,其时间长达四年之久,而欧美国家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时间是与其他的学科不同的,多为两年时间。欧美国家认为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必持续太久,因为电子商务本来就是一个正在极速发展的学科,长时间的学习反而会使得学生的创造力减少,同时会跟不上社会改变和进步的步伐。而中国则认为每一门专业都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电子商务也不例外,所以课程内容庞杂,教学时间过长,然而目前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是没有确立系统的,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成熟,它正处于发展中。中国这样的教学时间和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没有社会电子商务发展前沿的课程,使得学生的知识容易与社会脱节,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2.5教学模式的比较欧美的教学更多侧重于实践,而我国更多侧重理论,如麻省理工的电子商务营销课程就设置了带薪实习;斯坦福大学要求学生设计因特网服务或产品;欧美一些学校还会要求学生对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方面的咨询服务,欧洲一些学校会专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设置电子商务平台,这平台只有学电子商务的学生才可以使用,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电子交易、买卖等。而中国受到培养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经济能力不够,教学设施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中国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的课程和真正能得到的实践少之又少。而市场一般都需要有经验或者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所以中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出去难以找到对口的岗位也就不足为奇了。
3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进建议
3.1以市场为导向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有着四个取向,这四种取向可以说是从市场需求的考虑而得来的,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影子,只是大多数的学校把这四种取向互相混淆了。所以中国的电子商务培养模式只要把这四种取向进行区分就可以了。首先,对不同取向的人才的需求量不同,前几年或许更多需要的是技术方向的人才,但是近年来,更多需要的是商务取向的电子商务人才,其次物流和营销方向的人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地增多,最后是管理方向的人才。根据需求量的不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更多侧重于商务方向,欧美极大部分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也都是商务方向的;对于营销和物流方向,这个方向的人才现在出来正好填补由物流极速发展带来的人才空缺。中国较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更多会受到自身资源的影响,不同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这个是资源的一种利用,不用完全取缔,但是可以更专业化一些。比如计算机背景的电子商务就只进行技术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学院和商学院为背景的学校就只进行商务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把电子商务纳入物流专业,专门培养物流方向的电子商务,把电子商务纳入市场营销专业就只培养电子营销专才等。
3.2改进课程设置中国现在的电子商务专业,因为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所以课程目标也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是多而杂的,所以,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明确了培养目标后,再根据培养目标来制定课程,可借鉴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如物流方向的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为“开发和使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利用数字网络来帮助组织在Internet上进行货物的收发、跟踪、服务和信息管理等”,那么核心课程可以围绕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数字网络技术等展开设置。再有,因为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所以,开设一些前沿课程和了解一些最新发展和最新研究的课程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不至于与社会的发展脱节,还可以使学生知道在现在的发展状况下,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3改变教学模式首先,在教学层次上,虽然欧美国家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偏向于高学历层次,但是本文认为,在此可以不用借鉴欧美国家的,依旧把本科生作为培养对象。但是在培养时间上,可以把中外进行结合,取中间值,即把时间定为三年左右,这样可以用两年时间主要进行教学,中间穿插实践,然后最后一年主要为实践,这样老师的授课时间充分,也给学生真正走上岗位之前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实践。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教学模式要以实践为主。因为目前中国的学校有很多物质条件上的限制,没办法像欧美的一些学校一样专为电子商务的学生搭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可以仿效美国的一些学校,建立一个咨询答疑平台,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校外企业做咨询和答疑;学校还可以开设电子商务创新竞赛,鼓励学生学习和创新;学校需和校外大量企业合作,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该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实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3.4增加师资力量目前中国大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较少有电子商务的专业老师,现有的老师有些本来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有些是管理专业的老师,有些是物流专业的老师,有些是营销和经济类的老师,等等,实际这些老师在教授电子商务上都不是专业的,所以学校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师资力量,可以在社会上招聘从事相关工作的成功人士来担任老师,也可以通过送老师去进修等方法来增加师资力量。
4结语
通过中国与欧美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中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有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时间几乎是欧美国家的两倍,课程设计庞杂,实践课较少等缺点。由此提出的建议有:首先是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次是培养目标要明确,要体现专业性,再不能为了贪多而使得培养方向混淆;再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增加实践课和社会实践,这是学生能否快速上岗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就是可以适当缩短教学时间,增加一些学科前沿和最新发展的课程;此外应增加师资力量等。
作者:张娇单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