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新探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新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新探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行业中新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从业者的知识、技能、素质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电子信息类专业转型对策,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促使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工作模式的革新以及产业链的重组,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以及生产方式[1]。在报告中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为了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解决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电子信息行业的升级转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所产生的新岗位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就业者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常设专业,应该主动适应产业、行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遵循教学规律、凸显职业教育特征、尊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前提下,在专业升级改造、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证融通等方面需要有所创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二、现行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应具备一定的软硬件技能,符合企业需求,掌握新兴技术并具备创新能力。随着传统电子信息行业的升级转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逐渐替代了手工操作,不断要求领域内技术人才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亟须转型。因此,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人工智能专业技术知识,拓宽电子信息类专业与新兴人工智能技术适度融合,满足复合型人才需求,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培养高质量人才,是大力提升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

(二)课程体系教学不能满足新技术跨界融合。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沿用了学科体系,仍然保留了“厚理论、重验证、弱创新”的课程设置特征,普遍存在课程体系单一、课程设置陈旧、学生应用实践领域受限等现实问题。课程体系缺少针对新兴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如,数据分析与特征工程、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等课程支撑,限制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面向高端应用领域综合项目的实践能力,已不能满足人工智能时代新兴岗位对泛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需求,极大地约束了面对新技术、新工艺企业所需跨界融合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效。

(三)教学资源建设不能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教学资源建设在资源规划理念、资源设计方式、数字化资源品质等多个方面存在滞后性,不能紧跟行业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发展,其主要体现在资源表现形式单一、资源陈旧且涵盖面小、资源更新周期长等方面。陈旧的教学资源、单一的资源呈现形式消磨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综合应用型项目案例资源的缺乏,更不能满足学习者了解新技术、学习新工艺、实践综合性项目设计与开发所需的知识储备。教学资源整体质量不高成为阻碍跨界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

三、人工智能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转型的对策

(一)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兴起,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由聚焦单一专业领域向多领域交叉复合型专业调整的趋势愈发明显。通过优化现有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实现共通、共享式教学平台,建立跨界技术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新技术、新工艺试点进行分段式技能培养。以人工智能典型应用为载体,通过对电子信息类各专业优势资源整合,创建“联合诊治中心”“梦工厂”构筑创新小项目的孵化平台,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和打造职业素养积淀厚、技能操作水平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电子信息领域复合型人才。

(二)构建“三通一体、一专多能”的“积件”式课程体系改革。人工智能时代加快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岗位标准,以复合型创新创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需要对现有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构建“基础共享、专业分立、拓展互选”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模型(如下图所示)。该模型将人才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职业能力认知阶段、职业形成阶段、职业能力提高阶段和职业岗位训练阶段。职业能力认知阶段针对所有专业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创新创业基础、专业通识课程教育,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储备及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形成阶段是在学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分流选择某一专业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职业能力提升阶段是在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除必修专业之外的任一技能模块进行学习,旨在拓宽职业视野,加强复合型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岗位训练阶段主要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学以致用、成果导向”思路完成职业人身份的转变。

(三)基于“教、赛、证”融通的立体化混合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僵化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资源建设,成为教学方法改革的最大障碍。树立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密切结合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途径主要从重塑教学方法理念、规范信息化教学过程和改进综合性评价三个层面着手,形成“立体化”混合教学方法改革模型。教学方法理念主要体现在围绕课程知识体系、项目案例和典型综合应用展开一体化、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通过翻转课堂、课程项目化教学和协助学习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创新;通过教学成果导向、教学过程性大数据分析和课程诊断改进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大数据分析诊断与改进;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规范信息化教学过程,避免形式化和生搬硬套。在综合性评价方面将学期末终结性评价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等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并建立规范的成绩置换制度,构成综合性评价体系。

(四)以“双师型”为基础,形成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一直是推进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转型的基石,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专业技术、职业素养、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内培外引”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促进教师队伍形成梯度结构、实现专技升级转型;通过“跨界项目合作”实现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融合,保持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新鲜度”;通过“双向流动”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深度交流,形成校企双方教师“联合执教”的新模式。此外,还可以吸引高新企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进课堂、进实验室,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建立“双师型”教师库等措施,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补充。

四、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以人工智能的产品和服务为载体进行专业调整,围绕专业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方法及师资团队建设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需要紧跟人工智能对产业岗位需求变化,树立“跨界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灵活可调的“积件式”课程体系,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和梯队建设,形成以“双师型”为基础,“理实结合、校企互通”的师资队伍,为专业转型改革提供师资保障。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扩大,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关联度最高的专业,还需要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和服务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陈衍,袁柳,裴姗姗.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变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94-97.

[2]毕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11):143-147.

[3]高雪春,侯长林.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的“破”与“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33-38.

[4]刘颖.电子信息类专业3+2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通信与信息技术,2020(7):69-70.

[5]吴志毅,徐秀会.新时代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与实践[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9(3):69-73.

[6]李滢滢,王苏南.人工智能背景下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学报,2020(2):78-82.

作者:宋承继 陈小健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