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持续改进机制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工程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的重要途径,要贯彻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个基本理念。工程教育认证的目的是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分析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内部和外部评价机制,最终实现“评价-反馈-改进”的有效闭环系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类;持续改进;质量保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华盛顿协议》主张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2016年6月成为正式成员,成为第18个正式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1.专业持续改进和质量保障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三个基本理念,即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认证标准是紧紧围绕这三个基本理念设计的,认证标准的中心指标就是“学生”,“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支持条件”都是紧紧围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进而达成“培养目标”而配置的。而指标“持续改进”,是为了确保“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达成而设置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不在于认证本身,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专业的持续改进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认证的专业建立一种具有“评价-反馈-改进”反复循环特征的持续改进机制,能够持续地改进培养目标,以保障其始终与内、外部需求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毕业要求,以保障其始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能够持续地改进教学活动,以保障其始终与毕业要求相符合。具有“评价-反馈-改进”反复循环特征的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包括校内、校外两个循环:校内循环主要是对毕业要求的改进,是通过适时评价毕业要求的达成度与符合度,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活动,修正毕业要求,以实现对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校外循环主要是对培养目标的改进,是通过适时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与符合度,从而不断改进毕业要求、调整培养目标,以实现对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专业持续改进和质量保障机制如图1所示。
2.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现状分析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227所高等学校的117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分布于机械、化工与制药等21个工科专业类。电子信息类覆盖专业点数1862个,目前通过认证专业数为102个,通过率5.48%(向华盛顿协议承诺认证通过率为20%-30%)。电子信息类专业每年的受理数都在显著地增加,2017-2020年度电子信息类专业受理数的增长趋势如图2所示,2018-2020年度每年均有20个专业的增幅。电子信息类专业2016-2019年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数如图3所示。对比受理数和通过数,2017年度通过率为18.2%,2018年度通过率为29.6%,2019年度通过率为39.2%,通过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交了2020年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并得到受理,依据《工程教育认证办法》和有关文件要求,需要认真开展自评,切实通过参加认证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自评报告的撰写过程中,通过梳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文件、教学过程监督与评价、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持续改进等内容,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虽然有教学质量的监控组织,但质量监控的职责不明确、监控形式单一,未能覆盖质量全过程和参与质量活动的全体人员;在学校层面,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有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文件,但部分文件不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缺乏针对性;教学过程的监督与评价停留在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传统形式上,没有完全形成基于OBE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对于工程教育认证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于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评价存在方法简单,缺乏相应的持续改进措施,没有形成PDCA的闭合循环。在全面评估专业的持续改进机制基础上,针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学校、学院、系形成闭环的持续改进机制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持续改进实施流程如图4所示,由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和毕业要求的持续改进两部分组成,培养目标的评价是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评价,毕业要求的评价是通过教学活动完成,通过持续改进,最终形成质量保障的机制。
3.1内部评价机制建立。3.1.1课程体系设置与合理性评价机制研究。基于社会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根据毕业要求的变化及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以及归纳和总结任课教师、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及行业企业专家等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修订,修订后的课程体系经学院教指导委员会讨论、审查后,再报学校审查通过后执行。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工作的责任机构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系教学工作组组成,评价周期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相适应,一般周期为4年,教学运行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修订,评价依据收集的内容来自于任课教师、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用人单位及行业企业专家等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来完成,评价工作由学院就业办和系统一组织实施,通过对评价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由任课教师、课程组负责人、系教学工作组提出课程体系的修改意见,并明确课程体系与课程关系矩阵之间的支撑关系,通过同行专家审议,报请院校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审核通过后予以执行。3.1.2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审查机制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统一,围绕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教学活动,明确规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教学重点、教学进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评分标准等内容;课程大纲需收集各方意见,通过任课教师讨论,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学生达到的能力要求;教学大纲由课程组制定,并由课程组负责人和主管教学副院长批准,最后上报学校教务处审核、编辑成册;教学大纲在执行中不得轻易变动,如需变更,须经过课程组讨论认可后提出申请,报专业和院系负责人审核、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3.1.3课程教学过程监控检查机制研究。整个监控包括教学检查和教学监控两个部分。教学检查包课堂教学检查、实践教学检查和教学资料检查;监控机制包括督导组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领导干部听课以及同行评教等。校、院两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组织对课程教学过程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控与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授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教师讲授的概念要准确,能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及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教师能合理运用教具、模型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设计教学方案;授课教师须备有教材、教案及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设计。3.1.4课程(教学环节)考核方式和内容审查机制研究。课程(教学环节)考核在教学学期内进行,课程(教学环节)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依据教学大纲之规定执行,考核方式和内容的合理性审查。所有课程都必须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由开课学院安排系里组织命题,各课程组组织实施。命题应按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全面考核学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命题要有较大的覆盖面、多种类型、适当的难度和区分度。试题需经课程组负责人审核签字,经院学教学院长审批后,方可进行考试。试卷应有齐全的评分标准及标准答案,教师评阅应严格按评分标准评阅。教师要认真核实考试成绩,在考试结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成绩,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将试卷、学生记分册和试卷分析报表等送交系里存档。3.1.5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评价机制研究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小组(由课程组组长、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等组成)组织实施,课程责任教师负责完成评价依据整理,以选择该门课程的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依据课程大纲开展的面向产出的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判断,给出改进的措施与意见,进一步强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并采取多种措施改进提升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并最终达成毕业要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采用内部评价(诊断式评价,包括课程成绩直接评价、学生自评、教师自评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小组评价,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3.2外部评价机制建立。向用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人单位对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力及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培养目标的修订依据。通过企业专家座谈、发放调查问卷:充分利用学院教师与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专家的人际资源,了解企业专家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力及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评价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往届毕业生反馈:对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征求专业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能力及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评价专业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4.结语
通过研究电子信息类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专业在认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进行评价,改进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相符合,通过持续改进,最终形成质量保障机制,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有效闭环,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作者:张占强 纪松波 王秀玲 荀延龙 戚伟世 李栋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