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的文献综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现有研究对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两业共生关系类型方面,集中于共生行为模式研究,缺乏两业共生组织模式的分析。共生关系是共生行为模式与共生组织模式的组合,已有文献普遍未考虑共生组织模式,导致无法全面把握两业的共生关系。并且,现有研究忽略了针对两业共生关系在实践中具体类型的探讨,使得这些研究的价值受到一定制约。二是在两业共生关系演化方面,虽然少数研究发现了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一些特征,但是对其实现机制缺乏深入的刻画。
一、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解析
共生包含有三个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共生关系是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共生三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7]。共生模式可以分为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共生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共生单元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具体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模式;共生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共生单元间收益分配的均衡程度,具体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模式。对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模式组合,可得到共生系统的16个基本状态。由于共生模式是反映共生关系的核心因素,因此,共生模式的16种组合就构成了两业共生关系的集合。换言之,一种共生关系可表现为一种共生行为模式与共生组织模式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这16种关系只是理论上存在。根据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就两个独立企业而言,不会有企业愿意长期为另一企业提供对自己没有回报的服务,因此寄生模式在两业共生中很少存在。实践中只有一体化寄生关系,即实力较雄厚的制造企业与其独自出资成立的物流子公司之间的初始关系,常表现出类似特征。至于偏利共生模式,尽管会使共生系统产生新能量,但能量的分配只惠及共生单元的一方;对另一方来说,既无所得,也无所失。同样,作为理性的市场主体,不会持续做这种“利人不利己”的交易。因此,在现实中偏利连续共生与偏利一体化共生都是不存在的。由以上分析可知,实践中两业共生关系主要有11种。(表1)。
二、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演化的路径
1.共生行为模式的演化路径寄生不产生新能量,一方只是纯粹的能量接受者,另一方只是单纯的付出者,决定了该模式长期内不可持续和稳定程度低。偏利共生虽然产生新能量,但收益只为一方所得,一般只有利于获利方进化,也不具稳定性。互惠共生产生的新能量不为一方所独享,而是按照某种利益分配机制在共生单元之间分配。根据共生单元收益分配是否与贡献对称,互惠共生可分为非对称性互惠与对称性互惠两种。非对称互惠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可能导致双方的能量累积产生差异而出现异步进化,使共生关系无法达到长期稳定的状态。对称性互惠共生由于能实现利益在双方的均衡分配,从而减少两业共生单元的冲突,增强双方的共生愿望,使得共生关系能实现长期稳定,这种模式下系统中具有最大的共生能量。
2.共生组织模式的演化路径点共生是共生单元间随机的、一次性的纯粹市场交易行为,共生关系极不稳定。间歇共生是共生单元在不连续时间内的合作,它已脱离了完全的随机性,但由于共生界面比较单一,稳定性较差。连续共生指在连续时段内共生单元通过分工协作,形成基于长期合作的中间性组织,既避免了市场组织媒介交易的高交易成本,又避免了企业科层组织内部交易的高管理费用,还保证了合作的稳定性。一体化共生是连续共生的极端形式,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独立性消失,双方原来基于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联系被权威关系替代,形成科层制的等级组织。这一共生模式的稳定性强,但该模式的形成会造成组织管理成本上升,当这种成本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对共生体新生能量的抵损,从而使共生体失去效率[8]。由上面分析可知,两业共生关系的演化,在共生行为模式上,呈现从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演变,体现为共生单元由不平等共生到平等共生、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共生组织模式上,呈现从点共生、间歇共生向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演变,体现为共生单元从一次性合作、间歇合作、紧密合作乃至结为一体的过程。寄生与偏利共生、点共生与间歇共生是两业共生关系的低级形式;互惠共生、连续共生与一体化共生是两业共生关系的高级形式。将共生的行为模式和组织模式二者结合起来看,可以认为对称性互惠连续共生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业共生关系。这种关系能使共生单元获得同等的能量积累和进化机会,是效率最高和凝聚力最强的稳定共生形态。而且这种共生是连续的,共生单元间联系是密切的,不是随机的,还能保证两业共生单元在共生体中维护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促进两业的共同发展。
三、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演化的实现机制
两业共生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复杂性科学的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演化的极其重要的方法。下文将基于自组织理论,围绕产业共生的自组织性、专业化分工、协同竞争、分叉与选择、共同进化的内涵,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关系演化的实现机制加以剖析。
1.自组织: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特征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的过程,是集研发、生产与流通为一体的复杂系统活动。两业共生体具有自组织能力,其演化过程表现出自组织行为所特有的动态性和内在要素的整体系统共变性等特点,能通过反馈进行自控和自调,达到适应内外变化的目的。两业共生关系的演化是一个不断打破原有稳定状态,向着新的更高级的稳定状态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经历稳定、失稳、再稳定、再失稳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共生体自发协调共生单元间及共生体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样,两业共生关系演化就表现出自组织的特征。
2.专业化分工: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基础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均衡是有序之源,这样才能产生非线性作用,促使系统演化[9]。两业共生系统内部有众多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发展上是不平衡的,它们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性,存在功能互补。正是这种基于非均衡、差异性、互补型的联接,才使得共生系统内产生非线性作用。当前企业竞争的重点,体现出向基于功能的竞争方式转变的趋势,促进了功能导向的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产业共生单元协同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专业化分工激发物流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服务水平,促使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种类与数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活动分工不断深化与细化,从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等活动,向上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到流通加工、报关商检、物流系统设计、物流金融及咨询等诸多领域。在这种良性循环下,物流交易量逐渐增加,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共生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使得物流企业的服务渗透到制造业供应链各个环节。这样专业化分工就使两业企业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系统内部非线性作用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因此,也可以说专业化分工是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基础。
3.协同竞争: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动力非线性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两业共生系统中的非线性作用表现为协同竞争。这一动力作用过程,实际上是共生系统内部各共生单元通过协同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动态选择最佳结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扩张“协同剩余”空间并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竞争是共生单元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系统资源的占有及取得系统支配地位的有效手段。协同则是共生单元之间互相协调、同步或合作的集体行为,是系统相关性与整体性的内在体现[10]。竞争体现出两业共生系统内部创造性的变化,形成系统局部范围的微涨落;协同则把对系统有利的局部涨落通过两业共生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加以放大,形成系统整体范围内的巨涨落,从而导致系统向更高层次演化。然而,竞争与协同过程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交叉的。两业共生系统内,既没有纯粹的竞争,也不存在纯粹的协同,而是竞争中有协同,协同中有竞争。两业共生系统中,众多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结成不同的共生体,共生体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各共生体内部的协同,提升了共生体的进化能力,并使共生体间在更高层次上展开竞争。这样,就使得共生系统内部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日益增加,流量越来越大,流速也越来越快,促使了共生系统内部非线性作用的发展,并通过非线性的“涌现效用”发生激变,产生新能量,促使两业共生关系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因此,竞争与协同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两业共生关系的演化。
4.分叉和选择: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方式自组织理论认为,涨落是破坏系统均匀性、不变性、对称性的因素,涨落对于系统演化的诱发作用,存在进化、退化乃至崩溃等多种可能,从而使得系统演化中存在分叉现象。只有相对于确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而言的优势高序涨落,才会诱使系统进化[11]。自组织理论表明,两业共生关系的进化并不必然发生。从演化方式来看,两业共生关系演化表现为共生体不断面临分叉并进行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共生体需要不断选择有利的内外涨落并加以放大,才能实现共生关系的进化。但是,普利高津指出,有利的涨落能否被选择并加以放大,不仅与系统的环境相联系,更与系统的内部结构紧密关联。换言之,两业共生关系要实现进化,共生体不仅要充分把握环境带来的有利外涨落,更要不断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在系统结构的优化上,主要表现为信息交流机制的健全,共生界面的改进(比如,从偶然性和随机性较强的市场交易等外生界面向稳定性和可控性都较好的契约、信任、股权等内生共生界面转变)等等。系统结构的优化,可使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能量上的交流效率大大提升,从而有助于把握系统内外的有利涨落。并且,通过共生体内部及共生体与共生环境间的协同,放大有利的内、外涨落,引起系统整体的质变,促使两业共生关系进化。
5.共同进化: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内在要求前面的分析表明,物流业与制造业实际上是一种极强的互利互补、相互依赖关系,两业企业结成共生体与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和信息方面的交流优于任一企业单独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从而产生更多的共生能量,这就使得两业企业结成共生体共同进化将比各自单独进化更快。另一方面,协同效应是共生体进化的根本动力。由于协同是共生体的整体行为,如果共生体中一方进化而另一方得不到相应的进化,必然影响共生体协同效应的发挥,从而会影响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因而,共同进化就成为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的内在要求。
综上所述,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演化是一种自组织现象。两业共生单元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促进了共生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非线性作用引发了协同竞争效应,共生单元间的竞争及共生环境的变化引发局部涨落,共生体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及与共生环境建立正反馈机制,选择有利的内外涨落并通过协同作用将其放大,引起质变,形成新的更高级的共生关系。这一过程的循环,使得两业共生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并在共同进化的内在要求下,实现向对称性互惠共生的演进。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是当前国家和地方大力推动的两业联动的本质要求。理论上,两业存在16种共生关系;实践中,只有11种可能的共生关系。对称性互惠连续共生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业共生关系。两业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实质是共生界面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两业共生体组织化程度提高、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提高的过程,表现为共生关系从低级向高级、最终演进为对称性互惠连续共生。这一演化过程是一种自组织现象,专业化分工是其基础,协同竞争是其动力,分叉和选择是其方式,共同进化是其内在要求。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当前正面临两业共生发展的困境:一是市场机制不健全,信任缺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导致两业共生关系处于低层次,两业共生发展水平低下[12];二是两业企业普遍对共生发展认识不足以及物流业发展滞后导致两业共生中双方地位不对等,协同效应难以发挥[13]。本文在探索两业共生关系及其实现机制的过程中引发了以下几点建议,以期对推进我国两业共生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健全市场机制、完善诚信体系、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两业共生关系演化。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秩序不规范,信任缺失,共生关系的形成往往依靠短期的外生市场,而长期的契约与信任等内生界面难以产生,两业企业间主要是非对称间歇共生等低层次的共生关系。同时,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滞后,使得两业企业信息系统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不能有效交换与共享,也制约了两业共生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首先通过制造业物流服务市场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物流服务透明度提高,降低物流外包风险;其次,大力开展诚信体系和法律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中介服务机构,紧密化两业企业间的共生界面,提高人们对制度框架下契约安排的信赖;再次,加强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信息平台应用朝跨行业、跨企业的信息平台联动方向发展,为两业企业提供互动、沟通与合作的机会,促进企业间建立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网络,从而为两业从低层次的非对称间歇共生向高层次的互惠连续共生创造条件。
2.加强对两业共生发展的引导,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促进两业共生中协同效应的发挥。前面的分析表明,共生关系并不必然的进化,而是存在进化与停滞乃至退化等多种可能。共生关系的进化有赖于两业共生单元协同效应的充分发挥。现实中两业企业在合作中往往追求短期的利益,制造企业凭借强势地位挤压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物流企业急于拓展利润空间容易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另一方面,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普遍低下,导致其在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协作能力薄弱。这些因素必然会制约两业协同效应的发挥。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第一,切实发挥政策导向和鼓励作用,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对两业共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企业树立互利互促、共同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思想,避免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第二,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应注重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鼓励区域协作,形成联动式的、能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辐射功能的发展模式;第三,不断完善制造业物流要素退出机制,鼓励制造业物流业务分离、物流运作分立或物流业务整合外包。第四,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多种扶持政策,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例如,鼓励物流企业深入研究制造业物流需求,开展物流服务创新,不断拓展物流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避免在低端物流上过度竞争;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技术,开展综合化、集成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鼓励中小型物流企业联合发展以加强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为制造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通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增强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协同能力,以求促进两业共生发展。
作者:田刚庄晋财罗建强梅强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