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探索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1供给支持论
Fixle(1999),Eswaran等(2001)等学者持供给主导论,他们认为制造业之所以发展是因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支持。生产性服务存在于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中,其先进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的发展程度。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支持与制造业规模和业务水平越适合,制造业的发展越顺利。因此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是制造业发展的有力支持[2]。
1.2协调互动论
Se-HarkPark等(1989)等学者持协调互动论,他们认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相互依赖,优势互补。制造业的生产运作需要生产性服务业予以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扩张需要制造业的需求拉动。同时,制造业还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装备支持。因此,只有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合理互动关系,两者才能实现生产和发展的良性循环[3]。
1.3融合共生论
B•Lundvall等(1998)持融合共生论,他们认为,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明显的界限已经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所弱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两业不再具有明显的边界,而是呈现出逐渐融合的发展趋势[4]。总的来看,需求和供给论仅从单方面谈及制造业对物流业的需求带动或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服务支持,而忽视了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联。而协调互动论与融合共生论则较为全面的考虑了两业之间的关联,对两者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但是需要区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从而在全面理解两者的关系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的研究两业联动问题。
2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理论研究
关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理论研究,国内学者王晓艳(2009)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组织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等理论分析和讨论了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机理。该文用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质是两业通过能力上的互补形成一种持续依赖关系进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博弈论分析制造业和物流业合作博弈是他们必然的策略选择;从组织管理理论的精简原则和有效跨度原则得出,制造业应尽可能地精减其组织结构,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5]。苏开拓(2010)从社会分工理论、价值链、核心竞争力及交易费用等的联动机制解释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机制。他指出随着社会分工与专业化也不断加强,制造业的物流服务分包必然带动物流业的发展,进而导致制造业组织结构的改变以及分工的深化;从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制造业将其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并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不仅可以获取专业物流公司核心的物流能力,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吴群(2011)借助共生理论指出产业关联极高的制造业与物流业需要通过能力互补从而形成一种持续的依赖关系,最终实现两业联动发展[6]。张丽萍等(2012)运用结构洞理论分析得出在产业联动中各企业要时刻寻找竞争优势,壮大自身实力的结论,进而加强产业间的互动融合,促进我国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国外方面,ChenYW等(2005)在文章中对不同的供应链联盟绩效进行了系统仿真研究,并通过算例,分析了由两个供应企业、三个制造企业、两个物流企业、三个客户组成的供应链的价格联盟问题,为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之间的联盟提供了理论支持。
3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研究方法
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研究,学者们通常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其中,采用较多的实证研究方法有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法,建立生态种群的Logistic模型,系统动力学,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唐强荣(2009)等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并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7]。闫莉等(2010)运用种群演化原理,通过建立制造业与物流业种群协同演化定量模型,定性、定量实证分析并揭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系统中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个子系统的协同演化规律。侯红昌(2010),计东亚(2011)分别以河南省和浙江省为例,运用灰色关联模型研究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协调度,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协调度变化[8]。韦琦(2011)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揭示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制造业的发展对物流业的发展拉动不足[9]。刘雪妮等从产业集群演化的角度分析制造业集群与物流产业的关系,并证实了长三角制造业集聚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关系。RohitBhatnagar等(2000)从摩托罗拉半导体生产部门与UPS合作的案例中着手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基于时间性竞争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业如何寻求战略联盟中的平衡点,指出要解决好资产成本,基于时间性的绩效方法以及其他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10]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目前研究比较宏观,单纯研究制造业与物流业两者的联动,然而制造业跨度很大,从农副产品加工、化学化工、材料冶金、机电设备、电子仪器到家用电器,不同的制造行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差别巨大;而物流服务也包含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许多领域。因此应当深入到制造业内部的具体行业以及物流业内部的具体领域去研究微观层面的产业关联,这样更有针对性。第二,在研究中往往用一个指标代表一个产业,例如用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增加值代表制造业和物流业,这样简化了研究,但一个产业的发展包含许多因素综合影响,会产生众多指标,用一个指标代表一个行业必然会导致结论的片面。
4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王晓燕(2009)提出五种联动模式:物流战略联盟模式、物流托管模式、合资模式、集成外包模式、物流交易所模式[5]。王珍珍等(2009)提出偏利型共生模式,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对称式互惠共生模式。并指出两业联动的模式选择不是一成不变地就遵循着其中的一种模式,这种共生模式的选择,稳定性条件的维持是随着共生单元所处的发展阶段、共生单元的结构、力量以及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11]。汪标(2010)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实行战略联盟可以具体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股权参与,接管物流系统,共同投资建立共有资产等模式合作。郭淑娟、董千里(2010)根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关联因素,提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合作模式可以分为一次性合作模式、短期合同合作模式、基于实物运作的合作模式、基于管理活动的合作模式和物流战略联盟合作模式五种。王见喜(2010)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模式分为四类:资源未整合的物流外包模式,资源整合的物流外包模式,基于3PL-HUB的物流外包模式,战略联盟模式[23]。无论具体的合作模式如何,概括来说,两业联动模式包括战略联盟模式、共生模式、外包、基于第三方物流支持的模式。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两业联动的不同的实现形式。
5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存在问题研究
通过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研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提出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同时也得出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
5.1制造业观念过于陈旧受传统观念“小而全”、“大而全”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大多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制约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贺团英(2009)分析自营物流存在集约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庞大且散乱,未能形成与其相应的具有效率和竞争力的产业链。周荛阳(2012)分析多年自营物流的历史使得这些企业拥有一定的物流人员、设施、设备资金和人员的移交问题,对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具体操作带来了比较复杂问题[12]。
5.2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张同江(2010)分析我国物流企业偏多,同质化严重;物流技术装备落后,运作效率低,功能单一,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等特征,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13]。任颖洁(2012)指出我国大多有传统流通业转化过来,物流企业服务层次较低,我国物流技术标准和物流作业标准不统一,限制了物流过程的现代化,加大了制造业获取全面流通信息难度[14]。
5.3制造业与物流业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蒋照连等(2010)分析制造业的物流需求分散在各个部门,与物流业不具备为制造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运作之间的矛盾导致物流业与制造业供需不畅,缺乏沟通和衔接。
5.4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信息化平台和技术应用滞后黄有方等(2010)和周荛阳(2012)指出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在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技术应用的不完全中立的,从而导致交易成本上升,造成联动的不稳定性[14]。任颖洁(2012)指出在我国物流业普遍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低、资金资产回报率低等导致物流技术与设备集成信息鲜少运用导致信息资源不能有效交换和共享,形成的信息孤岛制约了物流企业的市场拓展,阻碍两业联动[14]。
5.5制造业与物流业利益分配不平衡黄有方(2010)指出制造业与物流业作为独立核算企业,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12]。此外,任颖洁(2012)基于委托关系的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联动发展,存在着信任危机,制造企业在进行物流外包时,缺乏对物流外包风险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承担合作伙伴的道德风险,是造成物流外包频频失败的根源之一[14]。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现状还是提出了很深的见解,但是,国内的研究还是特别集中在理论层次,特别是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宏观层次上,但是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大多学者未给予过多的关注。
6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策略研究
针对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我国各位学者提出了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建设性意见。
6.1政府应引导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政府部门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进一步加强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发展。黄有方等(2010)提出加强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资源一体化的建设、整合和优化,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物流投入不足、成本较高的问题,积极推进“两业”联动[12]。
6.2鼓励制造业物流业务分立与外包黄有方等(2010)建议我国制造业物流业务分离、运作分立逐步解决不同程度和层次的物流业务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12]。蒋照连等(2010)鼓励制造企业勇于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物流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6.3提升我国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贺团英等(2009)指出物流业应避免恶性竞争,不断深化物流服务内涵,建立多层次,个性化的综合服务的现代物流,为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张涵跃(2012)基于RFID技术在优化物流服务在制造企业的内部流程应用,简化操流程,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6.4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贺团英等(2009)提出制造业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主业,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来带动物流企业发展;物流业提供服务降低物流成本,协助制造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合作共赢的方式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任颖洁(2012)提出支持物流企业全面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4]。
6.5加强制造业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杨莉(2009)提出迫切解决释放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倡导搭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解决社会物流的“信息孤岛”。黄有方(2010)进一步加强制造业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信息平台联动发展研究,促进制造业物流服务市场的建设和发展[12]。任颖洁(2012)促进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信息共享、标准对接鼓励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主动采用国家和地方物流标准,实现双方物流标准规范化及统一化[14]。此外,周荛阳(2012)提出用第四方物流整合资源是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15]。任颖洁(2012)建立合作共赢的信任机制,保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良好运作的基础[14]。许多学者提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通过文献的研究,国内学者对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还是提出了很有学术性的建议,理论依据和指导性方法。但是,只有很少的学者提出具体可行的技术和实施办法,在一定3程度上缺少可操作性方案。
综述:本文对现有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文献研究,从两业联动的实质,理论,关系,方法,模式,存在问题及策略等方面分析,发现现阶段两业联动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两业联动发展的理论研究相对详实但停留在描述性、验证性研究阶段,而实证研究较多地局限于相关性分析。关于两业联动的研究主要是国家层面没有深入到制造业内部以及物流业内部的产业关联,对于如何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优化两业联动发展则重视不足,所以未能就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相关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缺乏沟通和衔接,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供应能力不够并存的矛盾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基于众多学者研究的观点,我们在此就物流业与制造业如何逐步的实现联动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初期首先利用物流托管、合资的模式将资源型产业与物流业联系起来;继而实施物流业业务流程再造,消除浪费,简化流程,增加物流信息技术改进流程,通过制造业参与物流企业流程重组,制定计划,真正的做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在业务重组的基础上,慢慢形成提出“物流控股集团”特色模式,用雄厚的公司资源,专业的物流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一流的专业服务;最终充分利用物流金融等服务手段建立社会化大物流体系真正的实现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
作者:李严锋王永峰云程浩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